GDP增量超所有省会!中西部非省会第一城,坐稳了

城市财经 2024-10-31 11:42:07
作者:余飞01 | 中西部非省会第一城,逆势狂飙

榆林,这座位于陕西北部,以煤炭著称的城市,这两年因为GDP狂奔,存在感被拉满了。

根据榆林市统计局披露的数据显示:

前三季度,5742.9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7%。

乍一看,这数据并没有亮眼的地方,但经过本号梳理,就能发现诸多亮色。

第一,GDP增量全国第五。

今年前三季度榆林市的GDP为5742.95亿元,而去年前三季度榆林的GDP为4880.67亿元,增量高达862.68亿元。

862.68亿元增量,在目前公布数据的全国城市中,位列第五,仅次于北京、深圳、上海、重庆。

超过了一线城市广州的增量,超过了直辖市天津的增量,超过了武汉、南京、西安、济南、厦门、大连、青岛、宁波、成都、沈阳、哈尔滨、长春等副省级城市。

同时,榆林前三季度的GDP增量,超越了所有省会城市,也超越了第一地级市苏州。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这一表现,够不够拉风。

不急,还没完。

第二,GDP名义增速全国第二。

这里需要了解一下实际增速和名义增速。

名义增速是现价计算,简单理解就是增量与去年基数之比。而实际增速则是扣除通胀或通缩因素的不变价格计算,这个计算方式我们普通人无法得知,只能依靠官方公布直接数据。

从名义增速角度,也即GDP增量与去年基数之比来看,榆林的名义增速高达17.67%,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甘肃金昌市。

此外,在862.28亿元增量下,榆林在全国的GDP排名一下从去年的第39位次,超越了石家庄、扬州、盐城。

02 | 工业强助攻

榆林能有如此表现背后,其是工业强助攻的结果。

榆林统计局披露:

前三季度,第二产业增加值4394.39亿元,增长6.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4%。较上月加快0.3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加快3.9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9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达8.4%,背后是什么推动?榆林统计局没有公布更详细的数据,不过,我们完全可以以这座城市的产业特色,推断出来。

那就是煤炭。榆林,是中国煤炭第二城,其煤炭产量仅次于内蒙古的鄂尔多斯。

虽然榆林统计局没有公布更详细的工业数据,但我们可以从陕西省公布的详细数据中去寻找。

因为陕西是化石能源大省,煤炭、天然气、石油产量均位居全国前列。2023年,陕西原煤产量7.61亿吨,居全国第三,仅次于内蒙古和山西;天然气产量328亿立方米,全国第三;原油产量2489.8万吨,全国第四。这其中,榆林是主产地。2023年,陕西省约80%的原煤、70%的天然气、43%的原油均出自榆林。

换句话说,陕西的采矿业、煤炭产业增速如何,基本取决于榆林。

根据陕西省公布的数据:

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较上半年加快0.2个百分点。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制造业增长4.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增长7.0%。

能源工业持续较快增长,增加值同比增长9.1%,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增长12.4%,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2%,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长5.9%。

从数据可以看到,采矿业接近两位数增长。能源工业也接近两位数增长。

所以可以看到,煤炭工业对榆林的贡献,功不可没。

当然,肯定不仅仅是煤炭工业。因为,如果煤炭工业强劲支持,那陕西与太原也不至于持续的水逆。

作为煤炭第一大省的陕西,今年一季度和上半年的GDP增量均为负数。

一季度山西GDP较去年同期减少了424.77亿元,减少量位居全国第一,实际增长1.2%,名义增长-7.29%。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省市自治区统计局

山西经济的水逆之深,还体现在今年一季度,其下辖的包括省会太原在内的11个地级市,GDP增量全部为负。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山西省统计局公布了上半年数据: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为11186.8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9%。

1.9%的增速,位居全国倒数第二。

更关键的是,11186.85亿元的GDP规模较去年上半年减少了501.71亿元,是仅有的两个GDP增量为负的省,减少量全国第一。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省市自治区统计局

所以说,榆林GDP增速全国第一,增量全国第五,肯定不完全是煤炭工业的助攻。

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产业转型取得效果。

榆林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资源型城市有两大烦恼,一方面,一旦进入枯竭期,经济很容易失去动力。

另一方面,即便未进入枯竭期,但由于产业过于单一,经济稳定性较差,过度依赖煤炭周期。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榆林市历年统计年鉴

对此两点,榆林有深深地体会。2020年、2015年,榆林分别出现过两次负增长, 都与煤炭周期强关联。

基于这两点,躺在煤炭上过日子的榆林,早就居安思危。

03 | 产业转型取得效果

榆林居安思危的结果便是,在既有的能源优势基础上,发展壮大更多的关联产业,进行产业延伸,以及非能源产业。

在发展更多的能源关联产业路上,央广网披露,除了煤转化成电之外,还把一部分的煤做成化工产品,如可降解材料、电池电解液、高端的化工产品等,有效推动了能源产业向高端化转型。

此外,充分利用氢能、风能、光能等清洁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替代煤炭发电,从能源转型前端减少碳排放,也是推动能源产业升级优化的重要举措。源头减碳、中间降碳、末端固碳。以榆林化学为代表,榆林走出了一条能源化工全产业链低碳化发展之路。

2020年,中国西部氢谷(榆林)氢能产业园就已开工。2022年,由陕西延长石油、国家电网陕西新能源、陕煤集团、陕汽集团等企业共同出资的陕西氢能产业发展公司落地榆林,注册资本22.8亿元。2023年,榆林开始举办西部氢能博览会。

今年8月14日到15日,榆林举办第二届西部氢能博览会。借此机会,榆林宣布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展示出这个传统能源城市发展氢能的决心。

榆林的目标,是将自己打造成“西部氢能之都”。

在非能源产业方面,精甲醇、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电解铝、多晶硅、铁合金等煤化工、现代精细化工、新材料产品,正在崭露头角,并逐步成长为榆林新的工业支柱。

从数据可以看到,榆林披露的2022年数据显示:

2022年,榆林固投同比增长5.3%,其中工业投资出现负增长,但工业技改投资逆势大增50.5%。

据榆林统计局发布的调查显示,近九成企业已将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应用到生产过程中:15.6%的企业在关键工艺流程中数控化率达到80%以上,55.6%的企业达到50%-80%。

这说明,榆林的高增长,并非简单吃到了“黑金红利”那么简单,也不是“煤炭周期”带来的唯一结果。

这就是“同样是煤炭作为支柱产业,榆林经济狂奔,山西经济水逆”的缘由。

正因为榆林的居安思危,提前布局,所以过去三年来,榆林的经济实现了大跨越。

第一,榆林GDP排名从2020年全国第57位,跃升至2023年全国第39位,并在此期间超越洛阳,晋级中西部非省会第一城。

三年跃升了18个位次。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如果将时间拉长至本世纪初,榆林排名相当靠后。当时榆林的经济只有洛阳、襄阳的三分之一不到,只有宜昌的三分之一,弱于鄂尔多斯。

2008年榆林首次尝试超越宜昌和襄阳,但很快2009年宜昌就再度反超榆林,2010年榆林又超越了宜昌。2011年榆林超越了鄂尔多斯。

2013年煤炭黄金十年落幕,当年榆林GDP被宜昌、襄阳再度反超。2014年榆林反超宜昌,2015年又被宜昌和鄂尔多斯反超。

2017年榆林再次超越鄂尔多斯。2021年榆林迎来大爆发,再度超越宜昌、襄阳,并超越了霸榜多年的洛阳。

2022年与2023年是榆林拉开与洛阳、宜昌、襄阳差距的两年。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第二,晋级中西部GDP十强阵容。

在一路过关斩将,先后超越鄂尔多斯、宜昌、襄阳、洛阳之后,榆林不仅晋级为中西部非省会第一城,而且也如愿晋级中西部GDP十强阵容。

这个阵容中,除了榆林,都是高级别城市,如直辖市重庆,副省级城市兼省会城市成都、武汉、西安,以及省会城市长沙、郑州、合肥、南昌。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其中南昌未公布2023年数据,采用了2022年数据

榆林的产业路径扩张与升级,也是资源型城市与地区必然的路线。

榆林的经验告诉我们:

这些过度依赖某一个产业的城市,需要冷静思考,需要快速行动起来,在继续稳扎稳打优势产业的同时,需要布局丰富其他产业。

唯有产业丰富,才能抵抗不确定性冲击,才能增强自身的抗击打能力。

这些不仅值得同为资源型地区的山西学习,也值得很多产业单一,过度依赖某一产业的城市学习,比如吉林省会长春,钢铁之都唐山等。

长春的汽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3.1%,仅一汽的产值就占全市近55%,营业利润更是占到全市工业利润近九成。

钢铁之都唐山,转型多少年了,目前还是依靠唐铁吃饭。钢铁产业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7.7%。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