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隔壁搬进了一个“典型”的毕业生,就叫他W君吧。
之所以用“典型”这个词,一是一身文艺范--吉他玩的溜,二是迷茫的眼神,三是躁动的心。毕业生不带点这三类标签,都感觉不像一般的毕业生,总觉得自己是对的,事事不争下,显不出自己有点内涵。
不过W君有一点还是比较赞的,他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学财务专业的他,却选择做文案的路。其中缘由,就不去攒测了,也许只有以后,他才会真正发现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吧。
W君毕业后在一家茶叶公司做文案推广,但具体内容,更像是在做SEO优化。有段时间,经常听到他在抱怨他上级的优化思路很老套,过时,抱怨急功近利的引流方式与自己的意愿相违背。
我说:你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吧?
他坚定的回了句:做文案。
我说:既然你现在做的,跟这个偏离,或者说不是你想要的,那你还不如离开。然后好好静下心来,找份自己想要的。
后来W君真的离职了,在找下一份工作的时间里,每天都是一颗躁动的心,被现实狠狠碰撞时的挫败感,愈演愈烈,终于有天他说:你觉得我是不是骑驴找马比较好了,先有个收入稳定下支出啥的。
我说:我还是比较建议,你能够静下心来,好好找自己想要的。未来你跟你同学的差距,也就在这毕业的一两年宝贵时间,很容易就区分开来。骑驴后你所享受的安逸与躁动,未来会以成倍的代价还给你!而你现在所承受的痛苦,未来也一样会成倍的雨露还给你。
再后来,W君找到了家看起来还不错的大公司,只是每天回来都是LOL声爆炸的,不知是喜是忧。
有人说:对待生命,要任性点,因为,迟早都要失去的。
的确如此。只是,这个任性,应该是义无反顾的积极的任性,而不是踌躇不前,最后选择安逸的按部就班的状态的任性。就像那句话说的:你现在所享受的安逸,未来会以成倍的代价还给你!包括生活圈子,包括生活水平。
很多时候,其实我是很羡慕毕业生的,羡慕他们的迷茫,羡慕他们的冲劲。因为年轻,所以无所畏惧,因为躁动,所以无处安放。对于未来,我觉得还在校读书的时候,空余时间或者假期,真的应该好好的走入社会。当你用这些小的试错成本来验证你以后要走的路,这代价是很小的。而当你毕业后才去一个一个的试错自己想要的路时,这代价可想而知。
朋友K君毕业的前两年,真的是一团迷茫的状态,工作换了五六份,餐饮的,销售的等等,最后估计已经是被生活磨的没脾气了,现在在一家两班倒的工厂里,有点混日子的意味。每次聚会都叫不来他,身边的买车的买房的,最后渐行渐远。
别在最适合奋斗的年纪,选择安逸,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只要你心,在路上。我们在羡慕别人生活的时候,可想,他们为此付出的汗水。朋友C君的老公,刚毕业的时候就一直在金融这行,甚至被外派到国外去开发市场。现如今,两人修成正果,在石狮有房有车的,生活有滋有味。
虽然是轻描淡素的描述,只是那种异地的相思之苦,那种言语不通又被寄予厚望的焦虑,那种日夜奔赴一线枕星望月的耕耘,何尝不是对生活赤裸裸的追赶。
年轻时,不能拿“迷茫”当挡箭牌,毕竟,时间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
【柳公子说】:爱玩,爱闹,爱蹦,爱跳,不只是喜欢说三道四,更是一个有态度的旁观者。欢迎关注公众号【柳公子说】,一起说三道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