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CBA俱乐部杯决赛,洛夫顿和艾孜麦提两个大块头互相指着对方的肚子,场面看起来特别滑稽,但这背后,却反映了两个内线球员不同的职业素养和心理素质。
新疆队派艾孜麦提去防守洛夫顿,这看起来像一个明智的决定,毕竟两个人身高差不多,体型也都挺壮实,但是艾孜麦提好像忘记了,防守不光靠身体对抗,还得讲究技术和策略。
洛夫顿在球场上的表现,根本看不出有什么压力,他该投篮投篮,该传球传球,就跟平时训练一样轻松,而艾孜麦提却像个愤怒的公牛,一个劲地用身体去撞对手。
艾孜麦提最后五犯离场,朝洛夫顿竖中指这事,搞得自己特别没面子,好像一个输不起的小孩,而洛夫顿只是笑笑,这种心理素质差距,比场上的得分差距还大。
比赛结束后,洛夫顿在社交媒体上说那哥们不打篮球在打橄榄球,这话虽然有点刻薄,但确实说到点子上了,艾孜麦提的打法,跟现代篮球的理念差得有点远。
久事俱乐部许诺的那一百万奖金,可能是洛夫顿保持冷静的秘密武器,谁会为了一时痛快,就把到手的奖金给丢了呢?这种利益考量,也是职业球员该有的头脑。
洛夫顿全场拿到19分10篮板3助攻的数据,这在决赛里算不上特别惊艳,但已经足够帮助球队赢球了,有时候打球不需要华丽的数据,稳定发挥更重要。
艾孜麦提被换下场的时候,走路姿势都有点不对劲,估计是体力消耗太大了,毕竟一直在用身体对抗,这种打法不但费力,效果还不怎么样。
教练组可能也意识到了战术安排的问题,但比赛已经进行到这个地步,也只能硬着头皮打完,这种情况下,艾孜麦提的表现已经算是尽力了。
球迷们看到艾孜麦提竖中指的时候,都开始嘘声一片,这种行为确实有点过分,但从他的角度看,可能是憋了一肚子气没地方发泄。
这场比赛给人最大的感觉就是,光有一身蛮力是不够的,现代篮球讲究的是技术和智慧的结合,单纯靠身体对抗,迟早会碰到瓶颈。
有趣的是,洛夫顿看起来胖乎乎的,但移动起来特别灵活,这说明他的体重控制和身体训练做得很到位,不像艾孜麦提,虽然也壮实,但显得有点笨重。
洛夫顿在直播中提到久事俱乐部的奖金承诺,这话听起来像是在炫耀,但实际上是在表达对俱乐部的认可,这种互相理解和支持的关系,对球队的成功很重要。
上海队这次夺冠,洛夫顿功不可没,他不仅在场上带来了得分和篮板,更重要的是带来了一种专业的比赛态度,这种影响可能比数据更有价值。
艾孜麦提赛后在更衣室里好像发了很大的脾气,据说差点砸东西,这种情绪失控的表现,说明他还需要在心理素质方面多加训练。
洛夫顿的防守策略很聪明,他知道艾孜麦提容易上头,所以故意激怒对方,让他犯规,这种心理战术在职业赛场上很常见。
新疆队的战术准备可能还不够充分,他们应该想到艾孜麦提单防洛夫顿会有困难,可以提前准备一些轮换防守或者包夹的战术。
比赛最后几分钟,艾孜麦提已经坐在板凳席上,表情特别沮丧,这种挫折对年轻球员来说可能会有打击,但如果能从中吸取教训,也是一种成长。
艾孜麦提离场时的那个中指动作,在电视直播镜头下显得特别刺眼,这种行为不仅让自己显得输不起,还可能会因此受到联赛的处罚。
洛夫顿赛后的社交媒体嘲讽,虽然看起来有点过分,但这种程度的垃圾话在职业体育圈其实很常见,有时候还能增加比赛的话题性。
上海队的其他队员看到洛夫顿能在对手挑衅下保持冷静,可能也受到了影响,这就是老将的带头作用,不光是技术,心态也要做榜样。
新疆队的球迷可能会认为艾孜麦提太冲动了,但换个角度想,这种不服输的劲头其实也不错,就是表达方式需要改进。
这场比赛的结果,某种程度上反映了CBA联赛中外援和本土球员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技术上,更体现在比赛经验和心理素质上。
有意思的是,当艾孜麦提被换下场时,洛夫顿还特意看了他一眼,表情里似乎有点同情,可能是觉得这个年轻人还需要学习的地方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