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的Feed流里连续出现了几条关于徐冬冬的内容,由于之前特别喜欢《追龙》那部电影,所以对这位演员也颇有一些印象,于是顺着内容的线索一路爬到徐冬冬的微博,才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儿。
这几天的娱乐新闻,终究是绕不过郑爽。
徐冬冬前两天发了几条消息,大概就是“不会脱粉”“我是早鸟”“进这个群的都是真爱”之类的,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就被曲解成了“力挺郑爽”,追逐流量的所谓“自媒体”们可算找着郑爽事件新的八卦角度了,一拥而上,那劲头儿,仿佛誓要把徐冬冬捶成“同党”。
实际上在徐冬冬的微博评论里,她的粉丝的反应已经说明了一切——这几句话不过是徐冬冬与粉丝之间日常的互动“暗号”,熟悉情况的人都知道,在微博上和粉丝们玩儿得飞起的“6G冲浪”的徐冬冬,最近正热衷于争当“评论区榜一大姐”,每天在评论区抢榜一、在粉丝群抢“早鸟”,她发的也是自己粉丝群的截图,本来是人畜无害,圈地自萌而已。
但时下的互联网环境,“流量”已经成为一种嗜血的怪兽。我甚至能够脑补出在郑爽事件爆发以来,各家租住在商住两用公寓两室一厅里嘬着牙花子翻阅各大内容平台热搜热榜寻找选题的“自媒体”们,一瞬间两眼放光的样子。
“可算抄着个大的”“过年吃饺子了这算”,然后这帮人开始疯狂搜索网络文章,拼凑出一篇篇“言辞犀利”的“檄文”,互相拉扯掠夺着吃瓜群众的流量。
一两天下来,能骂的人都被同行骂过了,自媒体们急了,“老板,下一个咱们骂谁?”眼瞅着流量都让别人抢先了,选题会开得“小编”都快哭出来了,终于,翻到了徐冬冬的微博。
“就办她了”老板又闻到了血腥味儿。
其实他们心里比谁都清楚,就当下这个网络环境,明星艺人翻车比翻书都快,媒体自媒体变脸儿比变天儿都快,这节骨眼儿别说什么“力挺”郑爽,就是谁敢提及郑爽而没做痛心疾首状,那都能立刻让吐沫星子淹死。
我从《追龙》开始关注徐冬冬,后来又去回溯了她的《西虹市首富》《余罪》等作品,这姐们儿的努力我是服气的。
先拿这次事件来说,在社交网络上和粉丝这么频繁互动、玩儿成一片的明星首先就很少见。徐冬冬在圈儿里是出了名的没架子没包袱,为人随和更没什么仇家,这次“躺枪”要不是个把嫉妒她人努力作品也不错的对家儿暗中推动,那就大概是“嗜血的流量”的原罪吧。
再关注回她的作品,科班出道却很难获得机会的徐冬冬,靠着性感造型才逐渐获得一些重要角色,并且在这些难得的机会中证明了自己,终于把演艺道路越走越开阔,无论是在《澳门风云3》《追龙》里饰演花瓶角色却能演出性感之外的独特气质,还是在《西虹市首富》里终于有机会脱离花瓶角色,豁出去拚得一身伤演出了“喜剧的忧伤”,徐冬冬算是演员里的模范生。
好在这次事件对她影响不大,出了这档子事儿之后我去侧面打听了一下,徐冬冬今年行程比较满,没有受到事件影响,目前正在拍戏当中。希望嗜血的流量能够放过那些努力工作的演员,就让八卦的归八卦,作品的归作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