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响新中国反腐第一枪的河北军区司令员——王光华

简介一个人 2024-09-09 19:21:06

王光华

王光华(1909-2005),原名王鸿宾,曾用名张杰,山东省沂水县人,享年96岁。

早年于沂水县立高级小学毕业后入北洋军队当兵,“9.18事变”后离队回乡执教。

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沂水县委委员、组织部部长(书记谢梅村【后被捕变节】)。他曾单身一人在沂水县城内将大肆抓捕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的沂水县警察局局长击毙。

1935年在上海与组织接上关系后入中共上海临时中央局训练班学习,同年7月被派往中共中央北方局负责组建中国工农红军平汉线游击队并任支队长;参与组织领导发动了冀南武装暴动。

1936年1月平汉线游击队改编为华北人民抗日讨蒋救国军第1师,他任副师长兼第2团团长(师长兼政委刘子厚)。

抗战时期的王光华

全国抗战时期,先后任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干事,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员(1938),八路军129师所属冀南军区政治部主任(司令员兼政委宋任穷【上将】),冀南行署公安局局长(行署主任杨秀峰),中共中央北方局党校学员,冀鲁豫行署第四专署专员。

王光华、于烈夫妇在冀南

抗战胜利后,相继任冀南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杜义德【中将】、陈再道【上将】、徐深吉【中将】,政委李菁玉、王从吾),晋冀鲁豫军区第2野战纵队副司令员(司令员陈再道,政委王从吾)、军区后方总指挥部司令员(政委王任重),冀南军区司令员(政委马国瑞),河北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孙毅【中将】,政委林铁)。

解放战争期间的王光华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河北军区副司令员兼河北省公安厅厅长,河北军区司令员(1950-1952.政委林铁)。

1952年在“三反”运动中遭诬陷,受到错误处理(1962年被甄别平反)。后任军委人民武装部动员处处长(1953),军委总参谋部队列部副部长(1955)、军务部第二副部长(1957)、军务动员部副部长(1966)。

“文革”中因历史问题再受迫害、被关押。

1977年恢复自由,1978年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离休后的王光华

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先后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夫人:于烈(1919-2004),生卒籍贯不详。

王光华、于烈夫妇合影

在建国初期的反贪污、反浪费运动中,毛主席亲自给河北省人民政府主席杨秀峰和河北军区司令员王光华写信,要求严惩贪污腐败分子刘青山、张子善。王光华接信后具体组织实施了对刘青山、张子善案件的查处和最终执行,打响了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反腐败的第一枪。

刘青山、张子善公审大会现场

注:

刘子厚(1909-2001),河北省邢台市人,后任中共河北省委第一书记。

李菁玉(1911-1972),河北省南宫县人,后任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院长。

王从吾(1910-2001),河南省内黄县人,后任中央组织部副部长。

王任重(1917-1992),河北省景县人,后任国务院副总理。

马国瑞(1915-2005),河北省南宫县人,后任河北省政协主席。

林铁(1904-1989),重庆市万州区人,时任中共河北省委书记。

0 阅读: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