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周克:被誉为“特务专业户”,当红时退隐,他已经100岁了

郭宝宝文学社 2024-11-08 03:38:15

1955年的长春电影制片厂热闹非凡,正值《平原游击队》全国热映期间,观众被周克饰演的翻译官"何非"的表演深深吸引。

《平原游击队》这部剧你有看过吗?里面的"何非"这一角色,他仗着日本人的庇佑,在百姓面前耀武扬威,把特务的谄媚和狠毒演绎得淋漓尽致。

他的台词功底扎实,一颦一笑都充满了戏份,那股子油滑劲儿,让观众看得直跺脚、咬牙切齿。

这个角色使周克彻底走红。五六十年代的长影厂作为国产电影的重要基地,能在那里成为主力演员并不是易事,何况周克还经常扮演"特务专业户",只要有这类角色,导演总是第一个想到他。

可是人生就是如此戏剧性,在他的事业达到最巅峰的时候,一张调令彻底打乱了他的所有规划。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周克被调离了长影厂。

这件事情换做是谁,都得蒙圈还在最红火的时候,怎么就突然离开了呢?

要明白,那个年代的演员并没有现在这么多平台可以发展。一部好戏可令你一夜成名,但一个决定也能让你从云端跌落。周克这个转折来得突然,但他选择默默接受。

离开长影厂后,周克回到了家乡贵州,从全国闻名的电影演员变成了地方话剧团的普通成员,这波落差不可谓不大。然而,他并没有怨天尤人,反而继续在贵州话剧团、黔剧团默默耕耘,甚至还尝试转型成为了导演。

说起来真的很残酷,正当红时退出娱乐圈,这在今天的娱乐圈几乎是无法想象的。但是周克就这么做了,而且这一退就是好几年。

在七十年代末,他曾尝试复出,出演了几部电影,但遗憾的是,他再也没有掀起任何波澜。

这段经历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那个特殊年代艺人的普遍命运,他们没有选择的权利,一切都得服从安排。然而,正是这些起起落落的经历塑造了周克之后淡然处世的心态。

这或许也是他能安享百岁晚年的一个重要原因。

出人意料的是,那位当初让观众恨得牙痒痒的"特务专业户",现已年过百岁。岁月如同一把公正的尺子,既带走一些东西,也沉淀下更有价值的东西。

周克和表演的缘分可以追溯到1924年的那个贵州黄平的小男孩时期。

当时的周克,原名叫常学圣。虽然不是大富大贵的家庭,但生活条件也算是很好。有趣的是,别的孩子都喜欢在街上疯跑打闹,他却一看到街边有演出就站着不动了,像生了根一样。

小伙伴们怎么拽都拽不动他,那份痴迷的模样现在想想还挺可爱的。

他出生的年份,有人说是1919年,有人说是1927年,也有人说他是云南人。其实这些说法都是不正确的。我们应该尽力还原一个真实的周克 - 他其实是一个1924年出生在贵州黄平的普通男孩,他从小就对表演艺术充满了热情,成为了一个戏痴。

之后,周克成功考入了重庆育才学校,开始系统学习戏剧。这所学校可不简单,它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创办的,专门培养有特殊才能的人才。

周克在这里接受了专业的表演训练,奠定了坚实的表演基础。

在已经过去的求学期间,他在话剧《最后一课》中成功地饰演了一位热爱国家的年轻人。他的出色表演打动了视察母校的周总理,周总理留下了一句话:“学圣同志,要学习修路人,不要过分竖立记功碑。

这句话对周克的影响特别大,你看他后来演戏,从不追求当主角,哪怕配角演得再出彩,他的态度也是保持低调。这种态度,也许就是那年那会儿,在学校里开始萌芽的。

周克从小就热爱戏剧,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优秀的戏剧演员。他在育才学校接受了高质量的教育,更加坚定了他的梦想。尽管当时谁也不会想到,这个来自贵州的男孩,会成为全国观众又爱又恨的"特务专业户",但他对表演的执着和热爱,从小就注定了他不会是个普通人。

1941年,17岁的周克踏入了演艺圈,加入了新中国剧社。他自以为凭借热爱和天赋,演艺之路会一帆风顺。然而,现实并不那么简单。

那时候的演艺圈跟现在的环境差不多,资源与人脉对于艺人来说非常重要,光靠演技有时候并不能带来太大的成功。混了一段时间新中国剧社后,周克感觉自己的事业没有起色,于是他决定转学到中国艺术剧社,希望能找到一些新的机会。

可惜了,换个地方生活仍不如意。你知道吗?1947年的时候,为了生计,这位后来的"特务专业户"不得不暂时放下演员的身份,跑到成都华西大学当起了音乐老师。

周克虽然并非科班出身的音乐老师,但他却能够出色地完成这份工作。这或许就是他的艺术细胞使然,他在音乐方面确实具有天赋。

然而,这份看似稳定的工作并没能让他放下对表演的热爱。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1948年的东北电影制片厂,公开招聘新人,这对年轻的周克来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他毫不犹豫地辞掉了音乐老师的工作,告别家乡成都,先后历经香港等地,最后千辛万苦地抵达黑龙江鹤岗。

你想想看,从贵州老家到四川再到东北,这一路得多不容易。那时候可没有高铁和飞机,就这么一路颠簸着追逐梦想,这份执着劲儿,现在想想都觉得不容易。

好在多年话剧生涯积累的经验和过硬的表演功底让周克顺利通过了制片厂的考试。历经7年的艰辛奋斗后,他终于迎来了人生的转机。

周克这段经历相当励志,从一个话剧演员变为音乐老师,后来又演转化为电影演员,难以想象他经历了多少波折。但正是这种强大的毅力,让他在最困难的时候都没有放弃演员梦。

这段经历使人们认识到,成功并非轻而易举。周克在银幕上塑造出众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与这些年来的历练密不可分。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周克在进入东北电影制片厂后不久,就有幸参与了电影《无形的战线》的演出,他的角色是特务"王春荣"。然而,这个角色并没有为他带来太大的成功,反而使他被贴上了"特务专业户"的标签。

在《无形的战线》里,周克将特务"王春荣"的阴险狡诈表现得栩栩如生,连杀害送牛奶小孩的戏份都演得让人气愤至极。他在细节、眼神和小动作的处理上都十分到位,尤其是皱眉头、动嘴角的表情都极具感染力,让人印象深刻。

自从周克演完那一场戏之后,他就成了特务角色的代言人了。从《赵一曼》里的敌宪兵队长到《红旗歌》中的特务杨德林,再到《神秘的旅伴》里的特务乙,《海上神鹰》中的敌少校作战参谋...只要剧本里有特务这类角色,导演第一个就会想到他。

有意思的是,周克饰演过很多类型的角色,就例如在《上甘岭》里面他饰演了送水战士,在《如此多情》里面他饰演了白浪,在《羌笛颂》里面他饰演了地主管家,以及在《冬梅》里面他饰演了记者。

这些角色他都饰演得十分出色,但是他演的反派角色才是我们印象最深刻的。

关于最经典的角色,那必须得说是《平原游击队》里的翻译官"何非"。在这个剧中,周克玩了个新花样,他没有演那种非常严肃的特务,而是塑造了一个善于察言观色、凭借日本人撑腰就耀武扬威的小人。

这个角色演绎得太棒了,把那种趋炎附势、卑劣无耻的样子展现得惟妙惟肖。

这些角色虽然都是配角,但是周克每次出场都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你说这算不算是一种本事?明明是让人讨厌的角色,但他演得让人恨不得钻进银幕里把他揍一顿,这演技简直了!。

后来有人问周克是怎么把特务演得这么像的。他说演反派最重要的就是要真实,要把人物的心理摸透了。这话说得没错,要是没有他对待角色的这份认真劲儿,也无法演绎出那么多让人过目不忘的经典反派。

从某种意义上讲,周克成功塑造了“特务专业户”的形象,让人想起那句老话: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周克用他的实力和才华向观众证明,配角同样可以成就一个演员的辉煌人生。

周克在六十年代中期返回贵州后,生活经历了一个巨大的转变。他从全国观众都熟悉的电影演员变成了贵州话剧团的一员,这落差可不是一般的大。

然而,周克并没有因此消沉,反而开始尝试转型成为导演。

在贵州话剧团和黔剧团期间,周克执导的《柜台内外》和《五号服务员》在当地深受观众喜爱。虽然他的影响力不及从前,但周克似乎找到了新的人生方向。

到了七十年代末,春风又起,周克也萌生了复出的念头。他参演了几部影片,遗憾的是,观众的口味早已改变,再也没能引发任何反响。

但,你不能否认,这段经历还是挺耐人寻味的 - 有多少演员能在不同的年代都尝试过复出呢?

新世纪之后,周克逐渐淡出了他热爱的演艺圈。时光荏苒,今天,即2024年,这位曾经的"特务专业户"已经迎来了他人生的第一个一百岁。

虽然已经是百岁高龄,但他的身体依然硬朗,和家人一起享受着天伦之乐。

从街边看戏的顽皮男孩,到观众又爱又恨的“特务专业户”,再到如今的百岁长者,周克的一生就像一部中国电影发展史的缩影。

那些经典的角色早已成为老一辈观众心中难以抹去的记忆,而他淡泊名利的态度或许正是他能安享百年人生的秘诀吧。

0 阅读:2

郭宝宝文学社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