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秋新解】
问:什么是立秋?
答:
立下志向展宏图,
成就伟业利千秋。
——杨海涛(潜能训练导师)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不仅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也表示草木开始结果孕子,收获季节到了。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
暑热依旧未消,
立秋却已悄然而至;
轻声道出秋安,
送给亲爱的亲友们!
8月7日,
迎来了秋天的首个节气:
立秋!
立秋的来临,
意味着酷暑渐退;
秋天的降临,
预示着天气逐渐转凉。
伴随立秋的款款而来,
让我们一同说道:
夏天,再会!秋天,您好!
老话说得好:
“立秋三不做,一年病不沾”,
对于立秋时节的种种禁忌,
您又知道多少呢?

一不做:不生气
天气燥热不堪,
致使心火熊熊旺盛,
人因而极易动气;
汗流浃背不止,
工作倍加辛苦,
人也就容易变得焦躁;
遭遇不顺之事,
脾气瞬间暴躁,
人自然容易大发怒火!
立秋已至,
这意味着夏天即将画上句号,
夏天的暑气将会缓缓消退,
秋天的凉风将会徐徐吹来。
期望我们每个人,
在立秋之际,
均能够学会调适自身的情绪,
令情绪平稳,心情舒畅;
把烦恼清空,百病全消!

二不做:不贪凉
开启空调之时,
温度切不可过低,
适度出汗有益于身体排毒;
洗澡结束之后,
尽量避免吹冷风,
以防湿气侵入导致头痛;
饮用冰水之际,
也要有所顾虑,
切勿过量摄入以免损伤肠胃。
立秋已然来临!
我们务必要留意切勿贪凉,
早上出门时,
防晒外套应当穿妥,
防风防晒方能身体安康;
晚上归家后,
接取热水泡泡脚,
缓解疲劳进而睡眠良好。
期望我们,
都能够提醒身旁的家人,
立秋注重养生,生活愈发健康!

三不做:不暴饮暴食
夏天,
天气炎热无比,
人的食欲每况愈下,
有时,进食甚少;
有时,偏爱瓜果。
那么至立秋后,
期望我们能够调适饮食习惯,
做好荤素合理搭配,
每餐七分饱为宜。
立秋已至,
切莫只因天气开始转凉,
我们便暴饮暴食。
吃得太饱,对消化极为不利;
早上不吃,会损伤肠胃。
务必要养成良好习惯,
适度地补充蛋白质和膳食纤维,
保障身体康健,拥抱快乐生活!
立秋节气养生
立秋如何养生?

谨防“秋老虎”:
立秋仍处在“三伏天”内,暑气一时还很难消。此时节,要密切注意天气预报,一旦出现“秋老虎”,要注意防暑降温。
收敛阳气:
早睡可以顺应阳气的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到舒展。另外,早睡早起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可预防脑血栓等缺血性疾病发生。
防燥润肺:
秋季干燥,多吃水果蔬菜消除秋燥症,多吃水果生津解渴、止咳化痰、清热降火,养血生肌、润肺去燥。养肺的蔬菜包括山药、胡萝卜、莲藕、百合、银耳、木耳、豆腐等。要尽量少食或不食辣椒、葱、姜、蒜、胡椒等燥热之品,少吃油炸、肥腻食物,以防加重秋燥症状。
护腰护颈:
立秋之后,早晚较凉,稍不注意,就会出现腹痛、吐泻、伤风感冒、腰肩疼痛等症状。处在空调环境中的人们经常喝点姜汤,生姜具有发汗解表、温胃止呕、解毒三大功效,可有效防治“空调病”。

立秋要做的两件事
1. 早晚及时添衣
立秋时节,气温逐渐下降,早晚温差较大。为了防止受凉,要注意在早晚时及时增加衣物,保暖保持身体舒适。
2. 注意防暑
虽然立秋时节,天气逐渐凉爽,但白天的气温仍然较高。出门外出时,要注意防暑降温,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防止中暑和日晒引发的健康问题。
立秋是夏季的告别,秋季的开始。让我们牢记立秋的养生食俗和健康习惯,保持身体的健康与活力,度过一个风调雨顺、吉祥美好的秋天。
立秋以后气温由热转凉,人体的消耗也逐渐减少,食欲开始增加。因此,可根据秋季的特点来科学地摄取营养和调整饮食,以补充夏季的消耗,并为越冬做准备。秋季气候干燥,夜晚虽然凉爽,但白天气温仍较高,所以根据“燥则润之”的原则,应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新安神的食品为主,可选用芝麻、蜂蜜、银耳、乳品等具有滋润作用的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