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无惧风雨挑战

经济日报 2025-03-27 06:30:45

作为亚洲金融危机后应运而生的国际性会议,博鳌亚洲论坛立足亚洲,放眼世界,对全球经济形势前景和热点动向保持密切关注。在美国肆意挥舞关税“大棒”、全球经贸格局生变的背景下,在论坛2025年年会现场,无论是从嘉宾发言中,还是从记者提问中,都能强烈感受到:如何看待当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带来的不确定性,中国能否在外部冲击下保持既定的经济增长目标,是大家非常关心的话题。

在政商学研界代表的交流讨论中,一个思路呼之欲出:需要辩证、全面、客观地看待中国经济基本面,才能够在时代之变中得到正确的答案。一个共识越发明晰:中国经济前景光明,从来都是在风雨中洗礼,在历经考验中壮大。

虽然过去几年,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严峻,但是,中国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趋势没有变。去年,中国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30万亿元,顺利完成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这一成绩来之不易。这同样是在外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地缘政治冲突和贸易摩擦频发,内部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新旧动能转换存在阵痛的条件下取得的,充分证明了中国经济的巨大韧性和活力。

在经济持续向好的同时,中国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没有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质生产力不断培育壮大,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势头愈加明显;以“杭州六小龙”等初创企业为代表的科技突破不断涌现;具身智能、低空经济、量子科技、智能驾驶等未来产业聚势赋能;电影、冰雪、文旅等消费市场热点纷呈……新动能澎湃涌动,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有专家指出:“与10年前相比,‘中国制造’的产业链体系、产品结构、生产方式都出现了深刻的、趋势性的良好发展势头。”

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开放大门始终越开越大,坚持更高水平开放、更深层次开放、更宽领域开放这个方向没有变。即使个别国家选择“小院高墙”“脱钩断链”,中国始终把自身发展同亚洲和全球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坚持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努力做区域和全球和平发展事业的稳定性、确定性力量。海南自贸港即将封关运作,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年内有望签署生效……这些都是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将有力促进区域和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既关乎当下经济发展,也关乎到2035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经济总量较2020年翻一番的目标。无论是回望历史,还是理性分析,中国的这一目标都是有条件有基础有能力实现的。

中国一再用实际行动证明,中国经济航船始终乘风破浪、行稳致远,始终是世界经济重要的稳定器和动力源。在变乱交织的时代,中国和亚洲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将为这个不确定的世界注入宝贵的稳定性和确定性。 (作者:郭 言 来源:经济日报)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