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盈的三大困扰
在交易领域,有一句广为流传且耳熟能详的话语,那便是:“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才是师傅。”由此不难看出,止盈相较于切入和方向的判断,更具艺术性,也更难以精准把控,堪称一种高深莫测的技巧。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止盈在整个交易系统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我们都清楚,一个狭义的交易系统,至少应当涵盖方向切入、止盈止损以及资金管理等关键环节。那么,每一个环节就如同木桶中的一块拼板,只要其中有一块是短板,那么木桶就无法承载过多的水。正因如此,止盈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相较于切入和方向的抉择,止盈不仅能够对整个交易体系的胜率产生显著影响,还能够左右整个体系的赔率。设想一下,如果止盈操作不当,原本盈利的局面最终却以亏损收场,这无疑会对胜率造成负面影响。再者,如果未能在恰当的时机止盈,从而错失了应得的丰厚利润,那么就会影响到赔率。那么,究竟应当采用何种方法进行止盈?在止盈的过程中又会面临哪些棘手的问题?接下来,让我们逐一进行详细的剖析。
在止盈的过程中,究竟会遭遇哪些常见且令人困扰的问题呢?
第一,坚持持仓却未止盈,最终反而止损出局。在这种情况下,交易者内心往往会充斥着无尽的懊悔。在止损出局之后,脑海中总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我没有在盈利的时候果断平仓?反而在陷入亏损时才无奈出局?”这种经历往往会对交易者的心态产生较大的冲击。就如同在黑暗中迷失方向的旅人,内心充满了迷茫和自我怀疑。
第二,被市场的波动所扰动。由于之前经历过的一些痛苦教训,在止盈之后,却意外错失了大部分的利润,在本该坚定持仓的时候未能拿住。这种情况同样会对我们的交易心态造成不良影响。就好像在湍急的河流中航行,稍有不慎便会被水流冲偏方向。
第三,由于止盈的不如意而引发操作上的连锁副反应。比如说,第一次坚持持仓,没有及时止盈反而止损出局。这就会导致后续出现第二个问题,因为人在行为和心理上都存在自我保护机制。当一种错误出现之后,为了避免再次承受这种错误所带来的痛苦,在下一次赚钱的时候,就会下意识地想要保护这个利润。往往很可能因为这一次过度的自我保护,在本该持仓的时候选择了提前止盈,反而降低了胜率。
总之,在整个交易过程中,如果止盈环节处理不当,它将会在极大程度上扰乱您交易的节奏,如同打乱了一首美妙乐曲的节拍,进而导致您的交易无法取得理想的成果。从历史上众多交易者的经验教训来看,那些在止盈问题上处理不善的人,往往在市场的起伏中陷入困境,难以自拔。在社会经济的大环境下,交易不仅仅是个人的金融行为,更反映了个体在复杂市场中的决策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只有深刻理解并妥善处理止盈问题,才能在交易的道路上稳健前行,实现预期的收益目标。
止盈的三个分类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够有效地解决上述所提及的那些问题呢?在着手解决这些问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止盈的方法进行全面的总结与梳理。经过长期的交易实践与经验积累,我们提炼出了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止盈方法,并且可以将其大致分为三个主要的类别:
第一种:逻辑止盈
所谓逻辑止盈,指的是您切入交易的逻辑与您实施止盈止损的逻辑应当保持一致。对于技术分析而言,在大多数情况下,交易的逻辑往往源自于图形和结构。因为您是基于结构进行切入的,所以在止盈时运用结构来平仓,这无疑是一种符合逻辑的止盈方式。例如,势尽平仓、均线跟踪平仓、巨量加速的平仓、量价背离平仓等,这些都是依据您切入时的逻辑所对应的平仓策略。当您切入的逻辑得以兑现,或者说这个逻辑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之时,那么您就应当果断地进行相应的止盈操作,这便被称之为逻辑止盈。
就好比您在观察一场精彩的棋局,您依据特定的棋形和布局落子入局,如果棋局的发展与您最初的设想相符,您自然会按照既定的思路选择收官;而一旦棋局发生了出乎意料的变化,您就需要及时调整策略,做出合理的应对。
第二种:时间止盈
时间验证平仓:这是依据您持仓的时间来决定是否进行止盈的一种方式。在您进场之后,为自己设定一个固定的时间来验证持仓的表现。倘若在这个固定的时间范围内,行情没有按照您预期的速率和方向发展,那么到达这个时间节点,您就应当考虑进行平仓或者减仓操作。
吃满K线平仓:当您在一个特定的周期上进行交易时,您所采用的执行办法可以是在这一根K线接近收线的时候,再去决定是否平仓。至于为何要采取这样的操作方式,后续我们将会进行更为详尽的解释。
时间在交易中就如同一个无声的裁判,它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衡量着交易的进展和成果。通过设定时间的限制,您能够更加清晰地评估交易的表现,避免过度的拖延或者过早的离场。
第三种:空间止盈
空间止盈,顾名思义,就是依据预先测算的空间来进行止盈操作。例如,当行情运行到了主要的支撑和压力的位置时,您感觉短期内行情可能会出现反向走势,那么您就在执行压力附近选择平仓;或者根据空间对称的原理进行平仓。此外,我们还会总结一些品种的平均波幅。当某个品种在阶段性的波动幅度达到这个平均波幅左右的时候,我们就会主动选择止盈,这同样也是一种空间止盈的策略。
还有一种相对简单的空间止盈办法,那就是设定固定的盈亏比进行平仓。比如,您可以设置一个固定的一比三、一比二的盈亏比。一旦达到了预设的盈亏比,您就被动地进行止盈操作。这无疑也是空间止盈的一种有效方式。
在广阔的交易市场中,空间就如同一个无形的边界,它为我们的交易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通过对空间的准确判断和合理利用,我们能够更加科学地把握止盈的时机,实现交易的盈利目标。
被动止盈
是否存在其他分类方式呢?另一种可行的方式乃是从主动止盈与被动止盈的视角予以分类。就我所列举的止盈策略而言,若从主动和被动的角度加以审视。其中,结构平仓、势尽平仓、均线跟踪平仓、固定盈亏平仓,此皆为被动平仓之策略。而巨量加速平仓、量价背离平仓、时间验证平仓、吃满 K 线平仓、支撑压力平仓、依据品种平均波幅接近时平仓,此皆为相对主动平仓之方式。今日,我愿再耗费些许时间,简要阐述一下被动平仓之相关内容。
第一种:结构平仓
例如,我的切入依据为突破结构进场。诸如一个标准的突破结构,于突破之际我是否进场,其逻辑源自其高点之突破。在持有期间,若其高点持续抬升,我则不会进行平仓操作。直至何种情形呢?直至结构反向将现,出现两个显著且一次性的低点之时,只要突破前期的一个低点,那么必然会呈现一个下压的低点,如此状况,一旦突破低点,那么整个基于结构切入的逻辑已然发生转变,此时便需进行止盈操作。
第二种:势尽平仓
其更多地源于波浪理论。以上涨为例,上涨之初先进行蓄势,继而进入主升浪,再至调整浪,而后至末端时节。届时将迎来规模较大的 ABC 调整。故而,一旦我们于此处切入,甚至当行情走出一个完整的一、二、三、四、五这样的五浪上升浪之后,我们往往会在此附近选择减仓或者平仓。盖因一波完整的上升浪结束之后,通常会遭遇幅度较大的回撤。此回撤或于其后再度上扬,或于回撤之后形成头部状态,行情开始反转。为规避如此巨大之风险,同时鉴于依据结构进仓,其逻辑已然充分展现,故此亦为逻辑展现释放之后的一种平仓之法。
第三种:均线跟踪平仓
此外,还有一种较为简易的被动止盈方式,即均线跟踪。我们深知,在行情上涨或下跌的进程中,均会有均线予以跟踪。存在 20 倍、10 倍、60 倍等不同倍数的均线。此简单方式的核心在于,若行情未跌破均线,我则不平仓;抑或行情未突破均线,我亦不平仓。就经验而言,我们更倾向于选取 20 倍的均线进行跟踪。例如在五分钟周期上进行切入操作,我们或许会选择五分钟周期上的 20 倍均线进行跟踪。缘何选择 20 倍呢?其一,20 倍乃是我们长期交易积累所得的经验,直觉上认为 20 倍的跟踪效果更为优良;其二,从理论层面来讲,20 倍接近 21 这一数字,而 21 是一个极具神奇色彩的数字。我们知晓,一个人的行为习惯若要得到强化或更改,其最佳的更改时段为三周,即 21 天,此通常为一个行为周期中的重要节点。一旦此周期上的平均价格被突破,往往极易引发行情的转势。故而,在均线跟踪中我们选择 20 倍作为跟踪之法,从长期来看,效果甚佳。
第四种:固定盈亏比
固定盈亏比通常我们会设定为一比二或者一比三、一比四。当达到此设定比例之时,我们便会考虑减仓或者平仓。在进场之际,基本上便能够明确止盈的位置所在。此前我曾提及,在切入之时需明确止损的位置,将其乘以二或者乘以三,即为固定盈亏比下应止盈的位置,此亦易于理解。
这四种被动止盈的方式相较于主动止盈的方式,更易于量化,更易于明确。也就是说,被动止盈的方法相较主动止盈更为简单。而主动止盈包含诸多主观判断,因而蕴含众多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