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格局中,中美关系无疑是全球关注的焦点。而韩国,作为东北亚地区的重要国家,其在中美之间的立场选择备受瞩目。近期,继韩国最大在野党党首李在明表态后,韩外长赵兑烈也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表明了韩国在这一敏感问题上的态度。当地时间 2月 14日,美国《华盛顿邮报》刊发了对李在明的专访。李在明指出,韩国无法承受“疏远中国” 的代价。中国作为韩国近30多年来最大的贸易伙伴,与韩国经济联系紧密。从电子产业到汽车行业,韩国众多企业依赖中国市场的庞大需求。一旦疏远中国,韩国相关产业将遭受重创,经济增长和就业都将面临严峻挑战。
然而,李在明同时强调美国对韩国至关重要,“与美国关系恶化带来的损失,将比只站在中国一边带来的损失更大”。他还表示,韩国应在亚太复杂的地缘政治格局中寻求平衡,既要加强与美国的安全联盟以及美日韩三边关系,又不能疏远中国。
与此同时,2月 15日,韩国外交部长官赵兑烈在德国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时也谈到了韩国在中美关系中的立场。他明确表示,韩美同盟与韩中关系无法绝对对等,对韩国来说,前者更重要。赵兑烈强调,美国是韩国不可替代的同盟,而同盟和伙伴关系有着本质区别。若因美中战略竞争出现需韩方做决定的情况,韩方将依据 1953年签订的《韩美相互防卫条约》同盟精神行事。不过,他也指出,这并不意味着韩美同盟和韩中关系是零和博弈,韩方可以在发展韩美同盟的同时改善韩中关系。
从韩国的角度来看,做出这样的选择有着多方面的考量。在军事安全层面,《韩美相互防卫条约》自签订以来,美国在韩国驻扎大量军队,建立众多军事基地,为韩国提供了军事保护和安全感。特别是在朝鲜半岛局势存在不确定性的背景下,韩国对美国的军事依赖在一定程度上难以轻易割舍。同时,美日韩三边军事安全合作不断深化,启动导弹情报共享和预警机制、开展多域联合军演等,这也使得韩国在军事安全领域与美国及日本的联系更加紧密。
在经济方面,尽管韩国与中国有着深厚的贸易往来,但美国同样是韩国重要的经济伙伴和技术来源地。韩国的一些高端产业,如半导体技术研发等,与美国存在广泛合作。此外,美国在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也让韩国在经济上不得不重视与美国的关系。
然而,韩国在中美之间选边站并非没有风险。若过度倾向美国,与中国关系恶化,韩国将失去庞大的中国市场,这对韩国经济的冲击不容小觑。而且,中国在地区事务中有着重要影响力,在朝鲜半岛问题上发挥着关键作用。疏远中国可能导致地区局势更加复杂,威胁到韩国自身的安全与稳定。对于韩国而言,在中美之间寻求平衡才是符合其国家利益的长远之计。韩国需要在维护韩美同盟的同时,积极改善与中国的关系,避免卷入中美冲突的漩涡。
未来,韩国如何在中美之间找准定位,将考验其外交智慧和决策能力,也将对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产生深远影响。国际社会也将密切关注韩国在这一关键问题上的后续行动和政策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