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15个小时攻克语文阅读理解

君达阅读理解 2025-02-07 04:04:32

少明老师每日分享

日更·第1397天

收到一位初中妈妈的留言:"孩子语文成绩总卡在80分上不去,阅读理解每次都扣十几分,报班刷题都没用,到底怎么办?"

作为专注语文阅读理解教研的老师,我们摸索出一套15个小时沉浸式学练结合法!今天把经验全盘托出!

▶ 15个特训营:打通阅读任督二脉

别小看这15个小时!每天1小时专项突破,相当于完成100次深度专项训练。

重点不是刷题量,而是专注刷题型:逐字分析核心概念、考点题型、演练答题流程。

准备了三个文件夹:①必考概念知识点②8大考点21种题型 ③解题流程。

▶ 为什么非要学练结合?

初中的阅读题早不是"找中心句"这么简单!去年期末考《合欢树》阅读题,全班60%学生没看出"树影摇晃"是暗喻母子隔阂。孩子不是不会答题,是根本读不懂深层含义。

学练结合就像CT扫描仪,能精准发现:是抓不住情感线索?还是不会结合背景分析?又或是答题总漏得分点?

▶ 从迷茫到通透的学练结合

学校老师要照顾50个学生,而中考阅读常考的21种题型(概括内容、手法鉴赏、词句理解等),每个孩子薄弱点都不同。

发现很多孩子总在"赏析划线句"题型丢分,后来我们发现是总漏掉"结构作用"分析。这种个性化问题,只有学练结合才能发现。

▶ 学练结合五步法(拿本子记重点!)

1.5大核心34组核心术语:为孩子整理好这些基础内容,是读懂题目,读懂文章的基本元素(要是不会总结,找老师要一份)

2. 归纳8大考点21种题型:

真题提炼(从当地真题,扩展到全国真题)

归纳规律(整理出题规律,洞悉出题人逻辑)

3. 解题清单流程:针对每个题型,“贴身”解题

①写了什么?(内容)

②怎么写的?(手法)

③为什么写?(主旨)

④怎么答题?(套路)

4.专项训练题库:把往届真题按照21种题型归纳好,为孩子设置题型库(不会归纳,按下面的考点和题型对应总结)

概括内容:归纳总结+整体概括+事件概括+情节概括

理解内容:原因分析+词语含义+句子含义

把握中心:提炼中心+中心开放

人物描写:描写方法+形象分析

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句段赏析:修辞手法+写作手法+具短作用

标题分析:标题含义+标题作用

词语赏析:词语炼字+词语删减+词语调换

5.系统复盘:通过学习概念+题型+解题流程+专项训练,做完以后,去复盘,哪里没有掌握,是概念,还是题型识别,还是解题流程中哪个丢失了。(不会总结, 可以来我门的阅读理解训练营,每个专项训练都有配套视频讲解,详细讲解每一个环节)

▶ 让孩子越学越上瘾的秘诀

学完3小时,孩子会发现,自己以前之所以丢分,是因为概念没有搞定,一味的学习技巧。(3小时学完阅读理解全部概念术语)

学完后面的12个小时,孩子会发现,原来阅读理解真的有出题规律,以前都是盲目刷题,现在可以专项训练了。

▶ 见证奇迹的时刻

坚持15小时后,90%的孩子都能明显提高成绩,有的孩子开始主动读《额尔古纳河右岸》,说"能看见鄂温克族的眼泪在文字里闪光"。

这15个小时改变的不仅是分数,更是与文字对话的能力。

当你让孩子用学练结合的方式,拆解过鲁迅的"药"的双关含义,就会明白:真正的好成绩,来自把机械答题变成与作者的隔空对话。

▶作文的天花板8分左右

你去搞作文,满分50分,一般情况下,都能拿个42分左右。你的天花板就是提高8分,但是,一个阅读理解如果是50分,一般会扣25分左右,你就有25分的提升空间,而且很快,学了就能用。

你想想看,同样是提分,为什么不把时间和精力花在空间最大的上面?

▶没有不好的方法,只有适合不适合

我们一位学员,微信告诉我说,现在已经学了40节课,孩子说很喜欢你们的课程,特别愿意学习。

现在正在系统梳理和锻炼孩子,如何判断题型,开始专攻题型实操了。

说实话,咱们每节课15分钟左右,饭后就能学一节,用零碎时间,系统化构建阅读理解满分体系,通过训练孩子可以快递把学到的概念,方法,题型,口诀都融会贯通。

真的还没有见过,哪个学生,学习和训练后,没有提分的

想提分就联系我,每天咨询多,看到后,会第一时间回复

-END-

我是少明老师,专注语文提分,每天日更!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