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曹营灿若晨星的将领中,许褚算是排位靠前的勇士了。史载,许褚虎背熊腰,力如牛猛,剽悍过人,性格却憨厚木讷,表面看有些痴愚,因而军中给他取了个绰号“虎痴”。正因为他朴实憨厚,忠诚勇敢,所以曹操特别信任他,让他做自己的贴身护卫。
《三国志》记载,许褚是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人,和曹操是同乡。许褚长得高大威猛,身长八尺(近1.9米)有余,腰阔十围,形貌威武,膂力过人,是远近闻名的大力士。
东汉末年,汉室式微,天下大乱,军阀割据,盗贼蜂起。许褚聚集许氏宗族数千家,修筑寨堡,共同抵御盗寇袭扰、抢掠。“许褚字仲康,谯国谯人也。长八尺余,腰大十围,容貌雄毅,勇力绝人。汉末,聚少年及宗族数千家,共坚壁以御寇。时汝南葛陂贼万余人攻褚壁,褚众少不敌,力战疲极。兵矢尽,乃令壁中男女,聚治石如杅斗者置四隅。褚飞石掷之,所值皆摧碎。贼不敢进。粮乏,伪与贼和,以牛与贼易食,贼来取牛,牛辄奔还。褚乃出陈前,一手逆曳牛尾,行百馀步。贼众惊,遂不敢取牛而走。由是淮、汝、陈、梁间,闻皆畏惮之。”
建安二年(197年),曹操攻占了淮、汝一带的大片地区,许褚率一群恶少年归附了曹操。曹操见许褚威风凛凛,猛如虎狼,非常高兴,“太祖徇淮、汝,褚以众归太祖。太祖见而壮之曰:‘此吾樊哙也。’即日拜都尉,引入宿卫。诸从褚侠客,皆以为虎士,从征张绣,先登,斩首万计。迁校尉。”从此,许褚日夜跟随曹操,须臾不离左右,忠心耿耿地保护主子的安全。
在官渡之战胶着时,曹操的卫士徐他等密谋杀曹投袁,但因忌惮许褚之勇,迟迟不敢动手。一日,轮到许褚回家休息,徐他等人觉得这是天赐良机,便怀揣利刃进入曹操大帐内。“从讨袁绍于官渡。时常从士徐他等谋为逆,以褚常侍左右,惮之不敢发。伺褚休下日,他等怀刀入。褚至下舍心动,即还侍。他等不知,入帐见褚,大惊愕。他色变,褚觉之,即击杀他等。太祖益亲信之,出入同行,不离左右。从围邺,力战有功,赐爵关内侯。”从此事可以看出,许褚貌似粗豪,实则心细如发,机警过人,还是颇有心计的。
许褚
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率军讨伐西凉军阀马超、韩遂,许褚随征,两军在潼关爆发激战。曹军北渡黄河时,曹操让大军先渡,他自率许褚及百余虎士和少量兵卒断后。突然,马超率一万西凉步骑卷杀过来。“太祖将北渡,临济河,先渡兵,独与褚及虎士百余人留南岸断后。超将步骑万余人,来奔太祖军,矢下如雨。褚白太祖,贼来多,今兵渡已尽,宜去,乃扶太祖上船。贼战急,军争济,船重欲没。褚斩攀船者,左手举马鞍蔽太祖。船工为流矢所中死,褚右手并溯船,仅乃得渡。是日,微褚几危。”
数日后,曹操与韩遂、马超对阵,他单骑出阵与韩遂会谈,不许众人随扈,仅带许褚一骑。马超想依仗其过人勇力,偷偷上前突袭曹操,忽见曹操身后不远处跟随一人,怒目圆睁,威武雄壮,心中暗暗吃惊。许褚大名,马超早有耳闻,只是素未谋面,遂猜度此人就是虎痴许褚,“其后太祖与遂、超等单马会语,左右皆不得从,唯将褚。超负其力,阴欲前突太祖,素闻褚勇,疑从骑是褚。乃问太祖曰:‘公有虎侯者安在?’太祖顾指褚,褚瞋目盼之。超不敢动,乃各罢。后数日会战,大破超等,褚身斩首级,迁武卫中郎将。武卫之号,自此始也。军中以褚力如虎而痴,故号曰虎痴;是以超问虎侯,至今天下称焉,皆谓其姓名也。”马超被其气势慑住,不敢轻举妄动,于是各自归营。
史载,许褚质朴厚道,人狠话却不多,不善交际,眼里只有曹操一人。有一次,曹操族弟曹仁从荆州前线回许都,拜见曹操,在殿外遇见许褚。曹仁知道许褚是曹操心腹爱将,很热情地和他打招呼,并请许褚到厢房座谈,套套近乎。许褚毫不领情,“褚性谨慎奉法,质重少言。曹仁自荆州来朝谒,太祖未出,入与褚相见于殿外。仁呼褚入便坐语,褚曰:‘王将出。’便还入殿,仁意恨之。或以责褚曰:‘征南宗室重臣,降意呼君,君何故辞?’褚曰:‘彼虽亲重,外籓也。褚备内臣,众谈足矣,入室何私乎?’太祖闻,愈爱待之,迁中坚将军。太祖崩,褚号泣呕血。”
许褚
许褚悍勇过人,是能在万军丛中斩将刈旗的猛将,为人又很忠厚,所以曹操一直让他担任自己的贴身卫士,没有给他带兵打仗的机会,所以没机会立下什么显赫战功,自然不能和率军征战、屡立奇功的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一起进入“五子良将”序列。在这点上,他和蜀汉名将赵云的经历倒是很相像。
曹丕继位后,也十分亲近、厚待许褚,特封他为万岁亭侯,晋升他为武卫将军。魏明帝曹叡嗣位后,又晋封许褚为牟乡侯,并赐其长子为关内侯的显爵。许褚死后,谥号壮侯。史书没有记载许褚的出生年月,所以不知道他享年多少,但许褚活到曹操孙辈那一代,肯定是高寿了。
许褚虎痴,却一生平安顺遂,最终得以老死床头,其人经历告诫后世:做人厚道朴实一些,比自认精明、左右逢源之辈,结局要好得多。
许褚出身土豪,很受主公宠信,自然也招人忌恨,功劳不大爵位不高,也自然被人看不起。他虽然活到自然死,可他儿子还是死在钟会手里,而且死的非常窝囊,也许那些士族亲族,早就想修理许褚只不过不得其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