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北汽集团张夕勇:增长的电动车不赚钱,赚钱的燃油车不增长

车界EV 2023-04-03 12:21:20

从2022年开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彻底爆发。无论是造车新势力,还是传统燃油车企,都在新能源汽车这条赛道上搞得如火如荼。而伴随新能源渗透率持续提升,相信今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一定会保持高速发展态势。相应的,有关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讨论,也从未停止过。

近日,在2023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北汽集团总经理张夕勇很直白的指出,汽车产业发展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增长的电动车不赚钱,赚钱的燃油车不增长!

他还认为,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还存在着电池原材料和车规级芯片等“卡脖子”领域,成本高于售价和产能利用率不高、商用车和新能源渗透率还比较低的问题。

会上他还指出了三点,第一,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区域发展不平衡,市场潜力还远没有达到充分的挖掘。第二,要坚持纯电、混动和氢燃料电池技术路线协同发展。第三,要谨慎对待“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的说法。

关于这个话题,小编想简单聊几句。

增长的电动车不赚钱?难道北汽不应该反思一下吗?

也许有人会认为,能够连续七年蝉联中国纯电动车的“销冠”,北汽新能源是有两把刷子的。可一个不争的现实是,北汽新能源终究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在过去的2022年,北汽新能源累计销量为50179辆,甚至不如新登场的AITO问界卖的多。

老实说,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巨大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并未能让北汽新能源吃上红利。比方说,2019年,北汽新能源虽然卖了150601辆,可问题是,约70%来自包括网约车、公务车、出租车等在内的B端市场,而在私家车领域,占比极低。

随着B端市场愈发饱和,北汽新能源的销量也出现断崖式下滑。进入2020年,由于疫情影响,北汽新能源全年销量仅25914辆,同比暴跌82.79%。虽然2021年销量同比增长0.82%,但是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翻番的背景下,北汽新能源的表现很难拿出手。

进入2022年后,北汽蓝谷的成绩略有改善,但是仍不容乐观。据官方数据显示,上半年北汽蓝谷累计销量17010辆,同比增长144.43%,其中6月销量为3597辆,同比增长126.94%。看到同比增长数字,也许有朋友会说,这不很哇塞嘛!可理性一点就会发现,同比比的是2021年的数据,而2021年的销量不是一般的差。所以,2022年稍微好一点,就会看到非常可观的同比数据。

近日,北汽蓝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发布了2023年3月份产销快报。从公布的数据来看,今年3月,北汽蓝谷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产量仅为351辆;今年以来累计产量为1722辆,累计同比减少36.29%。同月,公司销售新车10302辆;今年一季度累计销量为15114辆,累计同比增长65.72%。

北汽蓝谷表示,销量中包含部分由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由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对外销售的合作车型。

从这份快报来看,北汽蓝谷平均月销不过才5000台多一点。而这,甚至不如理想汽车单车的销量。应该说,2023年,北汽蓝谷越来越难了!

财报方面,根据此前发布的业绩预告,北汽蓝谷预计2022年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52亿元到58亿元;公司预计2022年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亏损为56亿元到62亿元。

销量不好,亏损不小。此时再来看北汽集团张夕勇的一番言论,似乎就能够读懂他的无奈了。可小编不敢苟同的是,燃油车赚不赚钱咱不知道,可电动车怎么就不赚钱呢?

不信?看看特斯拉的财报,也许张夕勇就不会这么说了。有一说一,电动车不赚钱的根源还是在于企业自己。早些年贪图国家政策补贴,不思进取。现如今,也只能打了牙往肚子里咽。

写于后面

小编认为,时移世易,中国的汽车市场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如今,传统车企要想破圈突围,必须坚持纯电和混动技术路线协同发展。也就是,一方面积极拥抱行业变化,满足不同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利用传统燃油车产能和油车时代的积累,走并轨发展的道路。

简单总结一句,吃过的饭不能白吃,走过的路也不能白走。所以,对于北汽蓝谷来说,未来的路究竟该如何走,可一定的想好了!

0 阅读:30

车界EV

简介:有车有电,有调有范。解码新能源,分享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