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百万“鸡”出来的娃,毕业就失业:追问学校的意义,来得及吗?

蓝橡树育儿 2024-03-26 05:01:06

今天世界,事关孩子教育大家都有不得已,但对“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什么样的”,在深圳爱文学校发生的点点滴滴,或许能让你停下脚步,等一等,看一看,想一想。

本文作者:蝎子号。如果喜欢蓝橡树的文章,请记得要把我们“设为星标”哦!

........................................

最近关于“孔乙己长衫”和“全职儿女”的话题,引起大家对高学历年轻人就业的讨论。

一个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经历内卷、竞争、升学,无数时间和财力的投入,付出巨大代价。毕业后才发现要立足这个社会中,主要靠的不是学历。

人们将矛头指向学校教育,认为过时的教学无法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但也必须承认,强大的路径依赖让转变缓慢又艰难——满是眼前的“苟且”,谈何诗与远方?

2019年的春天,当我第一次去到深圳爱文学校,想写这所学校时,我意识到,教育人在苦苦寻找的理想学校,终于有了一个真实存在的实体。

爱文深圳校园坐落于南山区塘朗山脚下

爱文,是一所创新学校,它身上有三张创新的标签。

第一张标签是「全球校区、自由转换」,爱文目标打造一所在全世界拥有多个校区的学校,学生可申请在校区间自由转换。目前在纽约、硅谷、圣保罗、深圳和线上,拥有5个校区。

第二张标签是「世界元素」,爱文没有使用现成的课程体系,如IB、AP,而是设计了一套独创的课程体系,包含60个世界元素与11种学习体验,对应学生面对未来社会需要具备的能力。

第三张标签是「沉浸双语」,以深圳爱文学校为例,学生在幼小阶段一天用中文、一天用英文学习,以语言为学习工具,而不仅仅是学习语言。让学生懂得语言背后的文化,开拓思维,拓展探索世界的角度。

创新,并不意味着与现有的升学成绩背离。目前爱文已有8届毕业生,刚刚结束的申请季,爱文全球189名毕业生,有14名进入常青藤盟校;17名进入美国TOP15,78名进入美国TOP50,56名进入美国以外顶尖学府,成绩斐然。

2023年,我第4次进入深圳爱文的校园,我欣喜发现,世界变了,爱文没变,它依然以稳健创新、扎根本土、回归教育本质的初心在做教育。

创建11年,落地深圳第5年,爱文的创新教育启发我们思考更本质的东西:学校究竟应该做什么?教育内涵又指向何处?这些问题的答案,藏在爱文刚刚结束的J-Term迷你学期中。

项目制学习

教育的快与慢

6月中旬,爱文的学生刚结束为期2周的J-Term,在南山校区举行热闹的项目展示。活泼开朗的Carol是第一个跟我混熟的女孩,三年级的她刚来爱文就赶上了J-Term。

孩子们带着自己的父母,参观自己的作品

J-Term是爱文独有的“迷你学期”,每年1月和6月,爱文学生走出校门,进行为期2-3周的全球交流。深圳的学生可以去到纽约、圣保罗、硅谷交换,国外校区的学生会来深圳,开展各种项目制的学习。

过去两周,Carol参与的项目是调研深圳海岸线的“白色污染”。她特地带我去看了一张抹香鲸的照片——这只死亡的抹香鲸腹腔里装满了垃圾,画面极其震撼。

指着这张照片,Carol情绪有点激动:“它多可怜啊,如果不是人类乱扔垃圾,它还在海洋里快乐地生活!”

她把感受写进一封给海洋生物的英文信中,真诚表达自己的歉意。

这种学习是Carol从未有过的体验:“虽然以前也是国际学校,但每天都是上课,爱文则会举行很多活动,我很喜欢参加活动。”

学习并未只停留在纸面上,行动进一步加深孩子对“海洋白色污染”的直观感受。

顶着烈日,孩子们去大鹏湾的沙滩展开“净滩行动”,回来后他们将垃圾进行了分类,以降解时间为主题制作了海报。

Carol专业地介绍说:“塑料制品的降解周期太长了,你可以用纸杯子、纸餐具替代塑料制品。”

另一个团队则用海岸垃圾制作了一个可发出乐声的装置,其中使用到了编程知识。

我追问Carol:“纸制品会不会增加对森林的破坏?”

Carol对答如流:“这些纸都是再生材料,成本有点高。”

我追问:“那你以后要做什么去保护海洋环境?”

她纠正我:“不是以后,是从现在开始我就要减少塑料的使用。出去买东西带上帆布袋,使用再生材料的一次性用品,或者就干脆不用一次性用品。”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认为知识传授是更高效的学习方式,老师把正确答案告诉学生,学生熟练答题。但如今,太多无法适应社会的“学霸”让我们看到知识学习的局限性。

教育而言,慢,有时意味着快。

对Carol和她的同学们来说,从今天开始,“保护海洋”不是一句口号,一个知识点,而是由沙滩、海报、抹香鲸、道歉信,构成的明确而具体的一部分。

一些对人生很重要,

但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这一代年轻人被诟病“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很优秀,但对周围世界也很漠然,年轻人没有发自内心的热情。这会造成很多问题,最突出的或许是「意义感的缺失」。

在爱文,我却看到了不一样的一面。

10-12年级的项目展示地点定在海湾村——一个位于深圳蛇口区的城中村。这是容易被人忽视的角落,却是城市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由5名男生组成的团队,展出一个「城市英雄」的项目。他们用定向越野的方式,再现城中村环卫工人的生存状态。这个脑洞大开的创意,令在场所有人眼前一亮。

比赛中,选手将背着沙包在海湾村内行进,在3个打卡点进行知识问答。有意思是的,这群高中生已经将“体验式学习”运用起来,反向教育成年人。

在解释为什么要用定向越野来展示研究成果时,小组成员提到了“感同身受”,当你亲身体会过他人的生活,才能真正理解他人。

“你试着背沙包跑一圈海湾村就知道环卫工人有多辛苦,下次宁愿多走几步路去扔垃圾,也不要随地乱扔。”

团队制作的定向越野闯关手册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者曾花20年时间,跟踪记录了750个孩子的成长,研究结果发现,那些善于分享、理解他人的孩子,不仅拥有更好的人脉,也更有可能过上满意的生活。

在爱文的自主研发的世界元素培养模型中,同理心被置于首位,其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你有多大程度上理解他人,你就能多大程度上完善自我。

同理心的培养,也体现在5-7年级的“包容性设计”项目中,这群初中前后的学生,要为视障人士设计一个无障碍展览。

学校邀请了数位视障人士,被称为“联合设计师(Co-designer)”加入J-Term,他们和爱文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不便,提供设计建议。而学生们戴上眼罩体会全盲的无助,站在视障人士的角度去设计产品。

活动现场,一位全盲小姐姐体验了学生的设计,她肯定了学生制作的感应装置上,凸起的设计比凹陷设计更好,因为凹陷会让她没有安全感,担心触电或危险,凸起则有安全感。这个细节,如果不是有“联合设计者”的加入,孩子们很难考虑到。

受限于个人经历,同理心不是与生俱来的,困在教室中的学生对他人世界缺乏想象力,这是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但当学生接触到真实的世界,相处真实的人,他们的同理心就会被慢慢激发出来。一旦他们掌握了换位思考的能力,他的心胸就会变得宽大,眼光也会更长远,以后遭遇人际困境,他就知道怎么处理了。

来自联合设计师,视障人士的反馈

在深圳爱文学校的角角落落,你能发现很多惊喜散落在跟孩子们的对话中。

我问一个「包容性设计」小组成员:“你的设计多大程度上能帮助到视障人士?”

那位学生反问我:“谈帮助时,先问一下他们是否需要我们的帮助。”这个意料之外的答案,展现了一个中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另一个高中女生骄傲地向我展示她们为城中村孩子手绘的原创绘本,偷偷抱怨几句:“一共才两周时间,期间我还生病了,我们小组才三个人,简直是不可能的任务!”

用有限资源去解决问题,管理好你的时间,依靠你的团队——一个真实世界,展现在这群未满18岁的孩子面前。

全球本土化

关注身边世界

前文提到的「包容性设计」和「海洋白色污染调查」,属于爱文J-Term中Co.Lab的细分项目。

J-Term框架内的内容还包括:全球校区交换、全球学途和种子银行,后三个项目,学生将去往爱文的其他校区交换,或者和其他校区的学生一起去某个国家共同完成一个项目。

深圳爱文学校的学生导师,J-Term项目负责人余小菲老师告诉我,今年深圳爱文共有48组家庭前往爱文纽约,2组家庭去到爱文圣保罗,还有30多位深圳学生在海外深度调研,深圳爱文也迎来了11组境外家庭。

爱文的学生在印尼的咖啡种植园调研

Pearson是来自纽约校区的爱文学生。这是他第一次来深圳爱文,他兴奋地告诉我:“纽约爱文是一整栋楼,深圳爱文则是一栋栋楼。但大家学的是一样的东西,所以我很快就适应了在深圳的学习。”

要说区别也是有的。Pearson在纽约爱文,大家上课讲中文,下课闲聊讲英文,而深圳刚好相反。因为爱文非常重视中文教育,两地的学校都有相当数量的华人家庭。

Pearson一家

在J-Term项目中,Pearson先用熟练的英语写了一段“塑料袋”的自述,又用中文完成了同一个主题。有赖于爱文纽约的中英文沉浸式学习,虽然有一些语法小错误,但Pearson的中文听说读写能力,已经让父母很满意了。

我好奇爱文的J-Term和夏令营有什么区别?

余小菲老师告诉我,首先,J-Term是爱文日常教学的一部分,学习具有一贯性。爱文不同校区的学生学习体验是一致的,他们不需要适应就可以尽快进入状态。今年去纽约交换的学生最初印象是“熟悉”。

“爱文果然是一所学校!”

项目的可持续性也是一般夏令营无法匹敌的。8-9年级的项目是“可持续渔业”,爱文联系到大鹏半岛海洋图书馆馆长沈晓鸣担任课程导师,海洋图书馆在本地青少年海洋教育领域颇有名气。

“海洋退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全球变暖和海洋酸化,都是大家关注的话题,我们能做的就是要减缓人类行为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沈晓鸣馆长说,一个很容易想到的切入点就是“人怎么吃(海鲜)”。

沈晓鸣馆长带学生去了市场和超市,在第一现场调研海鲜市场。也去了红树林、珊瑚礁、牡蛎礁,并和渔民接触访谈,讨论海洋捕捞话题。

某种鱼可不可以吃?怎么吃?是否经得起现代渔业的捕捞?针对这些问题,团队形成了7个原则,对市场上常见的海鲜进行打分,最后得出每一种海鲜的推荐指数,做出两本小册子。一本给了海钓协会,一本给了海鲜餐厅,填补了深圳海鲜市场的空白。

沈晓鸣承认,短期调研是不充分的,结果也是不成熟的,这仅仅是一个开端。同时,爱文学生超强的双语能力,给沈晓鸣留下了深刻印象。

从沉浸式语言学习和生源来看,爱文是极具“国际化”特征的,但落脚点却“非常接地气”。

从项目的设计理念来看,爱文寻找的全球性问题的本地体现。项目实践过程中,又非常善于利用当地资源,比如海湾村、海洋图书馆、视障人士群体在这次J-Term中给到的支持,是一所世界学校开放和包容的展现。

近年来,人类学家项飙一直在研究「附近的消失」的概念——现在的中国,大家要么只关心自己,要么就关心世界大事,却对身边社区一无所知。

附近缺失出现在教育中,塑造的是一个个要么夸夸其谈,要么专注利己的人。对「附近」漠不关心,缺乏真实世界洞察力的人,也很难走得更远。

学校是一个允许犯错的地方

在J-Term项目展示过程中,还有一段插曲。

深圳爱文学校无论师生,大家都是第一次做J-Term,各项细节考虑也未必充分。5-7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他们的视障合作设计者之前,学生并没有想到他们要面对的对象是谁。

第一次活动后的反思会上,有两位同学情绪激动地问,为何不提前给他们更多的准备,让他们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怎么说才不会冒犯到视障群体。

收到学生的反馈后,教师团队连夜修改方案,他们接纳了学生的建议,修订了活动方案,确保之后的活动顺利进行。

在项目展示会上,爱文老师并没有给媒体和家长呈现一个“加滤镜”的展览,他们并不避讳把项目进行中的遗憾分享给大家。

这是爱文的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基于问题的学习——出现问题,解决问题,反思总结。学校应该允许犯错,不仅学生可以犯错,学校也不会尽善尽美。

2周的项目进程中,很多意外都在发生:团队成员生病,被采访对象拒绝,成果展当天,高中团队辛辛苦苦准备的越野活动,也因为天气原因改期了……

挫折并不会使人进步,但对挫折的反思能使人更加成熟,经历过两周冲击,每一个学生都收获良多。

在项目展示活动进行到最后,爱文的一位老师说了几句心里话,特别打动人。

她说:爱文邀请大家到现场参观,可以随便访问学生、老师、家长,并不是说想让媒体把爱文说得有多好,多高大上。而是想要通过这场活动展现一种状态:不内卷、不竞争、不以残害孩子的心理健康为代价的教育,可能是什么样子。

今天世界,事关孩子教育大家都有不得已,但对“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什么样的”,在深圳爱文学校发生的点点滴滴,或许能让你停下脚步,等一等,看一看,想一想。

0 阅读:0

蓝橡树育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