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广汽科技日:广汽星灵安全守护体系发布,昊铂HL正式上市

贾嘉豪说车 2025-04-13 16:55:40

想象一下,你正开着一辆号称“L9级自动驾驶”的未来汽车,双手离开方向盘,悠闲地刷着手机,突然,屏幕上弹出一个醒目的红色警告:“前方未知障碍物,系统已失效!”你猛地抬头,却发现自己正以80公里的时速冲向一个施工路障…… 这,是你想体验的“智能”吗?

不可否认,智能汽车正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出行方式。各种炫酷的自动驾驶功能让许多人趋之若鹜,仿佛拥有了一辆智能汽车,就拥有了通往未来的钥匙。当我们沉浸在科技带来的便利和刺激时,是否也应该冷静地思考一个问题:智能汽车,真的足够安全吗?或者说,在“智能”的光环下,我们是否忽略了汽车最根本的属性——安全?

有人说,“自动驾驶”一定会解放人类的双手,彻底消除交通事故。也有人认为,现在的智能汽车还不够成熟,把生命交给机器,无异于一场豪赌。 两种观点针锋相对,争论不休。但无论如何,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随着智能汽车的普及, 伴随而来的安全隐患也越来越突出。

想想那些层出不穷的“智驾”事故:高速路上“鬼探头”导致连环追尾,自动泊车系统失灵撞毁护栏,甚至还有自动驾驶汽车直接冲入人群…… 每一桩事故,都像一记重锤,敲打着人们对智能汽车的信任。

事实上,很多消费者在选购智能汽车时,往往更关注“智驾等级”、“算力”、“激光雷达”等参数,而忽略了车辆最基础的安全性能。 商家们也乐于迎合消费者的这种心理, 大力宣传各种“黑科技”, 却很少提及这些“黑科技”背后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这种“重智能,轻安全”的现象, 就像在一座摩天大楼上建造空中花园, 却忽略了地基是否牢固。 楼越高,风险越大。 智能汽车也是如此, 如果没有扎实的安全基础, 那么再炫酷的功能, 最终都可能变成一颗随时引爆的“定时炸弹”。

面对智能汽车的安全挑战, 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这就需要一个企业, 一个能够真正把 “安全” 刻在骨子里的企业, 为行业树立一个新的标杆。

广汽集团, 这个拥有深厚技术底蕴的国有企业, 在智能汽车的浪潮中, 没有盲目跟风, 而是选择了一条 “以安全为基,智领未来” 的道路。 在2025广汽科技日上, 广汽集团首次公开了 “广汽星灵安全守护体系”, 向行业展示了其在智能汽车安全方面的思考和实践。 这是一个涵盖全链路安全研发体系、全域安全技术和全时安全保障的完整体系, 旨在为用户提供更安心的智能出行体验。

广汽的 “星灵守护” 体系, 绝不是简单的 “口号”, 而是实实在在的技术积累和创新。

在碰撞安全方面, 广汽制定了远高于行业标准的碰撞测试标准。 他们的测试工况多达60多种, 是行业标准工况数量的3-4倍! 这意味着, 广汽的车辆需要在各种极端情况下都能保证乘员的安全。我们都知道,碰撞事故千变万化,只有经过充分的测试,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碰撞带来的伤害。

在智驾安全方面, 广汽将 L3 自动驾驶系统故障触发率控制在 1FIT (10 亿小时失效 1 次)以内, 这比航空级安全水平还要高 1000 倍!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广汽对定位、感知、计算、电源、制动、转向、驻车、通讯八大关键系统设置了双系统冗余, 故障时自动切换备份系统。 这种 “双保险” 的设计, 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智驾系统失效带来的风险。 这就像飞机上的备用引擎, 即使主引擎出现故障, 备用引擎也能保证飞机安全着陆。

更令人称道的是, 广汽并没有把安全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 而是将其融入到整个产业链之中。 他们深知, 智能汽车的安全, 离不开安全可控的芯片供应链。

在智能汽车时代, 芯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芯片不仅是智能汽车的“大脑”, 也是保障汽车信息安全的关键。 如果芯片被 “卡脖子”, 那么智能汽车的安全也就无从谈起。 为了打破这种局面, 广汽发起了 “汽车芯片应用生态共建计划”, 与国内优秀的芯片企业合作, 共同开发车规级高安全芯片。

他们与中兴通讯、裕太微电子、仁芯科技、矽力杰以及极海、奕斯伟、杰华特、鸿翼芯、国芯、美泰公司联合开发的12款车规级高安全芯片,建立了完整的汽车芯片矩阵,应用场景包括电源管理、底盘、集成安全等多个领域。 这种 “抱团取暖” 的方式, 不仅可以降低芯片的研发成本, 还可以提高芯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为了保证电池的安全, 广汽在电池技术方面也下足了功夫。 他们拥有从电芯、电池包到整车集成全产业链技术, 能够对电池进行全方位的安全管控。 广汽的电池, 能够实现电芯 5 针穿刺不起火、 电芯超 180° 扭转不起火不冒烟的安全性能。 这意味着, 即使电池受到严重的物理损伤, 也不会发生爆炸或燃烧。 这种 “金钟罩铁布衫” 的防护, 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乘客的安全。

广汽还自主研发了弹匣电池被动防护技术, 通过拥有独立防护舱的电池包、 全链路防护的电气设计、 全天候监控的电池管理系统等, 全方位地确保电池安全。 这种 “多重保险” 的设计, 可以有效地防止电池热失控。要知道,电池热失控是电动汽车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旦发生热失控, 电池就会迅速升温, 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火焰, 严重威胁乘客的生命安全。 广汽的弹匣电池技术, 可以有效地抑制热失控的蔓延, 为乘客争取宝贵的逃生时间。

为了让消费者更直观地了解广汽在安全方面的实力, 广汽还以直播形式公开展示了昊铂HT在64km/h的速度下的25%重叠率偏置碰撞测试。 这种碰撞测试, 是目前业内最严苛的碰撞试验工况之一。 在这种测试中, 车辆只有一小与障碍物发生碰撞, 撞击力非常集中, 对车辆的结构强度和乘员约束系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昊铂 HT 在这次测试中表现出色, 乘员舱保持完好, A/B/C 柱无变形, 车门可正常打开, 电池安全达标, 气囊、安全带和座椅等安全约束系统精准配合, 碰撞测试假人各部位保护均达到 “优秀” 水准。 这样的测试结果, 无疑是对广汽安全技术实力的最好证明。

更值得一提的是, 广汽还提供了全天候在线的全时安全保障。 他们的云安全系统能够 24 小时不间断地对整车 3881 项安全参数做监测, 其中包括 1307 项电池参数。 这意味着, 无论车辆在运行、 充电还是停放状态, 广汽的云安全系统都能实时监控车辆的安全状态, 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 这就像一位随时待命的 “安全卫士”, 时刻守护着您的出行安全。

正如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所说: “安全是智能汽车最大的豪华。” 在智能汽车时代, 安全不再是可有可无的 “附加品”, 而是决定汽车生死存亡的 “生命线”。 广汽集团正是抓住了这一关键, 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广汽在安全方面的努力, 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2023年,广汽集团全年汽车销量超25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超77%, 创历史新高。 这充分说明,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智能汽车的安全性能, 并把安全作为购车的重要考量因素。

随着智能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 安全挑战也会不断涌现。 广汽集团能否继续保持在安全领域的领先地位, 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但可以肯定的是, 广汽 “以安全为基, 智领未来” 的战略方向, 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 只有把安全放在首位, 智能汽车才能真正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才能走得更远、 更稳。

展望未来, 我们期待更多的汽车企业能够像广汽一样, 真正重视智能汽车的安全问题, 不断提升安全技术水平, 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心、 更可靠的智能出行体验。  安全才是最大的智能, 也是智能汽车行业发展的基石。

正如一位业内专家所说: “智能汽车的竞争, 最终将是安全技术的竞争。” 只有那些真正把安全放在首位的企业, 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这方面, 广汽集团无疑为行业树立了一个榜样. 让我们拭目以待, 广汽集团能否继续引领智能汽车安全技术的创新,为行业带来更多的惊喜。

而回到我们最初的那个问题:智能汽车,真的足够安全吗?或许,目前还没有一个完美的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 随着广汽等企业的不断努力, 智能汽车的安全水平必将不断提升。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我们就能真正享受到安全、便捷、智能的出行体验。

我们期待着那一天早日到来。

不妨用一组数据来概括广汽在安全方面所做的努力:

  60+: 广汽碰撞测试工况数量,是行业标准的3-4倍。

  1FIT: 广汽L3自动驾驶系统故障触发率,比航空级安全水平高1000倍。

   12: 广汽联合开发的12款车规级高安全芯片。

  1307: 广汽云安全系统实时监控的电池参数。

  超77%: 2023年广汽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率。

这些数字, 就是广汽在安全领域深耕细作的最好证明。

0 阅读:11

贾嘉豪说车

简介:贾嘉豪来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