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黄陂区王家河街玉枝村彭家大堰,景美人和、干净整洁,一幅美丽乡村的画卷映入眼帘。这里,是黄陂区农村污水治理项目的成功缩影。
为改善人居环境,贯彻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黄陂区自2019年起面向全域实施农村污水治理项目,实现污水处理全覆盖,有效解决了农村环境污染,村容村貌发生了可喜变化,为打造生态宜居乡村、推动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全域治理:污水治理覆盖2000多个村黄陂区是农业大区,不少村镇分布于河流湖泊水网周边。此前,农村不少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使当地地表水及附近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黄陂区农村污水处理项目,涉及16个街、乡,2026个村湾,惠及农户12万余户,整个项目包含596套一体化项目(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接近五万套三格化粪池(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
如今,彭家大堰排污管道直连各户村民家中,每家每户的厨房污水、洗涤污水等都可以通过下水管道统一收集,并进入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经处理达标后排放。村民表示,修了污水管网之后,村湾越来越干净,环境越来越好。
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则是一片绿意盎然的青草地,只听风机和配电柜在嗡嗡作响。“从表面看,就是普通的一片草坪,下面其实是一体化地埋式设备,日处理污水可达30吨,解决该村140多户、400人的生活污水处理问题。”黄陂农村污水处理项目技术负责人王宗平介绍,项目建设完成后,彻底改变了农村污水直排、处理设施无人看管、环境脏乱差的现象。
因地制宜:效果更好、投资更省刘桥村草蒲潭湾,毗邻滠水河,村湾有130余户近500余村民。因村湾地势高低错落,村湾内设置了一处地上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
王宗平介绍,黄陂区地势南高北低,呈半山与丘陵结合地形态,不同村庄地形、地势、地质差异明显。集中式设施设置由村湾地势而定,地势高差较大、地质为岩石的村湾采用地上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地势相对平缓的村湾采用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
此外,黄陂区农村村庄生活污水治理项目针对不同村湾的规模、地理位置、所处环境,因地制宜地采用分散式处理或集中式处理,做到效果更好、投资更省。其中,“三沿”(沿河、沿湖库、沿水源保护地)村庄和中等规模(50户以上)及以上的村庄,实行集中式收集处理,出水执行湖北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标准;排入Ⅳ、Ⅴ类及小微水体的村庄,实行集中式收集处理,出水执行湖北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级标准;其余小型村庄实行分散式处理,出水执行农田灌溉标准。
由城到村:治污触角不断延伸早在2018年,黄陂区就启动乡镇生活污水治理一体化PPP项目,项目建设包括黄陂区9个街道、6个社区的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服务人口约15万。其中新建污水厂4座、完善街镇污水处理厂2座、扩建污水处理厂1座,提标改造污水处理厂5座,污水处理厂出水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项目还完善了各街乡污水干、支管,入户管、雨水管。项目实施后年处理污水约518.3万立方米,基本解决了黄陂区乡镇生活污水排放问题。
在乡镇生活污水治理一体化基础上,黄陂区治污继续深入腹地。黄陂区农村村庄生活污水治理PPP项目将于今年9月完工。届时,黄陂区农村村庄生活污水直排问题将得到基本解决。
作为湖北省农村污水治理攻坚典型项目,黄陂区农村村庄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实现了建管运一体,统一设计、施工和管理。项目的建设不仅可以改善黄陂区整体环境质量、提高村民生活水平与身体健康水平,而且可以改善黄陂区的投资环境及当地支柱产业旅游业的环境,从而促进当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同步发展,对于黄陂区整体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资料来源:武汉市黄陂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