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革命先辈们在创立新中国的过程中,遭遇了无数的挫折,甚至数次威胁到生命。比如1929年9月,在永定乡下养病的毛主席,就差点被敌军包围。幸亏一个农民冒死救下毛主席,才有了后来革命的胜利。逃出重围后,主席给农民写下一张字条:“革命胜利后来找我”。那这个农民后来见到毛主席了么?咱们接着往下看。
1929年7月底,毛主席在上杭蛟洋指导革命斗争时,不幸患上了疟疾。闽西特委商量过后,决定派粟裕率一个红军连护卫毛主席和夫人贺子珍转移到永定金丰大山天子岽牛牯扑养病。为了安全,毛主席化名杨子任,住在农民陈添裕家。
陈添裕是穷苦百姓出身,永定暴动后成为了赤卫队员。他知道“杨主任”是我党和我军的重要领导,所以除了热情招待毛主席外,对他的安全也十分上心。当地土豪张克识虽然不认识毛主席,但凭直觉认为这是共产党“大官”,并密报了国民党。9月17日,伪团总胡道南、林蔚民等纠集国民党大埔县保安团600多人,兵分两路,气势汹汹地向牛牯扑扑来。
粟裕虽然带着警卫连配合永定赤卫团进行了狙击,但寡不敌众,只好边战边退。在这危急时刻,陈添裕找到了毛主席和贺子珍,带着他们向雨顶坪村撤退。当时贺子珍已经怀孕5个多月,陈添裕安排了两名赤卫队员用担架抬着她走。而身体虚弱的毛主席在走不动后,陈添裕直接背着他跑了10里地,直到安全抵达雨顶坪村。
也正是因为有陈添裕,毛主席才能化解此次危机。所以毛主席事后感慨地说:“多亏了陈添裕同志啊!”离别之际,毛主席给陈添裕他们写了一张3元钱的白纸欠条,要他们在革命胜利后去找自己。离开这里后,毛主席就在部队的护卫下前往上杭,参加了著名的古田会议,重新担任红四军前委书记。
20年后,中国革命终于取得胜利,毛主席领导中国人民创立了崭新的新中国。陈添裕手中的那张欠条早已不知去向,他也不敢奢望能再见到毛主席,毕竟双方的地位和身份差距悬殊。况且主席是否还记得当年的事,他也不敢确定。
只是陈添裕没想到,1953年国庆前夕,毛主席在北京专电邀请他进京观礼。接到毛主席的邀请,陈添裕喜出望外,但他妻子马上就要临盆走不开,所以他只好让堂弟陈奎裕代他上北京观礼。毛主席一见陈奎裕就哈哈大笑道:“你不是背过我的陈添裕,你是看茶桶的。”
虽然20多年没见面,但陈添裕的音容笑貌却始终在毛主席脑海中。况且陈添裕个子矮,是背不了毛主席的。尽管陈添裕没有亲至,毛主席还是亲切地握着陈奎裕的手说道:“我在牛牯扑的经历是刻骨铭心的。我一直惦念着你们,没有忘记你们,共和国也不会忘记你们。”而也正是陈添裕的这一背,背出了民族的希望和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