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奇案:花轿错换记

卿何郡主说历史 2025-02-22 15:13:44

广东省阳春县陈氏子,自幼聘定徐家女为妻。陈徐两家都是当地财主,资财颇丰。后陈氏子突然得了天花,落下一脸麻子,眼睛暴突而且腰弯驼背。而徐家女长大,姿色柔美,娇艳妩媚,如画中美女一般邻乡韦氏子聘定郑家女为妻。韦郑两家都是书香门第,世代都以教书为业。韦氏子清秀俊雅,聪明过人。而郑家女却长得青唇黑脸实在难讨男孩子们的喜爱。

乾隆十七年二月十五,是个大吉的日子,陈、韦两家碰巧都选定这天给儿子完婚。两家迎亲花轿正好在途中相遇,一前一后同时行走。

农村娶亲的花轿不论贫富模样大都一样,难以区分。这天,天公不作美,黑云密布、风雨大作,为避雨,轿夫们只好将迎亲花轿抬进一所破庙,待雨停再行。大约过了两个时辰,风雨渐小,但时已黄昏,路途难辨。大家匆忙抬起花轿分路登程,初更过后才到陈家。

陈家吹吹打打,热闹非常,忽然,风雨越来越大,堂中灯烛都被吹灭,所以婚礼草草结束,即把新娘送人洞房。陈氏子自惭形秽,匆忙上床,用被子蒙头,不让新娘看见。新娘也怕新郎观看自己的容颜,用袖子遮住脸部,偷偷地就枕躺下。陈氏子早就知道妻子美丽,一旦偎倚相亲,犹如获得仙女一般,急不可耐,遂成夫妻之乐。

次日天明,郑女起床梳妆,看到屋内摆设,富丽堂皇,心中甚是高兴,陈氏子见日上东山,也只得穿衣起床。二人互相一看,都大吃一惊。陈氏子急忙叫来伴娘询问,伴娘也不认识新娘是谁。这才发现在破庙避雨时,两家将花轿抬错。

韦家贫穷,门庭冷落。洞房花烛之下,徐女见新郎俊秀文雅,韦氏子见新娘光艳照人,双方都很吃惊。因为跟平时听说的长相完全不同,韦氏子急忙告诉母亲,经询问,才知新娘乃是徐家之女。他说:“女家富有,自家贫穷,门不当户不对,不宜成亲。”便让母亲陪伴徐女,

自己到亲友家闲聊,直到天亮才回。徐郑两家听说抬错花轿,迅速赶到男家。徐母问女儿何去何从?徐女说:“天老爷有意安排,我能违抗吗?”郑母至陈家,见女儿嫁绐富门,喜上眉梢。而陈氏子因美妻换成了丑妇,不胜愤慨,口出怨言。郑母说:“你与小女,可说是相当匹配。这是前世姻缘,有什么不满意的?”陈氏子以为郑母讥笑自己,更加气愤,便向官府起诉。

知县叶世度经过审理得知:陈子、郑女业已成婚,反悔大不应该;韦氏子,避嫌离开洞房,礼义可嘉。于是提笔作出判决如下:“韦郎能守礼法,坐等天明;陈氏子已成婚配,兴讼无理。雨神引线,风衬为媒,此乃上天撮合,凡人岂能违拗....双方要安于现状,美丑各得其所,婚配也相当合宜。嫁妆陪送,各归原主,由女方家长讨回,送到女婿家中。速速办理,不得有误。”判词传出,到处传颂。

陈氏子愧悔欲死,郑女怨天尤人。徐女妆奁陪送丰厚,韦氏家培大有改观夫妻恩爱、婆媳和睦,日子过得非常美满。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