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沙特这地界,美俄悄悄搞了场闭门谈判,想商量商量咋结束俄乌冲突。可结果呢,双方根本没达成啥共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美俄短期内想就结束俄乌冲突这事达成协议,难如登天,这场闭门会谈算是黄了。不过美国那边却声称,美俄达成了个“三步走”的共识,可俄罗斯立马就否认了,这就表明美俄实际上根本没达成任何新的共识。
之前呢,特朗普那伙人说要在4月20号让俄乌冲突结束,这事儿啊,根本就不太可能实现。再说他们提的那个什么“三步走”计划,就是停火、乌克兰搞大选然后签和平协议,这也没法落地啊。最近又有消息传来,特朗普政府把结束俄乌冲突的时间,从4月20号改成“争取一年之内”了。这就好比“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从这儿就能看出来,美国和俄罗斯之间,压根儿就没有能解决俄乌冲突的政治基础。
咱都知道,“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在美俄谈判那档子事儿上,就把这道理体现得明明白白。当时啊,乌克兰和欧盟根本没捞着坐在谈判桌前,这可把欧盟跟乌克兰给气坏了。可特朗普倒好,压根就不把欧盟的指责和挑衅当回事儿。对于欧盟被排除在谈判桌外这事儿,美国总统特朗普最近放话了,说法国总统马克龙还有英国首相斯塔默,在俄乌冲突这事儿上,“啥忙都没帮上”。
说白了,欧盟和英国在俄乌冲突这件事儿上,啥实际帮助都没给冲突的结束带来,那凭啥让他们上桌谈判呢?想想也知道,欧盟和英国肯定得气个半死。你看,在给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的时候,欧盟和英国那可是紧紧跟在美国屁股后头,忙前忙后的。结果呢,到头来,根本用不着他们,就跟破抹布似的,直接被扔一边了。这就好比“热脸贴了冷屁股”,出力不讨好。
据美国《纽约邮报》爆料,有个跟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走得近的消息灵通人士透露,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最好“麻溜儿”离开乌克兰,搬到法国去,免得阻碍跟俄罗斯的和谈。俗话说,无风不起浪,要是这消息属实,那就说明美国要抛弃泽连斯基了,估计也是因为泽连斯基不答应美国提出的拿“资源换援助”协议,美国心里不爽。
咱都知道,战场上局势那可是瞬息万变,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嘛。就说俄乌战场这局势,眼瞅着是越来越向着俄军这边儿了。当下呢,俄军已经掌控了乌克兰差不多18%的地盘儿。之前,乌军还占着1200平方公里的区域呢,可架不住俄军发动反攻,这么一来,乌军能控制的地盘儿大幅缩水,只剩下大约36%了。更要命的是,在库尔斯克那一块儿,乌军伤亡惨重,足足达到5.6万人。
俗话说“兵不厌诈”,美俄正在谈判呢,这俄乌冲突也到了火烧眉毛的关键当口。俄罗斯和乌克兰都琢磨着,在停火之前多捞点好处,多攒点谈判的筹码。眼下,俄罗斯军队在顿巴斯地区那是攻势不断,越来越猛,同时还在库尔斯克那边发动反攻,最后把乌克兰军队给赶出了库尔斯克。而乌克兰军队呢,就想着守住库尔斯克他们占着的地盘,还想再多占点地,扩大战果。
俗话说“兵不厌诈”。在俄乌局势的大背景下,2月18号,俄军第810海军步兵旅突然对苏梅州发动了突袭。在这之前呢,这个第810海军步兵旅一直部署在苏贾东边,还和朝鲜特种部队一起,对苏贾外围像马赫诺夫卡这些要塞展开打击。没想到,俄军来了一招暗度陈仓,把第810海军步兵旅从前线悄悄调出来,直接插到乌军后方,断了库尔斯克那边乌军的退路。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从最新战报得知,俄军成功拿下苏梅州的巴索夫卡村,还把乌军进出库尔斯克地区的唯一一条铺装公路——R200公路给切断了。要是俄军接着建起突击部队和桥头堡,那库尔斯克的好几万乌军可就孤立无援,陷入绝境啦。
乌军指挥部放话,说他们把俄第810海军步兵旅给击退了。但实际情况可不像乌克兰那边讲的那样。当时啊,跟俄第810海军步兵旅一块儿行动的,是朝鲜特种部队。这朝鲜特种部队在苏贾东部战线那可是实打实扛了48小时,就为了掩护俄军发动突袭。有道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很多时候光听一方之言,还真不一定靠谱。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就拿这次美俄会谈没谈出个结果,还有俄乌在战场上打得你死我活的情况来说,想让俄乌冲突在短时间内结束,那可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