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最强大脑》的出现,填补了综艺市场脑力竞技类节目的空白。那时候,舞台上的选手们就像来自神秘脑力世界的使者,一个个挑战项目令人瞠目结舌。水哥、鲍雲、王峰这三位大神,更是成为了节目响当当的招牌。水哥那令人惊叹的微观辨水能力,仿佛拥有一双能看穿万物的 “神眼”;鲍雲凭借超强的空间感知能力,在各种复杂的空间项目中如鱼得水;王峰的超强记忆力,更是让他在记忆类挑战中屡屡创造奇迹。他们从普通素人,凭借在节目中的精彩表现,一跃成为备受瞩目的脑力明星,那时候的《最强大脑》,承载着观众对人类脑力极限的无限遐想。
然而,“作弊事件” 就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无情地摧毁了《最强大脑》曾经建立起来的辉煌大厦。一夜之间,节目口碑急转直下,曾经熟悉和喜爱的嘉宾们纷纷离去,新的教授入场,节目也开始逐渐变了味道。
如今,《最强大脑》已经走到了第十二季。本以为节目组会痛定思痛,重新找回曾经的辉煌,可最新一期的节目,却让观众大失所望。就拿 “卡牌大师” 这个项目来说,规则看似复杂,实则就是初中学的方程运算。两个队的选手在那里紧张地提问、思考,可在观众眼里,这项目简单得就像一道送分题。
选手们在舞台上眉头紧皱、全神贯注,而观众们却在电视机前轻松地就能算出答案,这场景,怎么看都觉得有些滑稽。这真的是那个曾经让我们仰望的《最强大脑》的舞台吗?曾经那些需要选手们绞尽脑汁、突破极限的项目,如今却变得如此 “小儿科”。
还有 “司南明途” 项目,更是简单到让人怀疑人生。司南,这个我们从小就或多或少接触过的东西,在节目里竟然成了一个看似很难的挑战。选手们认真地看着视频,试图根据司南的状态画出路径找到地图,可对于观众来说,只要记住司南勺柄朝向的几种情况,剩下的就如同小孩子玩游戏一样简单。现场的气氛紧张得让人窒息,选手们仿佛在进行一场无比艰难的战斗,可在观众心中,这挑战就像一层轻易就能戳破的窗户纸。
“破局” 项目同样如此,十六个小球的游戏,本可以充满策略和挑战,可在只有两个队伍比拼的情况下,难度瞬间降低。选手们不再是追求步数最少的最佳解法,而是只求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挑战。比赛现场,选手们手忙脚乱,而观众们却在想,这项目自己上去似乎也能轻松应对。
曾经,《最强大脑》是观众心中的脑力盛宴,是对人类智慧极限的探索。可如今,它却像是一场失去了灵魂的表演。节目组似乎陷入了一种误区,用选手的名校学历来营造实力强大的假象,却忽略了节目最核心的东西 —— 真正高难度的挑战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