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 明 : 本 文 内 容 均 引 用 权 威 资 料 结 合 个 人 观 点 进 行 撰 写 , 文 末 已 标 注 文 献 来 源 及 截 图 , 请 知 悉 。
特朗普、普京互动频繁,大有尽快解决俄乌冲突之意,此时乌克兰急了,泽连斯基更是公开发言:希望得到中国帮助。
或许是前不久,中乌两国外长在慕尼黑会面后,外交部部长王毅表态:乌克兰是中国的“朋友与伙伴”。
释放了某种信号,让众多网友大胆猜测,甚至惊奇,难道中国要出手帮助乌克兰了么?
其实,乌克兰一直都是中国的“好友”,中国军工事业的起家,全靠乌克兰那时候提供的硬核技术,甚至中国的第一艘“航母”,也是从乌克兰那里买来的。
苏联解体之后,作为冷战前沿阵地的乌克兰,继承了苏联大约35%的军工产能,其中就包括那时还未建成的“瓦良格”号航母。
“瓦良格”号航母本来是苏联,打算建造的第三代“重型载机巡洋舰”。但谁知,因为当时苏联已经没有多余的中央财政拨款给其继续修建,在仅仅完成了67%的时候,“瓦良格”号航母就被宣告正式停建了。
而乌克兰,虽然是继承了那么多遗产,但没有更多的能力、资金去修建,没钱没技术能怎么办?
还不如给买了,换一笔钱装进口袋里,一般的国家也没有心思去搞航母,最后在1997年,乌克兰找到了中国,愿意以废船的价格,卖给中国。
只不过,那时中国政府不好亲自出面来购买航母,容易引起美国的干预,于是就派出了第三方民事公司来跟乌克兰谈妥了。
最终以来两千万美元,买下了“瓦良格”号航母。谁知道,这件事,还是被美国给知晓了,在中方运输“瓦良格”号航母的时候,美国给周边国家施压, 不让“瓦良格”号航母通过。
土耳其就这样将“瓦良格”号航母,给扣押了500多天的时间,还是中国政府掏钱解决了这件事,“瓦良格”号航母来到了中国的海域,抵达大连。
但,那时的“瓦良格”号航母,跟废铁是没有任何差别的,因为在美国的暗中指示下,航母上所有的武器、电子系统几乎是能破坏的破坏,能拆除的拆除。
中国开始了改装之路,不过乌克兰那时候留了个心眼,还是给中国送来了全套的设计图纸,以及舰载机陆上模拟训练系统等。
而乌克兰国宝级航母专家巴比奇,后来也来到了中国,参与了中国改造“瓦良格”号航母。
这才有了“辽宁舰”的面世,中国在海洋上也有了话语权。也是因为有了“辽宁舰”这一好的开端,现在中国的现役航空母舰已经有了三艘,分别是辽宁舰、山东舰、福建舰。
你以为,乌克兰只向中国输送了这一项军事硬核技术么?
乌克兰对中国输送了多少硬核技术,不仅仅是航母?原来中乌关系,其实是很友好的?近年来,热议纷纷的国际事件中,首先引起众多讨论的便是俄乌冲突了。俄乌冲突已经持续了近三年的时间了。
现如今,随着特朗普的上台,似乎与普京之间的对话越发频繁,俄乌冲突似乎就要“结束”了。
此时很多人将目光放在了中国的身上,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不用说,可很多人都以为中国与乌克兰的关系并不好。
其实不然,中国的第一艘航母,其实是乌克兰卖给我们的, 除此之外,还有自研舰载机歼15的面世,乌克兰也在背后帮了大忙。
航母有了,接下来就是舰载机了,刚开始,我国是计划跟俄罗斯引进,那时全球仅有的重型舰载机苏-33战斗机。
苏-33战斗机,是基于苏-27战斗机发展的舰载改进型飞机,于1987年首飞。后来,俄罗斯一共生产了48架战机战斗机,是现役世界上最大的舰载战斗机。
那时中国自主研制起来的话,会比较困难,于是打算跟俄罗斯交易,谁知俄罗斯处于技术保护,担心苏-33战斗机的技术,被中国引进后进行仿制,从而导致其核心技术泄露。
毕竟,中国之前引进苏-27后,就成功仿制出了歼-11,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和升级,中国对技术吸收能力的快速和专业,让俄罗斯对此有所忌惮了。
俄罗斯担心出售苏-33战斗机后会削弱自身的军事优势,同时也担心中国获得苏-33战斗机后,会进一步提升军事实力,从而改变地区军事平衡。
便提出了非常过分的要求,让中国一次性购买至少40架甚至更多苏-33战斗机,以覆盖重新启动生产线的成本。
然而,中国只是想希望少量购买,两架到七架的数量,进行评估后再决定是否大规模采购,于是,双方没有在采购数量上达成一致,就不欢而散了。
在这个关键的节骨眼儿上,乌克兰“意外介入”了,中国从乌克兰那里,买回了T-10K验证机,而这就是苏-33战斗机的原型机。
乌克兰有经济困境,中国有钱只是要买机器,于是双方合作很愉快,且一直合作都很愉快。
因此,中国直接在T-10K验证机上,迅速启动了仿制和改进工作,并成功研发出歼—15舰载机。
歼—15舰载机填补了中国舰载机的空白,还实现了多项技术突破,这也是为何,那时美国频频点名跟中国密切往来的乌克兰军工单位。
因为中乌之间,在航母、战机等方面有合作外,在导弹技术上,乌克兰也是不吝啬,只要他有,中国愿买,就毫不客气将技术给中国。
如果任由乌克兰给中国提供硬核技术,中国的军事发展越来越厉害,都对美国也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乌克兰对中国输送了各种硬核技术,连美国都忌惮了起来,没成想,中国快速发展后,与乌克兰之间的关系,便渐行渐远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儿?乌克兰是世界上,第六大战略导弹生产国,还有两座洲际导弹生产厂,多年来乌克兰,曾向中国出售了航母、舰载机原型机、燃气轮机等关键技术,其实某种程度上,是在吃老本。
因为在苏联解体后,乌克兰自己的军工产业是一直在逐渐衰退的,导致其部分关键技术领域,没有无法独立维持。
所以只能通过卖技术,卖装备,解决长期面临的经济困境。当中国从乌克兰那里,得到了众多硬核技术之后,就有了大力发展的前提,在经过吸收和自主创新。
中国在军事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逐渐形成了独立完整的军工体系。
最显而易见的,便是中国在航空发动机、舰船制造、导弹技术等领域,已经实现了自主研发和生产,对乌克兰技术的依赖大幅降低。
曾经中国在燃气轮机方面,还做不到完全独立,是在引进了乌克兰的UGT-25000燃气轮机技术被后,经过改造,才实现了最终的国产化,后来应用在了多型驱逐舰上。
中乌互相合作的那一时期,确实是关系亲密,但时间来到了2014年,乌克兰国内的政治局势,发生了严重变化,爆发“广场革命”。
后来因为美国在背后的推波助澜,扶持亲美人士尤先科坐到了乌克兰总统一职,自此,乌克兰就在领导人的带领下,渐渐倾向了西方。
本来跟中国之间的军事技术合作,是双赢的,但其国内民族主义情绪上升,部分政治势力,开始对中国的技术合作,保持了怀疑的态度。
最后,以与中国合作,对其“国家安全”损害为由,乌克兰与中国之间的关系渐行渐远。
在美国的怂恿下, 也限制了乌克兰跟中国的技术合作。为了防止图-160轰炸机等先进装备其流入中国,乌克兰直接将其毁了。
而在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乌克兰的军事工业体系,便受到了严重冲击,大量工厂停产或被毁,军工能力大幅下降。
与此同时,乌克兰在国际上更加依赖西方的支持,进一步限制了其与中国的合作空间。
现如今,眼看美国跟俄罗斯之间,已经开始坐下来谈判了,乌克兰又着急忙慌来找中国,希望能在恢复和平和未来重建等方面,得到中国的帮助。
中国当初确实是从乌克兰那里,得到了众多的硬核技术的支持,这才有了之后,军事技术的大力发展。
但同时,中国在俄乌冲突的问题上, 一直主张的就是对话协商、政治解决。和平才是最终目的,但显然乌克兰是想仗着曾经的交情,来博取同情,但中国客观平衡的立场是不会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