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查询到一篇有关于腰椎间盘突的炎症控制的保守治疗方法的报道,90个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通过积极的炎症控制保守治疗,并且每3个月做一次磁共振检查,以评估治疗后的疗效,最后发现100%的患者在一年内出现了突出的腰椎间盘的吸收现象,同时统计出平均的吸收时间为4.4个月,所有病人最终都避免的手术治疗,这一研究结果正好与当前最新的北美脊柱学会发布的最新指南指出腰椎间盘突出进行手术治疗之前至少进行6个月的保守治疗不谋而合。

急性腰椎间盘突出因为出现神经的卡压,常常表现出现腰腿部疼痛,甚至出现麻木,严重影响日常的生活,对于大多数的腰痛病人,一般可以采用抗炎治疗,物理疗法,康复治疗等保守方法,最终大部分人群还是会得到满意的效果,但是仍有可能因为每个个体不同而出现一定程度的差异性,当然手术治疗也是一种干预的方法,并且可以达到一定的短期疗效,可是长期的结果还是不那么令人信服。

出现急性突出后,人体自身会启动一系列的炎症过程,突出的椎间盘会引发一系列的细胞事件,比如炎症细胞的聚集,各种炎症因子释放,基质的降解等等,这些过程都是为了一个目标:让突出的椎间盘吸收。但矛盾的是目前我们使用的各种抗炎的药物可能对人体自身的炎症机制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对人体的肝肾,心血管系统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最终反而出现其他的各种并发症,所以探索出一个炎症的控制保守治疗方法,并能加快人体自身的炎症吸收机制才是万全之策。

从1986年Teplick和Haskin首次报道观察到突出的腰椎间盘突是会吸收的,从那以后许多的研究表明突出的椎间盘在不需要手术的情况下可以有自发的重吸收情况,自行会改善腰腿痛的症状,这个过程被认为是通过人体自身的炎症反应的控制来实现的。
目前这个研究团队基于之前的研究基础,提出了一个新的治疗方法,其中包括加巴喷丁药物的使用,连续的针灸治疗,所有的患者都没有使用激素类药物。最后通过一系列的磁共振检查结果进行评估。最后表明:椎间盘突出的大小程度与最终的恢复时间没有相关性,也就是说不管突出多少,最终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所需要的时间是不相关的,所有的病人都出现了吸收现象,比之前报道的66.7%的重吸收率高,而且也统计出了平均的吸收时间是4.4个月。虽然这个研究结果非常激动人心,但是也是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存在着安慰剂效应,缺乏相应的对照组,特别对于疼痛时间长期3个月的患者可能会导致疼痛慢性化的风险等等。

尽管目前还没有对其治疗方案有大范围的临床研究,但是该研究的结果对于我们认识人体椎间盘突出有自然吸收的可能性有了更加坚定的信心。这个研究结果也直接挑战了当前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治疗方案。同时提出了保守治疗的方法可能比传统的激进方法更具有优势和长期疗效,可以说是对于腰椎间盘突出治疗的新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