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平安有“法”,“政”在行动!近年来,惠州大亚湾平安建设成绩斐然,连续9年获评平安建设综治工作优秀县区,政法系统涌现出一批实绩突出、公认度高的亮点工作和榜样人物。为此,2022年大亚湾区委政法委继《平安故事汇》后再次推出《政法故事汇》系列,讲好政法故事、传递法治精神,推进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
“现在开庭!”
在一声清脆的法槌声音后响起稚嫩但坚定的声音。
一场以真实案件为蓝本的模拟法庭庭审活动在大亚湾法院刑事审判庭举行,与以往不同的是,澳头实验学校12名中学生分别扮演审判长、人民陪审员、公诉人、辩护人、被告人、法定代理人和法警等角色,高度还原一起贩卖毒品案件审理过程。作为本次“模拟法庭”的“导演”之一,房耀庆在孩子们身上,仿佛看到少年的自己!
房耀庆,1984年出生,大亚湾区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自2006年进入政法系统十多年来,一直深耕于刑事诉讼领域。他是大亚湾区人民法院的业务骨干和先进典型,为大亚湾区刑事审判工作的开展,付出了大量的辛劳和汗水。他把“办铁案、出精品”作为审判工作的不懈追求,心怀“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理想,坚持公正司法,务求使所办理的大小案件都能经得起法律的衡量、社会的评价和历史的检验。
非科班、办公室的长明灯和一人多高的案卷
大学毕业那年,房耀庆通过公务员招考进入和平县检察院工作。在担任书记员期间,他接触到形形色色的刑事案件,对法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于大学主修计算机专业,属于法律的门外汉,他利用业余时间努力自学法律知识通过了司法考试,并在2011年通过选调考试进入大亚湾区法院,成为了一名刑事法官。
“刑事审判,直接关系到公民的自由和生命,马虎不得!”从检察官“跨界”到刑事法官,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房耀庆努力克服团队管理与职业转换、身份转变带来的“陌生感”,加大理论学习与司法实践力度,快速进入刑事审判技能提升成长期,逐渐由“刑事小白”成长为业务骨干。在岗位上的11年里,他多次参与院内大案要案的审判工作,成为大亚湾法院刑事审判工作的中坚力量。
2020年,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进入收官之年。2020年11月底,上级法院指定大亚湾法院审理一宗涉黑恶案件。该案涉及近二十起违法犯罪事实,涉及范围大,涉案人数多,犯罪时间跨度长,案情错综复杂,仅案卷就有100多卷。
繁重的审判任务落在房耀庆身上。由于人员少、时间紧、压力大,他争分夺秒地查阅案卷材料,吃透案情,检索案例和相关法律法规,厘清裁判思路。尤其到了案件攻坚期,他慎之又慎,将案卷一页页认真审阅,证据材料一项项仔细比对,对案情逐项抽丝剥茧,加班到深夜是常态。
“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但我们必须厘清每一个事实证据,既不能漏判误判,也不能造成冤假错案,才能体现法律的公平与正义。”
桌前案卷堆积成山,办公室灯总是亮到很晚……这样忙碌、高压工作状态持续了大半年,2020年12月底,房耀庆如期完成案件的审判工作,判决书近三百页,厚如一本书。
自2018年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大亚湾区法院共受理涉黑恶案件14宗,房耀庆作为专项小组的成员,承担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大量工作,其承办、参审了涉黑恶案件多达13宗,均在专项斗争收官之前办结。
“那段时间审判案件的卷宗,如果叠起来,比他的身高还要高!”同事对他的敬业精神钦佩有加。
1天结案、高院点赞和婚内强奸的缓刑
“大案”要办牢,“小案”不轻视。“对于大案,要办成经得起时间检验的铁案;对于涉民生利益的‘小案’,我们更不能轻视!”这是房耀庆对自己的“铁律”。
2020年年初,正值国内疫情严峻时期,市面上“一罩难求”,不法分子发现“商机”,想趁此混水摸鱼,赚取不义之财。
被告人周某某在网上发布了一则出售口罩的信息,市民杨某、金某某买口罩心切,先后向其转账了3千余元用于购买口罩。支付完成后,却不见任何回音,他们才意识到上当受骗。案件诉至大亚湾法院,审理任务落到房耀庆身上。
考虑到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被告人利用民众的紧张情绪实施诈骗,社会影响较为恶劣,必须及时予以审理,以法律手段对犯罪行为进行严惩,才能以儆效尤。查阅案卷后,房耀庆决定当天开庭,当庭宣判:周某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并处罚金三千元,并被责令退赔被害人的损失。案件从立案到结案,仅用了1天时间,快速及时地回应了民众关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得到了广东省高院肯定。
在房耀庆审理的一起婚内强奸案,也充分展现了他如何娴熟运用法理情捍卫公平正义,让审判更有温度。
卷宗显示,该案夫妻因感情不和长期处于分居状态,但并未离婚。一次,丈夫来到妻子住处,不顾女方反抗,强行与其发生性关系。
应该如何妥善审理这起案件?房耀庆陷入沉思:从强奸罪的犯罪构成看,男方在婚姻关系非正常存续期间,违背妇女意志,采取暴力手段强行与女方发生了性关系,严重侵害了女方人身权利和性自主决定权,应构成强奸罪。但是,男女双方关系特殊,是夫妻关系。婚内强奸是一个关乎法律也关乎人伦的大命题,处理不慎便会产生负面的社会效果。
考虑到男方认罪悔罪,女方也谅解了男方,法庭最终判处男方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为何作出这样的判决?房耀庆表示,如果男方知错就改,则无异于是对男方的挽救,甚至可能促进其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和谐。如果男方不思悔改,则缓刑将会被撤销,男方也将面临牢狱之灾,无异于悬在男方的达克摩斯之剑。该案的审理,既发挥了刑法打击威慑犯罪的作用,又体现了柔性执法,取得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饮料掺毒计重难题、非典型案例典型判法与想成为父亲的女儿
我国对于毒品犯罪的打击向来是相当严厉的。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新型毒品犯罪,对法官审理案件提出了新的挑战。
2018年6月初,被告人朱某安等人为牟取更大利益,多次将毒品“γ-羟丁酸”掺入冰糖雪梨饮料,卖给吸毒人员从中获利。毒品犯罪中,毒品重量的认定是量刑的关键。该案中,冰糖雪梨含有毒品这是无可置疑的,但若以扣押的整箱“冰糖雪梨”的重量认定毒品重量,量刑结果显然过重。房耀庆翻阅了相关案例,最终以饮料中所掺“γ-羟丁酸”的重量认定毒品重量,结合多次贩卖毒品这一情节,认定其犯罪行为“情节严重”,判处四名被告人三年至四年二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三万元至五万元不等的罚金。该次审判结果,既精准打击了犯罪,惩治了相关被告人,又不致量刑畸重,维护了司法权威。该案还入选了2020年广东省高院发布的严惩毒品犯罪典型案例。
“司法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屏障,只有坚持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才能把每一个案件都办成铁案。”房耀庆如是说。
面对新型疑难案件,房耀庆总是迎难而上,不懈钻研、大胆探索,把疑难复杂案件转变成为自己业务精进的台阶,使各种难案、繁案的审判有理有据,依法依规,由他经手的许多案件成为了典型案例。如他主审的被告人周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被告人罗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分别被广东人社厅评为2015年、2016年广东十大欠薪典型案例,其主审的被告人彭某过失致人死亡、梁某重大责任事故案被国家法官学院选编中国法院2018年度案例。
房耀庆工作十分繁忙,难免疏于对家庭的照顾,但这不影响他与家人的关系。为支持丈夫全身心投入工作,妻子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主动承担家务、照顾老人、教育小孩,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工作之余,房耀庆尽可能把时间留给家人,带娃、下厨、陪伴父母,闲暇时看看杂志、养养花草,陶冶情操。年底清案攻坚阶段,加班成为常态,有时女儿陪他加班,在单位写作业,也让他心生亏欠。欣慰的是,女儿并没有抱怨——
“我长大了也要做一名法官!”在法官爸爸的影响下,女儿心里早已埋下了法律的种子。
End
来源:区委政法委
通讯员:李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