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李梅今年71岁,退休前是河南老家一所小学的语文老师。
我和老伴育有一个独生女儿名叫小雨。
老伴早些年因病去世,留下我和女儿相依为命。
女儿大学毕业后,远嫁到了外省的一个城市,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
而我则选择留在河南老家,守着这方土地和回忆。
去年春节前夕小雨打电话来说:“妈今年您早点来吧,咱们一起过个团圆年。”
我听着电话那头女儿的声音,心里暖洋洋的,满口答应了下来。
我知道女儿是想我了,而我也何尝不想她呢?
于是我收拾了几件换洗衣物和家乡的特产,踏上了前往女儿家的旅程。
高铁上我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风景,心里五味杂陈。
既期待与女儿的重逢,又担心与亲家的相处。
毕竟远嫁的女儿在婆家总是有些不易,我怕自己去了会给女儿添麻烦。
但转念一想女儿是我的全部,只要能和她在一起哪怕只是短暂的相聚也是值得的。
经过十多个小时的颠簸,我终于到达了女儿所在的城市。
女儿和女婿早早地等在车站,看到我时女婿热情地接过行李,女儿则紧紧地抱住了我,眼眶泛红。
那一刻所有的疲惫和担忧都烟消云散了。
到了女儿家亲家和亲家母也在。
亲家母表面上客气地招呼我坐下,但眼神里却透着一丝冷漠和疏离。
我心里明白这种远嫁的家庭关系总是有些微妙,但我依然努力想要融入其中。
接下来的几天里,女儿和女婿对我照顾得无微不至,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但亲家和亲家母的态度却始终让我有些不自在。
亲家母总是挑剔我做的饭菜不合口味,或者说我带来的特产太土气。
我尽量忍着不想给女儿添乱,但心里的委屈却像潮水一样涌来。
有一天晚上亲家母在饭桌上说:“小雨啊你看你妈来了这么多天,也没怎么出去逛逛。明天我正好有空,带她去附近的商场转转吧。”
我听着这话心里既感激又有些忐忑。
感激的是亲家母终于愿意主动和我相处,忐忑的是我不知道这次“逛街”会不会又变成一场无声的较量。
第二天亲家母带着我去了商场。
一路上她不停地指指点点,说这个太贵那个不值。
我默默地跟在后面,尽量保持微笑。
到了商场里她更是挑剔得不得了,一会儿说这个衣服颜色不适合我,一会儿说那个鞋子款式太老气。
我终于忍不住了轻声说:“亲家母我自己看看吧,您去忙您的吧。”
她愣了一下然后尴尬地笑了笑说:“那好吧你自己逛逛吧。”
从那天起我和亲家母的关系就更加疏远了。
女儿看出了我的不开心,晚上悄悄地问我:“妈是不是和妈相处得不太好啊?”
我叹了口气说:“没事,妈就是不太习惯这里的生活。你不用担心我。”
女儿听了眼里闪过一丝愧疚和无奈。
在女儿家住了七天后,我决定回家了。
临走前女儿红着眼睛拉着我的手说:“妈对不起,让您受委屈了。”
我摇了摇头说:“傻孩子,妈知道你的难处。只要你过得好妈就心满意足了。”
说完我转身踏上了回家的路。
今年春节前夕,女儿又打电话来邀请我去她家过年。
我听着电话那头女儿期盼的声音,心里有些犹豫。
我知道女儿想我,但我也怕再次面对那种无助和尴尬。
最终我深吸一口气,说:“小雨啊妈今年就不去了。你一个人在家照顾好自己和孩子就行。妈在家也挺好的,有老邻居们陪着。”
女儿听了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妈那您要保重身体啊。”
我笑着说:“放心吧妈知道。”
挂了电话后我坐在沙发上发呆。
看着窗外熙熙攘攘的人群和远处绽放的烟花,我心里五味杂陈。
我知道远嫁的女儿有她的不易和无奈,而我也有我的坚持和尊严。
虽然今年一个人过年会有些孤单,但我相信只要女儿幸福就足够了。
至于那些家庭矛盾和纷争,就让它随风而去吧。
毕竟生活还在继续而我们也要学会放下学会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