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未散心坦然,穷游如诗砥砺行——为了孩子,读万卷书亦行万里路

鸿雁观察员 2023-02-16 19:38:06

三年疫情,海南三亚,我来了。不见了春节的喧嚣,但有了悠闲的雅趣!我一直觉得旅游,不一定大吃大喝,富人行穷人也行!只要现实点拿出点勇气拿出点时间节省点金钱,游的潇洒游的智慧游的有道德!很多在家里和孩子之间不能解决的问题,往往在旅游中迎刃而解。

在古代,因三亚远离帝京,孤悬海外,一直被认为是边陲蛮荒的“天涯海角”,长期被作为贬谪罪臣的流放之地。被贬来此的官吏与文人,但见沧海茫茫,进退无路,难免悲从中来,望洋兴叹。天涯海角之称,便由此而来。古往今来,无数被贬谪至此的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他们的踪迹,倾吐着他们颠沛流离的命运。唐代宰相李德裕感慨此处“一去一万里,千之千不还”,宋朝大臣胡诠哀叹“区区万里天涯路,野草如烟正断魂”……就连大文学家苏轼也曾被贬戍至此。如今天涯海角景区的怀苏亭就是历史的见证。现如今却成为了海南必来的旅游胜地之一,其中缘由不必说,想必大家也是知道的……

中国文化史上,苏轼可谓是一位传奇色彩最多的历史人物,他不仅能看轻一切人生坎坷淡然处世,还能将他内心的那些悲伤与不甘,都换化成诗并淡然处之,如果要用一首词来回顾苏轼的一生,我觉得一定是下面这一首:“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纵观他几十年的官海人生,失意坎坷,大起大落,一生多次被贬,并且愈贬愈远,最远的地方就是现今海南的儋州,从古至今流传这样一句话:“一去一万里,千知千不还。”想当年,苏轼在儋州,不仅没有魂归海南,还留下千古芳名。他把儋州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在海南的三年间,他向当地百姓学习栽种、酿酒、作墨,过着自种自食的田园生活;他与文人雅士饮酒话诗,写下大量诗文;他传教授业,海南人士多仰慕随学,学生姜君弼“白袍瑞合破天荒”成为海南第一位考中举人者。苏东坡推动海南文明进程,是泽被后世的一代宗师。

苏轼曾对自己的一生作过总结: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苏轼的才,我和孩子望尘莫及。但要学习苏轼人生起落之时坦然面对的心境!永远积极向上的信念!学习很苦很累,如何在学习中化烦恼为力量,化腐朽为神奇,才是我们小穷家子生存的法则与力量!裁不虚此行!我爱三亚,也爱大连,更爱🇨🇳

0 阅读:0

鸿雁观察员

简介:不忘初心,无愧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