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毛主席就是那金色的太阳”
这首歌是那么的耳熟能详,但是就在今天这首歌的首唱者雍西老师因病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一颗文艺圈的巨星就此陨落。
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的老艺术家在离我们远去,很多人一直到雍西老师去世才知道,这位大名鼎鼎的艺术家还是韩红的母亲。
真的是有其母必有其女,母亲作为国宝级的艺术家,女儿也是如今响当当的人物,雍喜作为一个工人出身的明星,她的经历值得我们学习。
老艺术家的诞生
作为雍西老师的女儿,韩红目前已经对这件事做出了回应,她表示自己将遵循母亲的遗愿,不会搭建灵堂也不会举办告别仪式。
作为一个曾经的工人,雍西将节俭刻进了骨子里,作为一个出生于1946年的藏族人,雍西从小就喜欢唱歌跳舞。
或许这就是藏族人的天性,即便在被服厂里工作也没有磨灭她的这份爱好,所以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雍西在1963年被选入了拉萨市的歌舞团。
从此以后她就和歌舞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歌舞团里因为音色好汉语好,她被派往中央音乐学院深造,并且还获得了一个别人梦寐以求的机会。
那就是给伟大的领袖毛主席献唱歌曲《北京的金山上》,一首歌直接让雍西红遍大江南北,因为表现太过出色,所以当她第二次演唱这首歌的时候,还得到了主席和总理的接见。
难以想象当时的雍西老师得有多么的激动,在那个年代能够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接见,说出去不知道要让多少人羡慕。
当时毛主席耐心的询问雍西的歌是跟谁学的,还问了雍西的年纪,主席可能觉得她这个年纪竟然能演唱出如此优秀的作品。
面对主席的问询雍西一一进行了回答,她表示自己唱歌是跟着喇叭学的,简单来说就是喇叭放什么她唱什么,这是多么恐怖的一个学习能力啊。
当雍西老师的名气越来越大,《北京的金山上》这首歌也随着她传遍了祖国各地,她参加的重要演出也越来越多,有时候很多重要的外事演出都需要她来坐镇。
或许是老天嫉妒这样一个优秀的女人,在1977年雍西的丈夫在演出的途中亡故,她不得已放下了自己的演出开始料理丈夫的后事。
就这样过了一年,此后的第二年雍西北派去上海音乐学院进行深造,她结合了中央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两者的特长,让自己的歌唱水平再次登上了一个台阶。
她不光会唱歌,还很擅长将合适的作品安排给合适的人,《一个妈妈的女儿》这首歌不知道有没有人听过。
这首歌当初据说是找到了雍西来演唱,但是她经过一番思考后认为当时一个叫阿金的人来唱更加的合适。
结果当这首歌交给对方之后,阿金经过一番打磨后果然获得了无数人的喜爱。由此可见雍西老师并不仅仅是一个艺术家,更是一个伯乐。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上一次看到雍西老师还是在两年前,在2023年的12月24日,她参加了韩红的个人演唱会,并且和自己的女儿一起演唱了那首最经典的曲目。
老艺术家的陨落
从当时来看雍西老师的身体似乎还非常的健康,哪怕和韩红飙高音也都一点不虚,看着她慈祥的面容很多人都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母亲。
这就是一个艺术家身上散发出的感染力,雍西出生于普通家庭自然知道普通人的苦,所以对于韩红一直进行的慈善事业也是非常的支持。
眼下很多人都表示自己捐款只捐给韩红的基金会,并不是说其他的基金会不好,而是在每一次天灾面前总是能看到韩红冲锋在前的身影。
这相当于给人们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不过那时的雍西虽然歌声嘹亮但没有人能想到两年后她竟然会离我们而去。
78岁对于现在来说并不是一个太大的年纪,也许是曾经的那些困苦日子让她的身体出了问题,也可能单纯的是被病魔嫉妒。
毕竟没有人能知道明天来的是意外还是惊喜,很多网友一直到雍西离世才发现原来韩红竟然是她的女儿。
怪不得两个人的演唱风格和嗓音都如此的相近,或许这就是与生俱来的传承吧,其实在这对母女之前还曾经出现过一段隔阂。
因为在韩红小的时候母亲非常的忙碌再加上父亲去世的早,虽有母亲后来改嫁了,为此母亲和韩红之间出现了嫌隙。
所以我们能看到韩红和自己奶奶的关系非常好,因为根据韩红所说她从小是奶奶带大的,在韩红的奶奶离世后韩红用了三年的时间才走了出来。
因为雍西老师对于韩红来说虽然是母亲,但是缺少了对韩红的爱,韩红感谢母亲的生养之恩,但内心更亲近的可能还是自己的奶奶吧。
如今成年以后的韩红早已和母亲达成了和解,毕竟是血脉相连的亲人,用韩红自己的话来说那就是“亲不亲近都是亲妈”,短短八个字里包含了诸多辛酸苦辣。
其实韩红是幸福的,她有一个优秀的母亲和一个爱她的奶奶,如今本人也功成名就堪称是国宝级的歌手。
如今奶奶和妈妈都离她而去,想必韩红的内心必然是孤独的,让我们祝愿这位老艺术家在另一个世界能够安好。
尾声
越来越多的老艺术家离我们而去,意味着过去的那个时代将要慢慢的画上句号了,未来的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是属于那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的。
希望我们所有的年轻人都能拥有像雍西老师一样的才华,韩红一样的爱心,有了这些再加上一些努力,未来的世界必然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怀念雍西老师,您的歌声将会永远在我们的耳边回荡,您的事迹将成为无数人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