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餐网推出了“中国餐饮城市行”系列活动,走访各大城市的餐饮市场,与当地餐饮人深入交流,多维度、多形式展现各地美食文化与餐饮市场真实面貌,以期助燃城市烟火气,刻画鲜活的中国餐饮地图。
花城广州是“中国餐饮城市行”的第一站。在繁花绽满羊城之际,红餐网深入一线走访了七大商圈、社区,呈现广州餐饮在复苏之春的生态。
本文由红餐网(ID:hongcan18)原创首发,作者:红餐编辑部,编辑:洪君。
“广州以不到全国千分之一的土地面积,产生全国近1/50的餐饮消费总量。”近日,广州市商务局局长洪谦在一场峰会上如是说道。
今年开春以来,广州各大美食商圈的排队盛况频登热搜榜。近日,红餐编辑部也深入一线走访了各大商圈,发现历经三年挑战后,广州餐饮市场确实依然保持着韧性,正在快速复苏中。
西华路:“平靓正”燃起烟火气
早上八点,广州大街小巷车水马龙,西华路也与城市一同醒来,大大小小的食肆坐满了吃早餐的街坊。西华路本是街坊们日常吃饭的食街,得益于过硬的口碑,近几年逐渐成为老饕到广州必打卡的代表性食街之一。
△早上9时许,街坊们扎堆吃早餐
整条街全长不到2公里,没有统一运营的购物中心和大型旅游景点,餐饮生态自由生长,却又形成了相对统一的西关特色。几十年来,无论外面的市场如何变化,西华路的商家们始终将“平靓正”(便宜又好吃)作为最大的卖点,使得这里的烟火气经久不衰。
石磨肠粉、布拉肠(粉)、猪肠粉、捞河粉、汤河粉、濑粉……各式各样的粉面店,是西华路餐饮业态最大的特色。
△早餐时间,阿姨们忙着制作肠粉
荔林食店是这里的一家“网红店,它被贴上“网红”标签,大抵是因为每天的排队盛况。即使是2022年疫情影响下,这家小店在工作日的午市依旧大排长队,今年餐饮普遍迎来复苏,其周末更是一位难求。
荔林的产品主要为海鲜、猪杂等各类新鲜食材作制作的粉面、生滚粥,常光顾的老饕往往不会根据菜单来点菜,而是挑选自己想吃的几样食材,再配以粉、面、粥打底。这也是广州许多餐饮店隐藏的“点菜秘诀”。广州饮食文化讲究一个“鲜”,在不少老店、大排档中,食客往往会挑几味新鲜食材,再指定烹制方式,老板往往需要样样精通。
△成为网红后,西华路许多餐厅都要排队
和荔林食店一样,西华路上很多餐饮店都有些年头了,早已成为当地生活的一部分。芳记小食店也是一家老字号,店里的一碟肠粉至今仍只卖10元左右,哪怕是工作日的早上也依然坐满顾客,周末同样一位难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