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强无疑是新中国最特殊的一个战犯,因为,他与中共的大佬几乎都有关系。
先是毛主席,文强与毛主席的母亲是亲戚,毛主席的母亲正是姓文。文强曾在自己的口述自传中这样写:毛泽东开始认识我时,我就跟他抬杠子,后来我跟他抬杠子非常之多,一直跟他抬到底,我们之间并无约束。两个人因为是亲戚,比文强大14岁的毛主席因为家里较为贫困,到长沙读书时,经常去文家。两个人则以表兄弟相称。而文强与毛主席的小弟毛泽覃关系也很好,而且两个人还是中学同学。1925年时,文强和毛泽覃还一块儿前往广州报考了著名的黄埔军校。不过结果却截然不同:文强以第3名的成绩考进了黄埔4期,而毛泽覃不幸没被录取,这才去了毛主席的农民运动讲习所。
而考入黄埔军校第4期的除了文强之外,还有周恩来的弟弟周恩寿。也因此,文强和周恩寿也是同学,并通过周恩寿结识了周恩来。正是因为这层关系,周恩来和邓颖超在广州举办婚礼的时候,文强也参加了。作为名将荟萃的黄埔军校,文强的同学中名将很多,比如,林彪就是其中的一个。林彪也是黄埔4期的,不过在学校时,文强是林彪的班长。最有趣的是,文强和林彪还打过架,刚入学后不久,因为不熟悉,林彪曾造成过一次枪支走火事件,两人因此打了一架。两个人的关系,因此别扭了不短的时间。两个人的渊源不仅如此,1927年大革命失败之后,八一南昌起义爆发。当时,文强担任贺龙的20军第3师特务连少校连长。而林彪则是上尉连长,两人一起参加了南昌起义。
也因为这段共同参加起义的革命经历,使两个人的矛盾最终化解。同样因为这段历史渊源,1948年淮海战役爆发之后,时任徐州剿总前线指挥部中将副参谋长的文强,接到了此时远在东北的林彪的一封信。在这封信中,林彪劝文强放下武器,弃暗投明,但是,倔强的文强并没有听,文强因此成了俘虏,并在其后进入了战犯管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