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65军一位团政委对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野营拉练的回忆

塞北神剑 2024-08-09 10:40:40

作者:傅献山

原579团政委傅献山

每当听到著名军旅歌唱家马玉涛演唱的《看见你们格外亲》这首歌,我激动的心情总是难以平静,不仅是因为这支歌旋律优美,歌词纯朴,唱腔大气,更令人欣喜的是这首歌的创作来源,出自于我26年日夜守卫的第二故乡,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战海乡阿不太沟。由此引发了我对当年野营拉练往事的回忆。今年是老人家关于野营训练的11.24批示签发54周年,适逢建军97周年,特以此文与大家共同回顾那段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

刚拍的阿不太沟村标志牌

一、野营拉练前奏曲

1969年3月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结束后,我们作为驻守华北护卫京幾的一线部队,提高了战备等级,全团坚持每月进行一次小型拉练和战备检验。部队由宣化营区出发分别经过城西柳川河大桥沿上八里、下八里、宋家庄、至榆林堡;出宣化北门经四方台、西望山至人头山村等几个不同方向,在带有作战背景的情况下,进行全副武装实兵演练,仅1969年半年多时间就组织拉动了16次。提高了部队的战备观念,确保一声令下,能够立即出动。1969年8月25日,根据上级命令,北线部队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占领预设阵地。全团分散在80多个生产、施工和执勤点上的分队,接到命令后立即迅速收拢,连夜开赴张北县狼窝沟一带地域,构筑工事进行国防施工,开展了阵地练兵活动。

1970年2月3日,老人家在总参呈报的新疆、沈阳、济南军区关于野营拉练的报告上批示"这样训练好",同年11月24日,在北京卫戍区野营拉练的报告上再次强调"如再不这样训练,就会变成老爷兵了"。于是全军规模的野营拉练拉开了帷幕。

本图片由李云提供,付鸿波 摄

1970年11月,我被任命为一连四排长仅一个多月,有幸参加了全军首次千里野营拉练。根据我团进入阵地后担负国防施工,和作战值班任务的实际情况,团里经研究,做出了自1970年12月上旬至1971年2月底,部队分两批实施野营拉练的计划。指导思想是:结合作战任务,围绕依托阵地,适应作战特点,坚持从难、从严、从实战需要出发的方针,通过野营拉练,全面锤炼摔打部队。以达到熟悉作战地域内地形道路,密切军政军民关系,发扬我军光荣传统,增强官兵团结,全面提高部队战斗力之目的。在此基础上,制定出野营拉练实施计划,确定了途经张家口市、宣化、崇礼、赤城、张北四县一市的行军路线。

傅政委陪同军区司令员王成斌、参谋长黄云桥检查579团野营拉练阵地伪装情况

二、野营拉练准备工作

野营拉练是部队的一项重大军事行动,无论是在六十年代的骡马化时期,还是在现代化条件下,尤其是在塞北高原的严冬季节,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是搞好野营拉练的前提。为此全团上下必须进行周密细致的全面准备。

(一)健全组织。分别成立了领导指挥组、宣传鼓动组、群众工作组、后勤保障组,设立了收容救护队。

(二)深入动员。大讲我团老前辈,在战争年代敌强我弱的条件下,发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和连续作战的作风,擅打运动战,用一双铁脚板和敌人的汽车轮子赛跑的故事。比如在1947年10月的清风店战役中,全团在徐水与敌激战三天的情况下,奉命挥师南下,昼夜兼程急行军240里奔袭清风店,与友军协同作战,全歼国民党第三军,生俘敌军长罗历戎,全团荣立大功,我们一连被纵队授予"魏成科英雄连"称号并荣立大功。又于1948年2月22日在北风呼啸,大雪纷飞的恶劣气候条件下,全团由鸡呜驿西八里出发,风雪300里西进大同,经三昼强行军按时到达指定位置,立即投入战斗取得了胜利。通过教育动员极大地鼓舞了部队士气。

(三)明确规定有关事项。为使参加野营拉练的部队统一行动,依据条令条例,结合实际情况,对有关事项做出了具体规定。

1、冬季步兵单兵战斗着装携行标准:个人手中武器(正副班长56式冲锋枪,战土半自动步枪)、每人4枚手榴弹、战备镐锹1件、被褥、皮大衣、绒衣冬外罩、床单、高腰胶鞋、大头靴、水壶、挎包、脸盆、米袋(内装个人四天口粮6斤)。按此标准着装,每个士兵人均携行量在65斤以上,另外每个步兵班还要携带一箱56式步机弹(720发重10公斤)。

傅政委陪同军区任风杰副主任检查579团拉练准备工作

2、行军速度规定标准

——正常行军速度为每小时4至5公里,日行程60一80华里。

——急行军要求跑步前进,每小时速度10公里。

——强行军是在极端条件或紧急情况下的长时间高速行军,日行程50公里以上。

3、对干部行军的携行规定

——根据作战训练需要,团职干部可以乘坐指挥车。

——为便于指挥,步兵营长、教导员在训练、作战演习中可以乘马。

——连长、指导员行军作战演习时,只背个人简易背包,佩带手枪、望远镜。

副连职以下干部佩带手枪,其他携带物资和行军方式与士兵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规定并不是支持领导干部搞特殊化,而是为各级指挥员放开手脚全身心投入作战训练,创造有利条件。

拉练途中,傅政委与团毕主任、冯副参谋长留影

三、略说走、打、吃、住、联

走——是野营拉练的重头戏,是步兵的强项,也是我军战胜敌人的传家宝。仅以我团解放战争为例,昼夜兼程急行军240里奔袭清风店、三天三夜风雪300里西进大同、千里长途跋涉进军宁厦剿匪建政,在我团我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我军这项传统优势有所减弱。通过千里野营,练思想、练作风、练战术、练技术,在近似实战的条件下摔打部队,是强身固本的有效途径。

团、营、连三级首长以身作则,为人表率。石翠岩政委有车不坐,和我连官兵一起行军,调查了解官兵思想情况,极大地鼓舞了部队士气。营首长分头下到连队摸情况搞调研,孙教导员在行军途中召开党小组长飞行会,以这种方式对基层干部搞传帮带。各连队根据行军中出现的情况,及时召开诸葛亮会研究对策。用集体的智慧,总结出了冰雪路段行军,防滑防摔的预防措施:行军时上身微曲,掌握好中心平衡,双脚呈外八字走企鹅步,用一只手抓紧枪背带,另一只手随时做好撑地的防护准备;研究了预防双脚打泡的有效方法,行军不宜穿新鞋,要穿平时合脚舒服的半新鞋,尽量不穿厚布袜子,穿有弹性的线袜;行军途中要及时清除进入鞋内的砂石和其它异物。这些行之有效的常识,大幅降低了人员脚底打泡率。

当时还有一件趣事,官兵们穿的肥大宽松的大裤头,平时还可以,行军中出汗以后,顺着裤腿往上窜,勒得腹股沟难受,严重防碍行军,到达宿营地后,有些老兵干脆脱掉裤头,光腚穿衬裤,有些爱面子同志,把裤头两边剪成开放式布裙,有效解决了裤头勒裆问题。部队在行军开进中,根据上级发出的敌情通报,还分别进行了防空、防炮、防原子化学武器等科目训练。遭敌炮火拦阻时,拉大距离快速通过炮火封锁区,受敌人生化武器袭击时,立即穿戴防毒面具,利用风镜、口罩毛巾等器材进行个人防护。开进途中遭遇敌机空袭时迅速散开,利用地形地物进行隐蔽。轻重机枪射手要依托有利地形,集火对空射击,打击低空飞行的敌机。

打——走是为了打,消灭敌人、保存自已,是作战的基本原则。行军的目的就是为了捕捉战机,夺取战斗主动权。这项科目的训练重点是各级指挥员。预设了与敌人打遭遇战、和围歼空降着陆立足未稳之敌的作战方案。打遭遇战依然要贯彻刘伯承元帅"狭路相逢勇者胜"的作战原则,猛打、猛冲、猛追。打空降着陆之敌重点突出一个"快"字,做到发现敌情快、发起冲击快、分割围歼快。部队主要是根据指挥员的命令,演练作战队形,协调战术动作。

拉练途中,傅政委与团毕主任、张副主任留影

吃——吃饭是野营拉练中的难点,也是急待各级着力研究解决的问题。七十年代初国家的财力还不充裕,基层连队官兵,每人每日伙食费4角3分钱。国家还没有条件为全军所有部队提供罐头和压缩干粮等食品。更没有能力为部队装备野战行军炊事车。特别是我们驻守塞外坝上的部队,在滴水成冰、地冻三尺的高寒地区,不具备室外野炊做饭条件。要靠炊事班借用农村老乡家的锅灶做饭,在一小时大休息时间内,做好一菜、一饭、一汤,饭后继续赶路行军。为了减缓饮事班的工作压力,不少连队实行了分班做饭。七十年代初,坝头一带的气候比现在冷的多,一、二月份平均在零下30度以上。张北、崇礼、赤城三县交界处的桦皮岭,海拨2128米,当地广泛流传着"天下十三省,冷不过桦皮岭"的民谣,军用水壶尽管包着棉外套,壶水虽没冻透,但壶口已被冰堵,官兵们仰着脖子,水也喝不到嘴里。后来有的老兵悄悄地在水壶里装上酒,疲乏劳累时偷偷地抿两口,干部发现后也默不作声。

行军间隙,傅政委给干部讲话,要求组织好各营连拉练演习。

住——1970年野营拉练我们面临的不利因素。一是正值严冬季节天气寒冷,不利于部队演习训练;二是拉练途经地区村落稀疏,居民住户少,部队借宿民房困难;三是途经地域多是贫困区,人民生活艰苦,对部队遵守群众纪律提出了更高要求。有利条件是地方各级政府拥军热情高,人民群众朴实善良,对人民子弟兵感情深。特别是我团建团根据地附近的乡亲们,更是热切盼望解放军的到来。

军民鱼水情

按照以往驻训"走一路红一线,住一村红一片"的做法,我们每到一处宿营地,不顾长途行军的劳累,放下背包马上就为村庄美化环境,清扫街道,堆方柴草,帮房东和烈军属整理院落,为民众理发看病。人民群众兴奋地奔走相告"当年老四十团的亲人们又回来啦!"建团根据地赤城前孤山村的民众,由于战争年代人民群众与我团的老前辈同吃一锅饭,同睡一条炕,同点一灯油,军民一家同生死共患难,结下了世代不忘的鱼水深情,今天他们看到了老四十团的新一代,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溢于言表。我们借住的房东大哥夫妇,40出头有两个孩子,他们把自家的房子腾出来,带着孩子去亲戚家挤着住。端出自己腌的咸菜,捧出炒好的大豆,把平时舍不得吃,过年时才吃的油糕端给我们吃。怕我们晚上睡觉冷,每天晚上房东大哥亲自来给我们烧炕,为延长保温时间,亲自为我们关好烟道抽风插板。乡亲们对子弟兵的一片深情,使我们的心灵受到了鼓舞和震憾。为召开建团28周年庆祝大会,在前孤山村五天驻训期间,我们每天都被这种热烈而真诚的氛围感动着!使我真正理解了老人家"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深刻含义。

联——通信联络,是部队作战指挥的神经系统,无论作战或是在平时都非常重要。六、七十年代,通信手段方式还比较落后。团对营主要靠一部15瓦电台,和有线电话来保障。营对连的连络主要靠有线电话和运动通信。连队范围的联络方式基本由旗语、音响和运动通信来保障。从这个角度说,最辛苦的当属有线通信兵,指挥所的开设、转移、撤出全靠架线兵。他们比步兵走得路远受得累大。步兵连队的通信员、司号员平时被视为闲人,拉练中吹军号、打旗语,传达命令,忙得不可开交。

行军传递口令,是野营训练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部队官兵来自祖国四面八方,多数不会讲普通话,方言土语多种多样,还有个别少数民族战士,普通话都听不明白。在夜间行军传递口令,闹出不少笑话。把"前面发现两个人"传成了"前面发现两个营";把"向后传,快跟上!"最终变成了"向后传,快要凉!”由此可见推广普通话,学习军语多么重要。有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提醒各级指挥员和部队引起高度重视,驻守高寒地区的指战员,要特别注意防范"风吹雪",坝上老乡称它为"白毛呼呼",一旦刮起来天地混为一体,白天能见度不足五米,就连天天放羊的羊倌也会因辨别不出方向而迷路。1970年元旦夜,担负我团西侧防御任务友军的一个连队,奉命进入坑道进行作战值班,途中遇到了风吹雪,有四名掉队的战士迷失方向,与连队失去联系,第二天找到时,已被冻僵失去生命体征。该连百分之八十以上人员,手、脚、耳朵和面部被冻伤,教训极为深刻。提醒我们的官兵,夜间行军,一定要跟紧距离千万不能掉队,有些战士夜行军内急时,边走边解小便,不失是一种聪明之举!

1970年12月我任排长一个多月,有幸参加了全军首次千里野营拉练,经受了多方面的煅炼和考验,军政素质得到提高,为以后成长发展打下了基础。

傅献山政委与三营官兵一起行军

1993年12月我任团委五年后,参加了最后一次代号为"北进93"的现代摩托化拉练演习。在结束演习带部队返回宣化,行进到沙岭子时,时任北京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吴双战少将(后任武警部队上将司令员)拦住我团车队,问清我的职务后,给我出情况说:"据通报得知,宣化现发生意外事件,你们返回的道路已被破坏,命你带领部队,以徒步急行军的方式,迅速赶回营房"。沙岭子距宣化15公里,我立即收拢集合后面赶来的部队。传达上级指示进行简短动员后,带领部队火速赶回宣化,回到营房后棉衣后背湿了一大片。最后这次大型军事演习,为我二十六年的军旅生涯画上了圆满句号!

傅献山政委在摩托化拉练途中休息时留影

(注:1、作者为原65集团军红一师大功579团政委;2、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4 阅读:940

塞北神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