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围墙的科技馆”挤满了青少年

文旅中国 2025-04-10 14:14:11

春日的北京,科技与文化的交融正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3月28日,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平行论坛之一——中国科幻大会在北京首钢园拉开帷幕。与此同时,配套的科普活动“AI在海淀 智创科普”也在北京海淀公园启动。记者穿梭于两个活动现场,感受前沿科技如何提升文旅体验,科普教育怎样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北京首钢园中国科幻大会现场 刘源隆 摄

步入首钢国际会展中心综合体四高炉,巨大的工业机械结构与科幻装置交相辉映,未来感十足。中国科幻大会开幕式上,双足仿生机器人“幻幻”与主持人幽默互动,引得观众阵阵惊叹。这场虚实交融的盛典依托裸眼3D、空间投影和XR技术,将首钢园的工业遗存幻化为科幻舞台。

“潮幻奇遇季”展区,一场星际探秘体验吸引了不少青少年。通过VR技术,参观者化身为宇航员,穿梭于月球基地执行任务;杭州宇树科技的机器狗在一旁灵活跳跃;上海像航科技的全息投影将航天知识具象化呈现给观众。“原来航天科技可以这么酷!”一名中学生兴奋地说;在“学生科技作品展”区域,海淀区某小学生团队设计的AI图像识别导览车正自动巡游,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讲解着编程原理……

《2025中国科幻产业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科幻文旅产业营收达244亿元,同比增长15%,本土主题公园科幻项目、沉浸式体验空间成为增长主力。VR、AR等技术不仅提升了游客体验,更催生了“科幻+文旅”新业态,如首钢园的灯光秀、科幻剧本娱乐等,正推动行业向内容精品化升级。科幻阅读、科幻影视、科幻游戏等产业增长迅速,受到青少年追捧,科幻教育正成为提升青少年科技素养的重要手段。

海淀公园内的户外科普体验现场 刘源隆 摄

海淀公园变身为未来实验室,吸引了众多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的孩子。在“沉浸式主题区”,VR设备让观众穿越至300年前的皇家园林;无人驾驶体验区,孩子们通过编程操控机器人完成足球射门;海淀区第二实验小学的学生向记者展示了他们设计的自动编曲空灵鼓可以借助AI算法让鼓声随节奏变化。

AI与生活的结合在此具象化。煎饼机器人以毫米级精度摊制薄饼,健康管理一体机实时生成体检报告,在“AI农业区”,柑橘采摘机器人能精准识别果实成熟度,显示出智慧农业的魅力。

“本次活动整合京津冀多地资源,旨在打造‘没有围墙的科技馆’,让科普突破传统展陈模式,融入生活场景。”海淀区科学技术学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刘传说,当技术创新与人文关怀交织,科学与文化的边界正在被重新定义,一幅更具想象力与包容性的未来图景已然展开。

责编:武玥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