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台积电张忠谋“反水”了

温稳如舟 2023-08-15 11:20:45

本文原创,请勿抄袭和搬运,违者必究

台积电在美国有非常深入的布局,与众多美国客户展开合作,还在美国投资建厂。别看台积电不断向美国靠拢,其实台积电也明白不能过度依赖美国,否则很容易被美国掐住命运的脖子。

而台积电的一些行动和张忠谋的表态证明,台积电不会任由美国牵着鼻子走。美媒对此评价:台积电张忠谋“反水”了。

美国市场占到了台积电6成以上的营收,是台积电最大的市场来源。主要客户包括苹果、高通、英特尔等众多美国科技巨头。这些客户对于台积电的业绩和收入都有着非常重要的贡献,因此台积电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美国市场的。

而且台积电还在美国投资400亿美元建厂,未来美国有望成为台积电海外重要的芯片制造基地。

不过台积电依赖美国可不是什么好事,若台积电始终依附美国发展,将技术,产业链,人才等重要资源放在美国,很容易被美国盯上。想方设法获得台积电的核心竞争优势,到时候台积电的命运就要被美国掌控了

台积电赴美建厂期间,“美积电”的说法甚嚣尘上,说明外界也在担忧台积电赴美建厂的命运。不过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台积电的一些行动和张忠谋的表态证明,台积电不会任由美国牵着鼻子走。

先看台积电的行动,根据台积电宣布,已经决定到德国建厂投资,和英飞凌、恩智浦、博世合资,再加上德国官方的补贴,创建一个价值100亿欧元的芯片工厂项目。

建立的合资公司由台积电负责管理运营,占股70%,剩余的30%由另外三家公司各占10%。台积电在德国建厂的讨论从几年前就开始了,直到现在才敲定下来。

预计到2024年,台积电会正式赴德国破土动工。和美国一样,欧洲也开始重视芯片发展,欧盟出台了430亿欧元的芯片法案,要在2030年之前,将现在的10%芯片产能提升到20%的全球产能占比。

这是一个不小的目标,台积电身为全球第一大芯片制造商,有了台积电的参与,欧盟的计划或许能顺利推进。而对于台积电来说,欧洲市场可以帮助其降低对美国的依赖。

美国拿不到的补贴可以在欧洲获得,美国有严厉的规则,但是到了欧洲却能当座上宾,怎么看赴欧洲建厂都是划算的。

再看张忠谋的表态,张忠谋表示芯片限制会让美国公司失去业务,中国还会找到反击办法。

张忠谋的这番话意思很清楚,限制中国企业在芯片技术方面的发展将会导致美国公司失去中国市场,并且中国正在寻找反制措施。中国已经认识到芯片技术的重要性,正在加大自主研发力度,以减少对进口芯片的依赖。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同比减少了516亿颗集成电路进口数量,减少的金额达到了333亿美元。去年中国集成电路集成电路同比减少910亿颗,按照今年的趋势来看,估计有超过千亿颗芯片订单被砍。

这么多的芯片订单被砍,的确如张忠谋所说,美企会失去业务,往后想从中国市场获得大量订单,怕是没那么轻松了。因为会有越来越多的芯片放在本土生产,高端芯片或许还需要进口,但是成熟芯片是可以做到自产自销的。

张忠谋所说的“中国反击办法”,其实不单单是减少芯片进口,降低国外依赖,还包括开展芯片自研,实施出口反制措施等等。中国不会无动于衷,在面对美国频繁修改的芯片规则面前,一定会找到办法解决问题。

张忠谋看清了这一点,所以开始向着中国说话,让美国知道,要想避免美企失去业务,就应该及时收手。

有美媒对此评价:台积电张忠谋“反水”了,虽然张忠谋加入了美国国籍,但为了台积电长远的未来考虑,张忠谋必须站在自由贸易,全球化的立场。

只有全球化,台积电才能得到最好的发展。全球化可以带来多方面的利益,其中包括技术创新、资源整合、市场拓展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对于半导体行业来说,全球化可以使得该行业的产业链更加完整和高效,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

对于台积电这样的半导体生产商来说,全球化意味着可以通过与其他公司合作,共同推动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从而提高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张忠谋曾高喊全球化已死,基本不可能恢复。可是在张忠谋的内心深处,对全球化依然有很多期盼,否则也不会到日本,德国建厂投资了,更不会在大陆南京工厂坚持扩产行动。

要是能让全球化恢复,美国的限制措施将大打折扣,台积电可以找任何一个客户做生意,从世界各地购买想要的零部件设施不受阻碍。

台积电在德国建厂,张忠谋表示限制会让美国公司失去业务,中国找到反击办法,种种继续表明,台积电不甘心,也不会被美国牵着鼻子走,定能掌握自己想要的未来。

同意的请点赞,欢迎转发,留言和分享。

0 阅读:4

温稳如舟

简介:每天一定要有一个很重要的时刻,是用来发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