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抚宁县城西北33公里的地方有个村子,名叫麻姑营,在这里流传着关于麻姑娘的故事。明王朝建立初期,被打败的元兵,还经常扰边,有时突进长城进地抢掠。为了防止外患入侵,巩固边塞,“明太祖十四年,大将军徐达发燕山等卫屯兵一万五千一百修永平、界岭等三十二关”。为了尽早完工。相传,负责青山口的参将为人奸诈,待民工心狠如蛇蝎。每天要民工鸡叫头遍才收工,鸡叫三遍就得开始干活,民工们被折磨得死伤无数,真是用血泪、尸骨堆砌长城啊!
父恶女却善。这参将有一女,年方17岁,身段匀称苗条,美中不足的是脸上有些浅麻子,故人称她“麻姑娘”。麻姑娘自幼随师习文练武,练就一身好武艺,性情刚烈,心地善良,她见父亲对民工这样残忍,很是不平。时常背其父拿饭菜给民工吃,想方设法解救民工。她曾多次逗引鸡鸣,让民工早些收工,也多次卡住鸡的脖子不让鸡叫第三遍,让民工多睡一会儿。
这样一来,民工休息的时间长了,她天真地笑了。她父亲得知真情后,下令要把她斩首示众。在民工们的保护下,麻姑娘逃出了或地,上了村子北边的半嬖山。成了占山的女寨王。
那些民工们也都纷纷造反离开了营地,随麻姑娘一起上山。人越聚越多,官兵对他们也没有办法。他们专门杀恶霸豪绅,抢动富家财物,救济贫苦百姓,可谓杀富济贫的英雄好汉。后来麻姑娘得病死了,当地老百姓为了纪念这位女豪杰,遂取村名“麻姑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