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云南的一个偏僻山村,一具冰冷的遗体被发现。他的身上覆盖着一层薄霜,右手紧握着什么,左手似乎在保护着某样东西。
最令人震惊的是,他的眼睛睁得大大的,仿佛在诉说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这个人是谁?他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而他那始终无法闭上的双眼,又在注视着什么?
警察世家的熏陶
为了正义“变坏”
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跑步、俯卧撑、擒拿格斗,风雨无阻。除了体能训练,还要学习毒品知识、侦查技巧,甚至连毒贩的行话都得烂熟于心。这哪是当警察啊,简直是在当特种兵!
功夫不负有心人,陈建军凭借出色的表现,很快就参与了第一次缉毒行动。那是1984年的一天,他们在平远街设卡检查一辆客车。
陈建军凭着敏锐的直觉,从一个可疑的红布包里发现了毒品。他机智地故布疑阵,最后一举抓获了狡猾的毒贩。这次成功让陈建军尝到了缉毒的甜头,也让他在警队里崭露头角。
他不得不逼着自己变得粗鲁无礼,经常出入声色场所,和一群地痞流氓厮混在一起。每天回家,他都要装作一副酒鬼样,和妻子吵架,然后摔门而去。
这种生活对陈建军来说简直是一种煎熬。他多想告诉家人朋友真相,可为了任务的保密性,他只能默默承受着所有人的误解和鄙视。
每次看到妻子失望的眼神,他的心都在滴血。可是,为了打击毒品犯罪,他不得不继续这场自我折磨的表演。
陈建军付出了如此巨大的代价来完成任务,他能成功打入毒贩内部吗?在这条危险的道路上,还有什么样的挑战在等着他?
无法说出的秘密
每天晚上,卿维维抱着刚出生不久的女儿,独自流泪。她多次想要离婚,甚至跑到警局去控诉陈建军的所作所为。这个曾经幸福的小家庭,眼看就要支离破碎了。而陈建军的父亲,老警察陈世富却出奇地平静,尊重儿子的选择。
他心里明白,儿子绝不会无缘无故地变成这样。作为一名老警察,他隐约猜到了什么,但他什么也不能说,只能在心里默默地支持着儿子。
但这种丑化自己形象的方式,也传来了很多流言蜚语,就连亲人、朋友的目光也有变得鄙夷……
然而,这些惊险和功劳,陈建军都不能对家人说。每次看到妻子失望的眼神,看到女儿陌生的目光,他的心都在滴血。他多想告诉她们真相,可是为了她们的安全,他必须保守这个秘密。
面对家庭的考验,陈建军能坚持多久?他的付出,最终会得到理解吗?
最后任务 用生命来完成
1987年12月13日,一个注定载入史册的日子。缉毒队接到线报,臭名昭著的大毒枭冯德国和陶顺明正准备进行一笔大交易。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啊!
这下可把冯德国唬住了,直接带着陈建军去见了陶顺明。可谁知道,狡猾的毒贩临时换了地方,把交易地点改到了偏僻的小波幺村。
眼看大鱼就要上钩了,陈建军不得不孤身犯险。在村里的一间破旧房子里,当毒品摆上桌面的那一刻,陈建军果断亮明身份。
可惜,由于地形复杂,支援迟迟未到。陈建军独自一人与毒贩展开了激烈的枪战。最终,他虽然击毙了陶顺明,自己却也身中数弹,倒在了冰天雪地里。
当战友们赶到现场时,看到的是令人心碎的一幕:陈建军的身体已经僵硬,覆盖着一层薄霜,右手还保持着握枪的姿势,左手紧紧抓着缴获的毒品,眼睛睁得大大的,似乎还在注视着什么。
原文刊载于法治平安淅川2022-06-09”关于“25岁民警卧底毒窝24次,遗体被发现时全身白霜,眼睛始终睁着”
陈建军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可是,像他这样的无名英雄还有多少?在看不见的战线上,还有多少人在默默付出,守护着我们的安宁?
原文刊载于中国网2023-06-26”关于“新中国首位缉毒烈士陈建军:从警五年,曾24次打入毒贩内部”
结语
陈建军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缉毒警察的无名英雄精神。他们像一面盾牌,默默守护着我们的安全。毒品的危害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可怕,它不仅毁掉个人,还会摧毁整个家庭和社会。
每一分花在毒品上的钱,都可能变成打向缉毒警察的子弹。让我们一起支持缉毒事业,为这些无名英雄加油鼓劲!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