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影视史上,《红楼梦》的影视改编版本众多,其中王扶林执导的版本堪称经典,而胡玫版的《红楼梦》则遭遇了不少负面评价。
王扶林版《红楼梦》的成功,源于其多个方面的精心打造。
上世纪,在电视剧尚未广泛兴起之时,电影是娱乐界的主导。王扶林曾被派往英国考察电视节目制作,在此过程中,他发现国外许多文学名著被改编成影视作品,而国内在这方面的尝试较少。
这一发现让他萌生出将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搬上荧幕的大胆想法。经过严谨论证,他深入研究原著,分析改编成电视剧的可行性及潜在影响,最终他的建议获得认可,他也有幸成为《红楼梦》的导演。
然而,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选角是王扶林面临的首要难题。
他深知,对于一部电视剧而言,选角的成功与否直接关乎作品质量和观众接受度。1983 年,剧组展开大规模选角活动。
王扶林决定放弃经验丰富的年长演员,转而寻找更贴合原著形象的年轻演员。他认为,书中许多角色年纪较小,若由年长演员出演,尤其是一些需要展现清纯特质的戏份,效果会大打折扣。
剧组副导演不辞辛劳地前往各地挑选演员,先让候选演员拍摄小品,再将录像带回给王扶林观看。王扶林从数百份录像中精心筛选出六十人,但这只是初步筛选,具体角色尚未确定。
同时,一个新问题出现了:这些几乎没有表演经验的年轻人,能否胜任这部经典之作的演绎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王扶林特意开办了一个学习班,让演员们接受系统训练。即便对原著理解不够深入的演员也无需担心,学习班里有专家会进行耐心指导,直至他们真正理解为止。
在训练期间,演员们不得随意外出,必须全身心投入学习。这个学习班的费用高达九万元,但所有的付出最终都得到了回报。
经过四十天的艰苦训练,演员们逐渐显现出古典气质。与此同时,王扶林也在与演员们的朝夕相处中,深入了解了每位演员的性格特点。
学习班结束后,他终于公布了角色的安排,选角问题得以圆满解决。
在选角过程中,“林黛玉”和“贾宝玉”的人选确定充满波折。对于“林黛玉”这一角色,王扶林起初认为理想中的“林黛玉”应更为美丽,所以陈晓旭并非他的首选。
当时,他还考虑过张静林,她容貌出众,表演能力也较为出色。然而,张静林因性格过于活泼,体型不符合“林黛玉”的形象而最终未能入选。
而陈晓旭身上散发的独特忧郁气质,恰恰是“林黛玉”这个角色所必需的,因此陈晓旭成为了“林黛玉”的扮演者。“贾宝玉”的选角同样困难重重。当其他角色都已基本确定时,“贾宝玉”的合适人选仍未找到。
著名剧作家吴祖光曾感叹:“贾宝玉还没生出来呢。”王扶林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前往四川选景。
在四川的一家宾馆中,他偶然遇见了欧阳奋强。尽管当时的欧阳奋强与“贾宝玉”的形象有一定差距,但王扶林敏锐地看到了他的潜力。
经过试镜,欧阳奋强最终成功地获得了这个角色,成为了经典的“贾宝玉”扮演者。
王扶林的成长历程并非一帆风顺。他幼年时随家人逃难至上海,在那里对戏剧产生了浓厚兴趣。
怀着对戏剧的热爱,他毕业后报考了戏剧学校。然而,当他真正站在舞台上时,却发现自己紧张得无法自控,这使他意识到自己并不适合做演员。
面对这一挫折,王扶林没有放弃,他转而从事剧务工作,通过努力积累了丰富经验。之后,他又成为了广播演员,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尝试和探索后,王扶林最终选择了导演这一职业,并在这个领域中展现出了自己的才华。
王扶林的成功离不开他妻子的支持。在他的导演生涯中,妻子始终是他最坚强的后盾。
在拍摄《红楼梦》期间,妻子给予了他极大的帮助,从生活上的照顾到工作上的鼓励,让王扶林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中。然而,命运却对王扶林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他的妻子不幸离世,这给王扶林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妻子的离去让王扶林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但他也明白,妻子对他的期望和支持是他继续前行的动力。在妻子去世不久后,王扶林接下了《三国演义》的总导演任务。
他提出给自己一年的时间专心读书,在此期间不参与其他拍摄任务,希望通过深入研究原著,为拍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严谨的态度和对作品的高度负责精神,使得他在拍摄《三国演义》时能够准确地把握作品的内涵和精神,再次创造了一部经典之作。
妻子的早逝也让王扶林更加重视家庭和子女的教育。他将自己的精力投入到培养儿子的事业中。
在他的悉心教导下,儿子对摄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展现出了非凡的天赋。王扶林鼓励儿子不断学习和实践,提供了各种机会让他提升自己的摄影技术。
经过多年的努力,王扶林的儿子已成为一名出色的摄影师,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