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改变AI版图,Manus如何超越DeepSeek的?

科技评测实验室 2025-03-12 13:41:41

开篇:

大家都知道,那年的35岁裁员风波硬是把无数人拉回现实。

但偏偏有个叫肖弘的90后,在那时候抛开一切,用一个叫Manus的产品给了AI圈一记重击。

遍布全球的人都在探讨,到底他是怎么做到的?

肖弘的创业路:从微信漂流瓶到Manus

肖弘的创业史颇具传奇色彩。

从2013年开始,他就开始做华科版的微信漂流瓶。

那时候他还是个普通大学生,但已经凭借这个小工具在校园里火了一把。

没几年的时间,他又创立了夜莺科技,把公众号编辑器做成了“新媒体从业者”的必备神器,帮助无数人省时省力。

到了2022年,肖弘又推出了Monica浏览器插件,让700万海外用户感叹东方的神秘力量。

最让人惊讶的,当然是他在2025年推出的Manus产品,黄牛连夜抢码的疯狂现象更是让大家惊掉了下巴。

相比起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一帆风顺的学霸之路,肖弘更像是游戏里的肝帝玩家,没有显赫背景,依靠自己不懈的努力,一步步闯关成功,把一个个工具软件做成了行业标杆。

没有人能想到,一个从江西小镇走出来的年轻人,能在全球AI领域掀起如此大的浪花。

科技元年的奇特现象

2025年,被不少人称为科技元年。

而这一年的科技现象也确实够奇特。

写字楼里的白领们,一边吐槽“35岁危机”,一边用Manus写辞职信,AI代笔反而比本人写得更有文采。

00后大学生们就更有创意了,用Manus代码生成器开发了各种“摸鱼外挂”,老板的监控系统显示他们永远勤奋工作,而实际却用这些时间在摸鱼。

在上海,丈母娘择婿的新标准变成了有没有Manus邀请码,这就等同于有房有车,能帮准女婿分析股票走势的AI实在太值钱了。

而最魔幻的还属整个行业的生态,OpenAI推出14.5万/月的博士级AI服务,打工人一年工资都不够买个AI管家。

而国产大模型DeepSeek的价格居然只有GPT-4的1%,让人不得不感叹国产AI的杀价能力。

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量产,让不少打工人不得不开始考虑为自己购买防失业保险。

Manus团队的创新法则揭秘

肖弘的团队,堪称摸鱼式创新的典范。

他们在开发微信漂流瓶的时候,就学会了用户心理学,后来全用在了AI产品的交互设计上。

做公众号工具的时候,他们积累了大量“打工人痛点”的数据库,这些痛点,如今成了Manus任务库里最实用的功能。

此外,他们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中练就了“跨文化忽悠术”,让老外们对中国制造的AI产品疯狂,俄罗斯用户、美国用户都直呼Manus的好用。

更有意思的是,Manus的官网招聘信息,薪资跨度在4000到40000元/月之间,比上海的房价还刺激。

更奇特的是,46个岗位中没有一个是“AI模型研发”,全员转型成了Prompt工程师,搞得大家纷纷效仿。

2025中国AI生态的独特景象

整个2025年的中国,AI的发展就是一部现实版的魔幻小说。

大家都在用AI,各种创新不断涌现。

AI不仅开始替代基础工作,更重要的是,开始改变普通人的生活方式。

写字楼里,不再是人们加班加点,而是AI在后台默默工作。

大学校园里,新一代的年轻人用AI工具来搞创新,开发出各种有趣的应用。

连街头巷尾的谈资,都变成了AI的能力和未来。

结尾

回顾肖弘和他的Manus所带来的这一切,不禁让人思考,90后这代人,到底给未来带来了什么?

也许,这不仅是一场AI技术的革命,更是一种关于努力、创新与改变的信仰。

每个人都在不断突破自己,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或许,这才是我们的未来,一个充满无数可能性的时代。

希望每个读者,都能从这个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启发和力量,去追求自己心中的梦想。

1 阅读:72

科技评测实验室

简介:科技动态全掌握,未来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