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睿智的灵魂
都置顶了毒鸡汤
作者:毒哥&玉成
来源:毒鸡汤(ID:Du-JiTang)
1
前两天,我们分享“上海儿媳晒高官婆婆送海鲜”事件的时候说过,很多害群之马,都不是被别人整死,而是在自己的失智言行中自爆的。
这不,教训还言犹在耳,又有人在同一个坑里掉下马来了,只不过这回,事情更加大发,因为涉及的是数以万计考生参加的单招考试。
具体经过是这样的,5月4日,河北举行了单招(中专和高职学生升大专)考试,整个过程看似都没出啥幺蛾子。
然而就在文化课考试结束的当晚,有人居然在社交平台上,将考生视角拍摄的单招试卷照片“分享”了出来,而且看账号,还特么不仅仅是一个人。
甚至有人边发边炫耀:“数学一共36道题,31道是刷过的原题,语文的背诵和文言字词也是原题,专业考了三分之二刷过的题,我们可太强了。”
下面还附了一张试卷照片。
试卷“刷题”刷中的概率如此高,本已猫腻重重,居然还能叠带手机进考场的buff,连背答案的功夫都省了,这还能算正规考试么?还有任何公平可言么?
最关键的是,这些作弊的人,究竟是谁,还有多少,会受到应有的惩罚吗?
2
因为单招考试的试题照片,在社交平台上全方位流出,而且几乎全部都是以考生视角拍摄的(有的甚至还附有考生本人的姓名和学号),所以在很短时间内,网上掀起了对于河北单招考试黑幕的讨论热潮。
有亲身参与单招考试的考生表示,考场并没有检测仪,监考老师也非常宽松,基本上没怎么管过考生,可想而知会出现多少乱象。
还有人爆料,泄题和作弊的背后,有着极为疯狂的利益链,有培训机构以每人一万块的价格,将试题泄露给了考生,也就是所谓的“刷题”。
虽然这个说法目前还没得到证实,尚算是一家之言,不过透露出来的情况,倒是让我记起了一桩一年前发生的旧闻。
去年6月,我们号发布了一篇名为《高考生带手机入场搜题、老师带头考试作弊、本科学校惨变大专……求学路上有多少坑等着你?》的文章,专门揭露了当时颇受争议的几起和考试黑幕有关的事件。
其中提到一件事,去年6月5日的江西专升本考试中,有人发现同场考生几乎都去了一趟厕所,监考老师在后面跟着,考试结束后一查才发现,监考老师居然将答案写在了厕所门板上。
顺着这个线索,警方发现背后涉及了一起组织舞弊案,有教育机构以“包通过”为名,收取学生的巨额“培训费”,然后串通考场和监考老师,在考试前和考试中泄题,还泄得非常嚣张。
东窗事发之后,教育机构的骨干成员,以及事发考场的几名高校老师都被刑拘了,实锤作弊的151名考生被取消成绩和通报批评,看上去处理得还是挺妥当的。
但是问题在于,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当一场大型考试里能够发生考场、老师、学生同时高调舞弊的情况,我们还能相信,问题只有表面看到的这些而已吗?
不敢想,不敢说。
3
在大众的印象中,大型考试都是非常严格的,有一大堆的监控和检测仪器,监考老师的鹰眼随时掌控一切。
然而在这里不得不给大家泼个冷水,这种印象虽然不假,然而通常只存在于最高规格、知名度最高的那几场考试之中,比如高考。
除此之外的一些大型考试,就很难保证能够公正如一了,毕竟中国人口如此之多,每场考试少说都得涉及几千个考点,其中会不会就有那么几个害群之马,想借着考试的便利来赚黑心钱呢,其实谁都不敢保证。
尤其是早些年,我国其实发生过不少以“培训”、“刷题”为名,泄露真正考题的事件(还记得大学厕所里的刷题小广告吗?)
2010年,郑州大学的研究生考试发生了大型泄题丑闻,有人举报考题在考试前已经泄露,还被人发到了网上,某些科目重合率高达75%,然而郑州大学面对质疑,始终保持了否认的态度,称只是“划重点”而非泄题。
然而对于为何划到的重点目录,刚好条条都是真题的答案,相关负责人一直拒绝解释,这种欲盖弥彰的态度,令郑州大学的公信力受到了很大的损害。
2012年,同样是研究生考试,发生了全国多地同时泄题的现象,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不少考生,都花钱参加了某机构的“考前培训班”,然后在考前的30分钟收到了真题的答案。
然而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最后也没有组织重考,只是将明确实锤作弊的考生成绩给取消了,然后官方承诺会对所有试卷进行普查,在复试环节加强对存疑学生的考核。
所以,最后有没有漏网之鱼成功逃脱制裁呢?
考研尚且是如此,其他诸如各种资格证考试、专升本、自主招生、单招之类的考试,就更加不用说了,随便上网搜搜,案例一点都不少。
而在查完这么多资料之后,我的心情也非常沉重,最让我为之难过的,其实就是那些努力学习、认真考试,最后却因为不公的环境而前途未卜的学生。
在讨论河北单招考试舞弊事件的话题下,我看到了好些考生的留言,有人说:“对于我们普通学生来说,辛辛苦苦复习这么多月,是为了有个学校上的,而不是被作弊者占名额导致我们没学上的。”
有人晒出了自己凌晨复习的打卡照,却留言“现在看看这些,感觉自己像个笑话。”
的确,单招、专升本之类的考试,给人的感觉并不如高考重要,但是背后牵涉的,依然是千千万万学子的前途,依然还是有很多人,为了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而披星戴月。
只要是考试,不管性质、等级如何,公平都应该是首要的条件,所以,什么时候官方才能用对待高考的态度,去对待这些存在感相对低的考试呢?
就算做不到高考那个程度,也起码也不应该让舞弊乱象横行啊。
少年强则国强,如果我们这一代的少年,都是在泄题、作弊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过来的,甚至都将作弊当成了跨越人生障碍的捷径,那么我们这个社会的未来,又会变成怎么样呢?
4
今天之所以聊这个话题,是因为收到了考生粉丝的求助。
对于他们来说,此刻肯定是非常迷茫的,不知道如何维权,更担心最后的处理结果,会让自己三观崩塌。
相关的话题,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大火”到“消失”的大起大落过程,最高峰的时候全网讨论,飙到热搜第四,但在几个小时后,被狂压热度,我查资料的时候已经掉到了热搜30位左右,现在已经掉出热搜榜了。
这个态势,也让现在都没见官方表态的群众,尤其是同场考生极为忐忑。
在这里我也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首先,重考是基本不可能的,一场考试牵涉的环节甚广,以往就算发生过情况极度离谱的舞弊情况,也没见过有重考的,最多只是抓典型,取消一些作弊考生的成绩。
不过,不会重考,不代表官方不会处理,毕竟现在事情已经闹得很大,好些截图已经满天飞了,于情于理,官方都必须给个答复。
最新的进度是今天上午(5月6日上午10点),河北考试院工作人员称正在对相关情况进行调查。
我相信,最后的调查结果,肯定会查出点什么来,也会对一些实锤舞弊的考生和老师、考场负责人等进行处理,只是最后能处理多少,会不会把所有毒草都拔出来,那恐怕就有点难了。
作者:毒哥&玉成
来源:毒鸡汤(ID:Du-JiTang)
别怪我毒舌,生活比我的话更刻薄。负能量也是鸡汤,只不过它更真实。
#知识创作官五月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