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在大年初一写下唯一一首词,改题为《元旦》,合适吗?

晨晨谈过去 2024-03-12 17:32:55

1929年12月底,毛泽东在福建上杭县古田村主持召开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确立了“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军魂,毛泽东重新当选为红四军前委书记。

会议刚结束,部队就面临危机。蒋介石集结赣闽粤三省兵力14个团对闽西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二次“会剿”,很快攻至离古田只有十多公里的龙岩县小池。红四军前委当即决定兵分两路:军长朱德率红四军第一、三、四纵队向敌后转移;毛泽东率第二纵队先在小池地区阻击敌军,掩护主力转移后,亦撤离古田,翻越武夷山,到达江西,与朱德率领的3个纵队会合,从而粉碎了蒋介石处心积虑组织的“三省会剿”。

1930年1月30日,农历庚午年大年初一,在庆祝战略转移胜利和新春佳节的双重喜庆中,毛泽东在马背上将由闽西进入赣南的一路情景吟成一首小令《如梦令·元旦》:“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

这首词共6句33字,语言晓畅,节奏紧促,笔调活泼,叙事写景,情景交融,充分展示了古田会议后红军队伍斗志昂扬的精神风貌,预示了新的革命高潮即将到来的大好形势,抒发了作者胜利完成转移后的喜悦心情。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连用3个地名和3个词组,干脆利落,描绘行军途中跋山涉水的经历,刻画了征途的艰难。“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自问自答,斩钉截铁,指明了进军方向和目标。“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叠用“山下”,承接武夷山下红军将士欢呼雀跃的热闹场景。

作者把这次战略大转移后中央苏区的形势, 概括为“全军团结, 气象一新”的美好前景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之成为这首词的主题和灵魂。人喧马嘶,红旗飘扬,似火如画,美不胜收——既是赞美工农武装,又是讴歌中国革命。

这首词是大年初一所写,题为《宁化途中》,首次正式发表在《诗刊》1957年1月号,毛泽东将题目审定为《元旦》。这合适吗?

“元旦”,其中的“元”是初、始、第一的意思,“旦”表示某一天。《汉语大词典》有“元旦”条目云:“新年第一天。旧指夏历正月初一日,今指公历一月一日。”在中国古代,“元旦”所代表的日期,并不完全一致。夏代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商代以十二月初一为元旦,周代以十一月初一为元旦,秦代以十月初一为元旦。直到汉武帝时,重新制定历法,又以正月初一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长达2080年。

公元1911年,中华民国建立后,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定阴历元旦(正月初一)为“春节”,而以西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采用公元纪年。为了区分阳历(公历)和阴历(农历)两个新年,又因一年二十四节气的“立春”恰在农历年的前后,故把阳历1月1日称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正式改称“春节”。请看《现代汉语词典》的权威解释——“元旦”:“公历新年第一天。”“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指正月初一以后的几天。”

这下明白了吧?毛泽东写《如梦令·元旦》之时,是民国时期,这里的“元旦”即阴历元旦(正月初一),阳历元旦(1月1日)是1949年以后才有的事。1949年以前虽已采用阳历,但未废阴历,阳历1月1日这一天当时还叫“新年”,而不叫“元旦”。

还有一个问题,《如梦令·元旦》没有对“春节”节日氛围和情景的描述,为什么毛泽东还是要用“元旦”作为这首词的题目呢?

我们认为,一是这首词创作于农历大年初一,正值“元旦”,有“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意,进一步渲染了喜庆和昂扬向上的气氛;二是用“元旦”除旧迎新的寓意,表达了对红四军革命队伍终于根除顽疾、重获新生伟大转折的赞颂,展现了诗人高瞻远瞩的广阔胸怀与胜利进军的喜悦心情,赋予了“元旦”以丰富的历史内涵和革命新意。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