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它是安阳最低调的一个县,但它却有数千年的历史;
有人说它是一个幸运的县,一个仅有1161平方公里的县城通了高铁;
还有人说它发展势头强劲,媒体报道称它是全国唯一“双基地”县……
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就是内黄县。
内黄县隶属于安阳,位于河南省最北部,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最早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颛顼、帝喾二帝在此建都、建业、建陵,这里是华夏儿女寻根祭祖的圣地,中华民族传统祭祀文化和姓氏文化发源地,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其因地处黄河故道,而得名内黄县,汉高祖时在此地设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时代变迁,朝代更变,内黄又经几废几置,直到唐武德四年,再置内黄县,并一直沿用至今。
这块土地上演绎了不少历史故事,是楚霸王项羽夺军救赵、“破釜沉舟”之地。
这片土地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春秋时期政治家商鞅、东晋十六国时期冉魏皇帝冉闵、唐代大诗人沈佺期的故里都在内黄。
斗转星移,历史滚滚,曾经的一切都成了过往,有的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有的被掩盖在地底下,我们只能在不断的探索中,窥见一斑。
在这里发现了三杨庄遗址,它首次再现了汉代农业乡里的真实景象,为研究汉代的基层社会组织结构提供了绝好的实物资料 ,也为黄河河道变迁等黄河水文史方面的研究提供重要的考古资料。堪称"中国庞贝古城"。
它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民间工艺、杂耍、曲艺等,历史悠久,独具风格。农民画、麦秆画、柳根画、根雕、书法、落腔等民间艺术久负盛名,皮影、印花、剪纸、刺绣、灯笼画、纸扎、家谱画等遍及乡里。
内黄物产丰裕,生态优良。全县拥有30万亩红枣、60万亩蔬菜、30万亩花生、16万亩小杂果,被称为中国红枣之乡、中国花生之乡、中国尖椒之乡、中国蔬菜之乡、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中国蔬菜标准化建设十强县。据河南日报报道,2021年内黄县创建的15.13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辣椒、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顺利通过部中心审议,批准颁证。加上内黄县于2016年已创建成功的10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花生)标准化生产基地”,使内黄县成为了全国唯一一个创建成功“双基地”的县。
除了这些,内黄交通便捷,区位优越,位于郑州、济南、石家庄、太原四个省会城市200公里经济圈的几何中心。济郑高铁途径内黄县8.3公里,并设“内黄站”。依托高铁站场资源,相信内黄会在此迎来一个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