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在孩子们用美好愿望和丰富想象力搭建的奇幻之城里,星光可以转换为电能,解忧琴会自己唱歌,垃圾能够自动回收。一起来看看这座奇幻之城里发生的精彩故事吧!

星光岛
北京小学大兴分校四(1)班 周子歆
在遥远的宇宙中,星光岛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被星光温柔地环绕。岛上的居民们热爱科技,他们用智慧点亮了这片星空下的土地。科技塔高耸入云,是岛上居民的智慧结晶。然而,一天,为科技塔供电的能源系统突然发生故障,整个塔的光芒黯淡下来。
岛上的科学家们急忙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如何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我们必须找到新的能源来发电,否则多年的研究成果将化为乌有。”一位资深科学家焦急地说道。“是的,但问题是,我们该去哪里找新的能源呢?”另一位科学家皱起了眉头。
这时,年轻的女科学家小歆站了起来,她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我有一个建议,我们可以尝试利用星光作为新的能源。”“星光?那怎么可能?”众人纷纷表示质疑。小歆微笑着解释:“大家看,星光岛上空繁星点点,星光中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如果我们能够发明一种装置,将星光转化为电能,那么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经过激烈的讨论,大家最终决定支持小歆的想法。于是,小歆开始了她的研究之路。在实验室里,小歆与助手们忙碌着。她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反复进行星光转换实验。一次次的尝试、一次次的失败,她没有气馁,不断寻找着解决办法。
“我找到了!”终于有一天,小歆和她的团队通过实验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化学元素——Xin,它能够使星光与电能产生联系。于是小歆迫不及待地研发出了一个创新型转换装置——星光转换器。“我成功了!它能将星光转化为电能!”
众人纷纷围了上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个神奇的装置。小歆解释道:“你们看,这个装置上有一个特殊的Xin镜片,它能够捕捉到星光并将其聚焦到一个能量收集器上。然后,能量收集器会将星光中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并通过电缆传输到科技塔中。”“太棒了!你真是我们的骄傲!”众人纷纷称赞道。
很快,星光转换器被安装在了科技塔上。当夜幕降临,星光洒满大地时,科技塔再次发出了耀眼的光芒。整个岛屿都被照亮了,人们欢呼着、跳跃着,庆祝这个伟大的发明。
小歆被众人簇拥着,她激动地说:“其实,这个发明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的支持和信任让我有了勇气和信心去尝试。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共同努力,未来的星光岛将会更加美好!”小歆的故事被传颂开来,激励着更多的人去追求科技和创新。
指导教师 张芸瑄

思乡病
史家小学通州校区五(8)班 潘佳叡
在31世纪,因人口过多、能源枯竭,地球已不适宜人类生存,火星被改造为新的人类家园。与地球上一样,火星城市中也有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孩子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中学习。科学家们通过人工造云、人工造雨,让这里的生态环境变得比地球更适宜人类居住。
起初,大家在火星上生活得很愉快,然而,渐渐地,移民到火星的人类陆陆续续得了一种奇怪的病——全身上下软绵绵的,心中好像丢失了什么重要的东西一样,精神萎靡,对周围一切失去了兴趣。在重要的传统节日来临之前,症状还会明显加重。
我作为全国首席医学专家之一,虽然自己也深受病痛折磨,但依然责无旁贷地开始组织团队进行研究。我们用了最先进的AI医疗科技,与各国科学家深入探讨,研究结果终于出来了:原来,我们身体的异常并非由病毒引起,而是由潜意识中强烈的思乡情绪引发了特殊心理应激反应症状,它不仅能引起身体上的不舒服,久而久之还会导致意识层面的失控。
正当我们着急不已的时候,一艘来自K星的太空旅游飞船,意外地给我们带来了答案。K星是与地球环境非常类似的一颗行星,K星人也因K星资源枯竭而移民到了Y星。K星游客了解到我们的情况后,安慰我们说,他们移民到Y星球后也遇到了这种情况,要治好“太空思乡病”,只有一个办法,而且很简单:那就是让生病的人乘坐航天器回去,围绕地球飞一周,在物理上拉近与家乡的距离,症状自然就消失了。
原来是这样!于是,在各国传统节日来临前,各国政府都会安排本国公民乘坐飞船环绕地球一周。大家通过航天器的舷窗,远远地望着那颗熟悉而又亲切的蓝色星球,心中的思念得到了慰藉。回到火星后,病人的症状果然都没有了。
看着那些恢复了活力的同胞,我明白了:再发达的科技,也抹不掉人们心中深藏的对家乡的惦念之情。这一刻,我已在心中有了下一个科研目标:努力重建地球家园,因为它始终是我们心灵深处最宝贵的家乡。
指导教师 卢红

解忧琴
北京市铁路第二中学初二(4)班 靳寓涵
人的一生总会遇到无数烦恼与忧愁,如果世上有什么能解忧,那一定是优美的琴声。
“姐姐,你喜欢听歌吗?”一个乖巧的小女孩拄着盲杖朝我走来。“嗯,喜欢。”我回答道。这是我来福利院做志愿者的第三天,眼前的女孩叫小雨。“我想唱给你听。”小雨轻轻哼起童谣,声音清亮得像山间溪水。唱罢,她喃喃地说:“如果童谣中的美景我也能看到就好了。”她的睫毛微微颤动,像蝴蝶受伤的翅膀。夜幕降临,我躺在床上,心想:如果我能变成一张可以解忧的琴,那该有多好啊!想着想着,我就睡着了。
第二天一早,阳光洒进屋子,我睁开双眼,一张嘴,口中竟飘出了优美的旋律——我真的化身成了一张解忧琴!琴身是温暖的蜜糖色,七根琴弦泛出彩虹般的光芒。我迫不及待地唱起来,将眼前的阳光转化成热情的乐曲,琴声便像一群白鸽,扑棱棱飞向福利院的每个角落。小虎第一个冲过来,眼睛瞪得圆圆的:“哇!琴自己会唱歌!”宁宁一边抚摸琴身一边赞叹道:“好漂亮的琴啊!”
这时,我尝试回想自己去过的大草原,于是,琴弦间便流淌出悠扬的马头琴声。“是草原!我听到羊叫了!”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凑近我、聆听我,仿佛眼前真的出现了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
一曲终了,有个小朋友提出:“可以弹一首关于大海的歌吗?”这可让我犯了难,我也没见过海,没法把想象转换成琴声。这时,小雨站了起来,轻声说:“让我来吧。”
她小心翼翼地抱起我,将失明前最珍贵的回忆交付于我。这时,我眼前一下子出现了金黄的海滩、碧蓝的大海,水和沙子在阳光下暖洋洋的。在琴声中,孩子们听到了海浪拍打在脚上的声音,看到了海鸥向落日飞去,细沙被余晖染红。宁宁闭上眼睛,陶醉其中;小虎张开双臂,模仿海鸥飞翔;小雨脸上也有了笑意,像雨后的彩虹。
原来,人人都是解忧琴。我们都可以将生活中的幸福经历化成音符,为彼此带来温暖与快乐。
指导教师 朱黎

牙齿历险记
清华附小六(2)班 夏东宸
“你又没好好刷牙,跟你说了多少次了,牙齿每一个面都要刷到,你才刷了一分钟就完事了……”妈妈絮絮叨叨的声音又在耳边响起。“我知道了——”我不耐烦地应付着。从卫生间出来,我感到一阵困意袭来,很快就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朦胧中,我感觉四周一片漆黑,刚想起身,却发现根本就无法动弹。低头一看,我竟然变成了一颗牙齿!我住在粉红色的牙龈城堡里,身边有爱讲故事的臼齿爷爷、爱打扮的犬牙姐姐和其他天真可爱的牙齿小伙伴。我还没有适应新环境,突然感觉身上有东西在蠕动,原来是一片菜叶夹在我和另一颗牙中间,菜叶上正向外冒出一个个小圆球,不停地分裂着,一个、两个、四个……这小圆球就是臭名昭著的蛀牙菌。
轰隆隆!一阵诡异的震动传来,一群黑乎乎的蛀牙菌举着酸液炮筒,从牙缝的阴影里钻了出来。它们狞笑着喊道:“兄弟们,把这里变成我们的废墟乐园吧!”瞬间,一排排洁白的“城墙”开始“滋滋”冒泡,我的牙釉质盔甲已经被酸液腐蚀得坑坑洼洼,我害怕极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一束白光刺破了黑暗,可那不是温暖的阳光,而是医院的无影灯。一把冰冷的大夹子牢牢地夹住了我,用力地往上一拔,我就从牙龈城堡里被揪了出来。“快去请牙刷和牙膏来帮忙!”臼齿爷爷在我身后吃力地喊道。我赶紧跑进卫生间,爬上高高的洗漱台,向牙刷和牙膏求援。
牙刷、牙膏两位卫士听完我的讲述,二话不说,立刻奔赴牙龈城堡。“列阵,用泡沫保护牙齿!”牙膏指挥着泡沫大军,眨眼工夫,疯狂一时的蛀牙菌兵团被全部歼灭,口腔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安宁。
“该起床了。”妈妈温柔的声音把我从睡梦中拉回现实。啊,原来是一个梦!不用妈妈敦促,我急忙跑进卫生间,认真细致地把每颗牙齿的每个面都刷了一遍。站在镜子前,端详着洁白的牙齿,我仿佛听到一个声音在悄悄地告诉我:只要我们每天认真地刷牙,蛀牙菌就别想破坏牙齿家园。
指导教师 孟然

二十年后的城市
广渠门中学附属小学六(1)班 杨伊童
周日傍晚,上完体能课的我筋疲力尽地回到家,一下子瘫倒在沙发上,不知不觉就睡着了。睡梦中,我听到几声猫叫,迷迷糊糊睁开眼,突然看到从我的电话手表里投影出一个全息屏幕,透明的屏幕悬浮在半空中,屏幕上是一只乖巧可爱的猫咪。小猫对我说:“主人,你终于来啦!
我吓了一跳: “你……是谁?”小猫回答:“我是专门为人类时空穿越者提供指引的AI机器人小雪。我的小主人,你已经穿越到2045年啦!”我抬手一看,手表上显示的时间果然是2045年。“那,小雪,我们接下来要去哪儿呢?”“你先看看窗外吧!”
我顺着小雪的指引朝窗外看去,发现我的家竟然飘在空中。窗外,云朵像棉花糖一样飘过,地面上的人和树,都小得像蚂蚁一样。“你住在飞行房屋里。”小雪适时地解说道。我朝四周打量,这飞行房屋的内部,跟普通的屋子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家具都被固定在了地面上。此刻,飞行房屋正经过天坛祈年殿上方,空中有不少银色的传送带正在运转。
不一会儿,飞行房屋平稳降落到一个停房坪上。从房子里走出来,我用手表轻轻扫了一下路边的购物机,一瓶水就落到我手上。我站上一条传送带,传送带平稳地运行着,我愉快地打开瓶子喝水。一瓶水喝完,我四下寻找垃圾桶却没有找到。小雪见状说:“想扔空瓶子吗?现在人类都是直接把空瓶子传送到垃圾回收厂。我来帮你传送吧。”只见小雪把一个石板对准瓶子按了一下,瓶子就消失了。小雪告诉我,这是最新研发的“量子传送”技术,可以一瞬间就把垃圾传送到垃圾回收厂,垃圾桶早就派不上用场了。
我正兴趣盎然地和小雪谈论新科技,突然脚下被绊了一下,摔倒了。哎哟!我从沙发上滚了下来。原来是一场梦!唉,真可惜!这么好玩的梦境,如果还能再来一次该多好啊!
指导教师 刘云

《小苗》周刊简介
《小苗》版是《北京日报》上一个专属于孩子们的创作天地!在这里,孩子们可以书写自己成长的故事,展开想象的翅膀,也可以对城市建设提出建议。每周,《小苗》都会在《北京日报》与孩子们准时见面。在这里,孩子们可以看到自己一点点长大的足迹。
虽然叫《小苗》,年龄可不小。说起《小苗》的历史,很多老作者、老读者并不陌生。1982年1月24日,北京日报《小苗》专刊创刊。当年,专门为少年儿童开辟专版,这在当时全国的省级党报中还是一个创举。
目前,《小苗》主要刊发北京市中小学生的记叙文和文学名著读后感,内容围绕孩子们的校内外生活和成长感悟。传播方式包括《北京日报》报纸、微信公众号“北京日报小苗”以及《北京日报》客户端等。如今,《小苗》周刊已经成为北京市中小学生作文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品牌之一,受到广大师生和家长的欢迎。
供图:视觉中国
来源:北京日报小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