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妻多夫制即将出现?是光棍问题得到解决,还是社会秩序打乱?

满秋讲故事 2022-11-30 21:57:01

人口增长放缓,生育率下降,似乎越来越多的问题指向我国男女比例问题,于是一些学者提出,是否该实行“一妻多夫制”。那么让一名女子和多名男子一起生活真的可行吗?会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呢?

一妻多夫并不稀奇

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一定规律,无论是非洲大陆的黑种人还是东方黄河流域的炎黄子孙,都经历过母系社会。考古发现我们的祖先在狩猎、农耕成为主流之前,女性由于心灵手巧,善于制作生活必需品,甚至捕鱼、采摘野生果实等方面有先天优势,一度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时代——母系社会。

虽然没有文字记录,但是可以想象当时的部落奇景,男性都是女性的附属品,而女性掌握生存核心技能,拥有绝对的统治地位。一名女性拥有多名配偶也就不足为奇,这些“小白脸”或者身体强壮协助女性工作,或者面容俊美供女性取乐,成为最早的“一妻多夫制”现象。

在唐朝流行着一种习俗,那就是租妻,学名叫做“典妻”,男子没钱娶媳妇,可以从其他家租别人的媳妇。租来的媳妇需要履行媳妇的义务生儿育女和操持家务,时间一到需要还回去。元朝则更加厉害,租来的媳妇还可以转租,像物品一样。这些可以算是男权社会下独特的“一妻多夫制”,妇女的地位在当时非常低。

尼泊尔是民俗和法律都接受“一妻多夫制”的国家,这里女性通常都有几个丈夫,不过每个妇女都是这种现象下的受害者。尼泊尔女性成年后需要通过媒人介绍成婚,男方一般家庭条件较好才能入围,没钱的就别想了。但是新郎可不是一个,因为根据习俗,新郎的哥哥弟弟是新郎,一起迎娶新娘!

以后的日子就苦了这些女人,不但家族需要她操持,还要给每个丈夫生一个孩子,由于没有计划生育,很多新娘要面对5个以上的丈夫,过门后的前十年可能都在怀孕、生产中度过。正因为如此,尼泊尔的女性平均年龄不足50岁,一妻多夫带来的是无尽的痛苦。

中国执行有多难

2.4亿光棍,男女比例105:100,这些2021年爆出的数字刺激着无数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的神经。复旦大学特聘教授、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院士黄有光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开放一妻多夫制。可是黄教授可能可能没有想到,想要实施这一政策将面临多么大的挑战!

黄河流域的肥沃土壤孕育出世界瞩目的农耕文明,也发展出独特的“男权社会”。从娥皇、女英嫁给舜帝,到蔡锷、张学良的风流韵事,似乎老百姓已经把“一夫多妻制”刻在了骨子里。封建思想牢牢禁锢着人们的观念,想要扭转过来谈何容易。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道德伦理的约束,这些看似迂腐的枷锁是一切的基础,计划生育和近年来开放的生育政策,都有一个基本前提,那就是一夫一妻,共同创造价值抚养后代。一旦平衡被打破,社会生产结构也会被破坏,家庭里孩子的抚养依据是什么?这个孩子是不是和自己有血缘关系?两千年前的圣人们一定想过类似问题,才创造了影响至今的伦理约束。

同样的问题还有社会习俗的崩塌,婚礼习俗都将被推翻,重构后的婚丧嫁娶可能场面滑稽,让人不忍直视。这些由周公定下基调的礼数,代表着华夏民族热爱生活,尊长爱幼,以及生生不息的特质,并非封建陋习。

专家除了没有想到这些表面问题,更有可能没有思考破除一夫一妻制的巨大隐患,尤其是对女性的伤害。

经济是婚姻的基础

一夫多妻制的出现代表着女性地位的下降,也代表着社会劳动力的转变,男性身体适合重体力劳动,要充当养家糊口的重任。在徭役的重压下,古人往往没有精力,也没有金钱支撑一夫多妻,能娶上媳妇就不错了。连年的战争更是造成男性人口远低于女性,男人的生活状态可以说是水深火热。

以汉代为例,永寿年间人口达到了5600万,而到了三国时期,全国总人口不足1600万。剩下的男人需要耕种养家,还要供养庞大的政府。蜀汉的百姓每6个人就要供养1名官吏,生育就成了唯一的解决方案。于是规定适龄男女必须结婚,由于男多女少,很多庄稼汉需要养多个媳妇,成为了沉重的负担。

新中国国力迅速恢复,男女承担一样的责任,一夫一妻制无论从破除封建思想还是劳动力分配上都非常合理。随着近年来经济高速发展,实际上的婚姻和生育已经开始有转变。比如富人的配偶问题,法定婚姻外仍然有暗箱操作的“二奶”,已经不再是新鲜事。

说到这里,就可以直面婚姻的本质,那就是经济能力问题。虽然男女平等,但是中国乃至世界的现状就是男人收入普遍高于女性。以智联招聘2020年数据来看,中国职场男性薪水高于女性,差距在12%以上,男性在家庭中不是唯一的收入来源,但是还是处于领先地位。

结婚前考验双方的条件,除了颜值和身高,最重要的可能就是经济能力,会赚钱的男人更受欢迎,反之则不然。前文提到的一妻多夫制,正是黄教授想要解决男多女少的问题,然而从收入角度出发,根本就不成立。

其次从生育本能出发,传宗接代是每个人的基本需求,没有中国封建思想的外国人也普遍如此。自己的妻子丈夫众多,孩子的基因是源自自己还是其他“兄弟”无法确定,婚姻也就不稳定了。女性则不然,无论丈夫有多少个,但是孩子一定是自己的。那么女性一定能接受一妻多夫制吗?

女性如果拥有经济主动权,选择配偶时也不会选择社会底层的“loser”,而是会选择对自己生活和日后抚养子女更有利的男性。这些男性应该拥有一定经济基础,身材相貌上乘,幽默风趣有教养,不过拥有这些特质的男性一定不会选择进入后宫,而是选择弱于自己的女性为伴,至少后代可以保证是自己的。

所以一无所有的男性可以打消吃软饭的念头了,同样的女性也不用为此高兴,因为拥有几个丈夫后,你的噩梦就开始了。

多个丈夫多受累

女性的特长是心细手巧,善于家庭事物,而男性则是体力劳动和交际。以尼泊尔的“一妻多夫”特色来看,即便家中很多男人,但是养育子女和家务事仍然是女性的工作,这些粗心大意的男人根本无法很好的照顾家庭。

女性拥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娶丈夫,就一定拥有自己的事业,事业家庭两手抓,家里几个男人张嘴等饭吃,相信这种日子根本没法过。

同样需要面对的还有中国男人的自尊心里,这些来自血脉相传的神秘力量会让整个家庭鸡飞狗跳。想要让他们和睦相处,彼此称呼“大哥、二哥、三弟”,平日里和睦相处不对比,根本就是天方夜谭。

网络上流传着一些人对一妻多夫制的美好畅想,比如娶几个丈夫,一个在外赚钱养家,一个带孩子,一个陪着浪漫。这种想法十分不切实际,更贴切的应该是女人忙碌一天回到家,屋子里乱扔的一堆臭袜子,孩子们哭着要吃的,丈夫们不是在喝酒就是在打游戏。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体力劳动已经由社会主流变成了少数存在,女性开始逐渐走上世界舞台,拥有了相对平等的地位,一妻多夫制将在某些层面上加速女性的负担,形成不稳定的因素。任何事情都要从发展的角度考虑,先让男权彻底消失,再谈女性社会责任,是否会更合理一些呢?

0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