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是再敢动我电脑插头一下,我绝对不会轻饶你。”无法想象这是37岁的男子跟白发苍苍的母亲说出的话。
听到这样的怒吼,母亲只是无奈地摇摇头,随后拿了一碗饭和一些菜放在电脑旁的桌子上,开始给男子喂饭。
男子的脸上满是麻木,只是机械地玩着游戏以及吃母亲喂过来的饭。年近四十,早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这个男子却像个“巨婴”依附父母。
早年间,父母尝试给他相亲,甚至在一年内给他介绍了59个相亲对象,最终失败告终。这些年来,父母想通了,这样的儿子折腾自己就够了,别去伤害别家姑娘了。
对于男子的现状,父母无可奈何,可终归是唯一的儿子,除了对他好点,老两口也是别无他法。
当事人已然看开这一切,可看客还是觉得震惊,这个男子为何会这样?这个家庭又经历了什么?
这一切得从男子的小时候开始说起,男子叫潘杰,出生在一个优越的家庭。他的父母都是城市工人,收入颇丰。
因为是家中独子,所以父母对他极其宠溺,基本是要什么给什么。小时候的潘杰聪明伶俐,成绩优异,长相也是惹人喜爱。
父母对潘杰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不仅不让他接触任何的家务活,而且连吃饭都是追着喂。
他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活在父母的保护下,没有经历过任何挫折,从未体验过生活的不易。父母对他的宠爱是溺爱,这为以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随着年龄增长,潘杰被父母送到寄宿中学学习。这对于从未离开过父母的他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是悲剧的源头。
突然离开父母爱护的潘杰需要独自面临各种各样的情况,这让他无所适从。因此,他的学习成绩迅速下滑,心理产生巨大的落差。
在这个成长的关键时期,玩游戏成为了他逃避现实的唯一消遣。起初,他只是偶尔玩玩。后来,他逐渐沉迷在游戏世界无法自拔。
在游戏中,他找到了曾经失去的自信和成就感。就这样,他对游戏越来越痴迷,甚至撒谎、逃课,为了筹集上网费用,他总找父母要钱。
本就宠爱的父母没有二话就给了潘杰,没有察觉任何不对。勉强考上高中的潘杰更是肆无忌惮,完全把学业抛之脑后。
他的高考成绩自然不好,连本科线都没有达到。在父母的坚持下,他连续复读两年,最终考上一所大专学校。
在大学里,没有了老师和父母的监督,他玩游戏的时间越来越长,有时候一周都看不到他的身影。对此,他的室友了然,当有人问及潘杰时,他们说潘杰应该是又去网吧了。
辅导员发现了此事,亲自给潘杰做思想工作,希望他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业上,而不是一直打游戏。但潘杰并没有改变,依旧保持着原来的状态。
随后,辅导员把这件事情告诉了潘杰的父母,老两口很震惊,完全想不到乖巧的儿子变成了这样。他们去说潘杰,可潘杰根本就不听他们讲的话。
随着时间的推移,潘杰对游戏的痴迷程度越来越深,与父母的矛盾不断升级。在大专毕业后,他整天待在家里打游戏,没有任何的收入来源。
父母劝他去找工作,甚至拔了他的电脑插头,刚开始,潘杰左耳进右耳出,不搭理父母。后来,面对母亲的做法,他非常生气,情绪失控时还会推搡母亲。
母亲因此还受了伤,对儿子这样的行为很心寒。但她终归希望儿子过上正常的生活,便四处张罗相亲。
那一年,他给儿子张罗了59个相亲对象,最终无果。至于原因,潘杰说女方长得不好看、家境不好、工作不稳定。
当然,这59个相亲对象也没看上潘杰,她们说能明显感觉到潘杰的自私与冷漠,而且对自己的态度并不真诚,甚至有人直言潘杰心理有问题。
其实,父母早已隐隐觉得潘杰心理有问题,希望潘杰去医院检查,可他不为松动。有一次潘杰身体不舒服,父母便借此把他带到了医院。
最终,医生得出结论,潘杰患有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这病症让他变得暴躁易怒、自私自利、缺乏同理心。
这个结果让老两口陷入了绝望,他们不理解为什么曾经优秀可爱的儿子变成这样。他们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意识到是他们的溺爱最终害了儿子。
他们陷入了自责,同时想要帮儿子走出困境,重新过上正常生活。但这样的改变并非一朝一夕,直到潘杰37岁,还是出现开头那一幕。
对比,他们做好了长期准备,所以接下来的时间就用耐心和爱帮助儿子,希望他早日变好,至于未来,一切都得再看。
这故事不免让人唏嘘,所谓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也希望所有家长都知道,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定的挫折会让他成长,而溺爱孩子是非常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