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白起是水平最高的包围战术之神?赵括也不是一无是处

近史风云录啊 2025-02-13 16:14:40

长平一战坑杀四十万赵军,如果不是秦昭襄王被人说服,不伐邯郸,白起也是只需要再拱一卒就能把邯郸拿了,人都死完了,回了大本营又怎么样?指望小屁孩提刀,还是指望金人娘们提个擀面杖?金人本来就人少,就那点中原的金人大军,但凡被滞留一下,会出现的情况就是金人走一里,得死一千人,十里一万,百里十万,回到大本营之前,金人得死多少?

长平之战后,不打邯郸的话。那40万人,我肯定把他们大拇指全砍了,让他们不停消耗赵国钱粮,白起从领帅过后,就只有两个选择,杀或不杀。就像赵国在面临收不收上党的地构筑防线的决策,你看他失败了,所以觉得当时建议不接受上党的是一顶一的好建议,可惜赵国君主不听

但实际上赵国接不接收上党都会挨揍,不如接了上党构筑防线,不然秦从上党横穿过来,想怎么拿捏赵国就怎么拿捏赵国,从这点来讲上党就是必收的地。而廉颇之所以被调走是离间外加赵国打着打着发现自己突然也耗不过了,哪怕秦国的消耗远比赵国大,但是赵国确实就是耗不过了,所以才有的换将。

赵国一点都不弱的,赵括也不是一无是处的纸上谈兵,自从被秦卒彻底围困四十多天,赵国士卒没有一个投降叛敌的,而是成建制的冲击秦国包围圈,从这点来看,赵括如果只会纸上谈兵,根本不可能拥有这种对士卒的掌控力度,赵括突围身中乱箭而死之后,赵国士卒才肯投降也说明了这一点。

赵括只是遇见了一个名为白起的人屠,被白起以三段论八字形,用四十余万秦卒将四十余万赵卒完成精准分割之后,彻底围困,这也打破了孙子兵法中十倍围之的理论,而是人数一比一的情况下完成包围战术,长平之战白起的手笔称得上技战术水平最高的包围战术

至于为什么白起不割了拇指放回去 (我不清楚秦昭襄王被范雎劝说不如就此割地议和的时候,白起有没有杀掉降卒,如果没有的话,那十有八九就是秦昭襄王希望白起背这个锅)因为割了拇指还能生崽啊,四十万降卒如果一下子没了,赵国一定在一段时间之内构成不了任何威胁,也就是因为秦昭襄王不让白起打进邯郸,所以后来秦昭襄王再让白起领兵的时候,白起不乐意了,于是一代人屠被秦昭襄王赐死

而且要考虑到,秦国从商鞅变法之后的体制,这是秦国强大的根本原因,如果放降卒回去,嗷嗷待哺的秦卒就没军功了,秦卒就是为了军功才在刀口舔血,结果打赢了却没军功,会出现什么情况可想而知。

杀降就不一样了,杀降有军功的,秦昭襄王更不可能对长平之战开先例,什么拇指也算军功,那绝对会有人杀良充功,反正年老力衰的长辈肯定不需要拇指了对吧? 对自己狠的说不定都敢自己剁了自己的拇指,所以透过重重迷雾过后再看,白起说是二选一,实际上他就只有一种选择。

1 阅读:225
评论列表
  • 2025-02-13 17:57

    被围不是死,家人在后方,不投降跟赵括有个屁关系!谁轻易投降啊!

  • 2025-02-14 14:00

    给韩信半年时候都足够灭掉两个国家了!甚至还可以分几万精兵给你去打鱼织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