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不仅是国内市场创新要素发展的“刚需”,也是吸引国际贸易和投资的“标配”,更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
为提升涉外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保障能级,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4月8日,黄浦区检察院涉外知识产权工作站入驻活动在黄浦太平洋新天地召开。黄浦区副区长王槐,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谈倩等领导出席。

入驻只是第一步,将保护触角延伸至最前端
黄浦是上海的“心脏、窗口、名片”,而位于黄浦的淮海新天地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是上海“进口浓度”最高的地方,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全域位于中心城区的国家级进口示范区。
随着高能级市场主体加速度集聚,国际贸易往来指数级倍增,相关法律风险和权益保障问题也随之而来。2023年至今,黄浦区检察院深耕示范区法治服务建设,先后打造“新天地楼宇法治论坛”、创建“H源点护企工作站”,让法治服务直通企业门口,持续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检察动能。

活动当日,区检察院设立的涉外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站入驻进口示范区,将知识产权保护触角延伸至最前端。通过该工作站,区检察院将更加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实现更高效的法律监督、更贴心的企业服务、更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八条举措注入新动能,助力打造“世界级商贸门户”

为全面落实市区两级优化营商环境8.0版行动方案的战略部署,区检察院立足黄浦区位特点与进口示范区需求,以“法治副园长实质化运行”为驱动,以“涉外知产检察工作站”为枢纽,制定了《深化进口示范区涉外知识产权检察服务保障的八条举措》(以下简称《八条举措》),助力进口示范区打造“世界级商贸门户”。

《八条举措》明确,平等保护示范区内各类主体权益,落实知识产权权利人实质性参与刑事诉讼,切实维护权利人诉讼权益。依法严格规范办理示范区内涉外知识产权案件,严厉打击链条化、产业化知识产权犯罪。创新引领示范区知识产权综合履职实践,深化与多部门协作,强化线索移送、业务融合、信息共享及案件研判工作。通过庭审观摩、不起诉听证、检察开放日等服务模式不断丰富法治副园长检察服务内容,定期走访、问需于企。探索匹配示范区需求的多元化救济机制,为示范区内企业提供“集成式+全覆盖”检察服务。加强对涉外知识产权的研究和宣传,强化对市场主体的法治教育引导。
一份“检察服务导航图”,全方位对接企业实际需求
此次活动中,区检察院推出了一份便捷、可视的线上“检察服务导航图”。企业只需通过扫取二维码,便可获取。该导航图展示了企业遇到侵犯知产行为后,开展权利救济的六大路径模块:调解、仲裁、民事、行政、刑事、延伸检索。在点击相应模块后,就可以跳转到具体的操作指引。在延伸检索模块,区检察院设置了一批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一本知识产权保护宣传手册、一张涉外企业风险自查表等丰富内容。
通过线上阅读导航图,企业可以选择最适合自身的救济策略,还能全方面获取知产安全的信息。据悉,区检察院将持续完善丰富这份导航图的内容,并同步嵌入淮海“兴业荟商”外商伙伴服务包。通过检察综合履职与区域营商服务的共振效应,为国家级进口示范区发展保驾护航。

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谈倩在活动中表示,一要找准坐标系。围绕5方面20项重点任务,找准检察履职的着力点,精准提升服务能级。要聚焦进口示范区的试点特性和引领作用,与淮海中路街道等辖区单位加强协作配合,共同打造一批首创首例,扩大进口示范区影响力和辐射面;二要办出高质效。要把“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基本价值追求贯穿在涉外案件办理中,平等保护中外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要强化全链条追赃挽损,注重对权利人损失的赔偿和权利的“恢复”,以法治确定性帮助企业应对诸多不确定;三要打响金招牌。依托淮海新天地商圈优势,集聚知识产权国际资源,打造涉外法治服务高地,助力知识产权保护。联动上海外滩金融检察综合履职基地、新天地法治论坛等平台,探索一体化发展路径,擦亮“宜商黄浦”品牌。

黄浦区副区长王槐指出:一要提高站位聚合力,提升进口贸易发展动能。立足企业主体需求高效贯通资源,以特色化、品牌化项目服务,切实解决企业发展中知识产权保护的难点、痛点、堵点,为高质效建设进口贸易示范区及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法治动力”;二要提供法治强保障,优化进口贸易服务体系。以“新天地涉外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站”入驻为契机,全力打造促进进口、服务进口、便利进口的一站式综合法治服务体系,推动建设同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要求相适应的涉外法治体系和能力;三要提倡消费促发展,推动进口贸易业态创新。充分发挥黄浦商贸资源优势,全力推动进口贸易规模持续放大,不断提升黄浦“首店、首秀、首发”经济效能,不断促进产业升级创新与多元消费场景构建,形成推动进口示范区经济发展的新发力点和新增长点。
法治是发展的保障,知识产权更是企业创新发展的基石。未来,区检察院将持续以“法治软实力”赋能“开放硬核力”,以更实的举措,努力做到护好一企、促治一片、惠及一方,让示范区成为知识产权保护的“首选地”、创新策源的“示范窗”、对外开放的“金字招牌”!
记者 / 邵林峰 瞿煌俊
编辑 / 陈露露
图片 / 邵林峰 瞿煌俊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