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是和尚打伞,无法无天。2015年,安徽省某小学发生了一件让人瞠目结舌的事情。年仅13岁的小赐,在当副班长兼语文课代表的五年时间里,搞了一帮小学生2万多块钱。
他利用检查作业和监督背书的权力,愣是把班级变成了自己的“小王国”。
他行事作风强硬,如果作业没写完或者书背不出来,班主任就会体罚学生,同学们为了能通过背书和检查作业,就会把自己的零食分享给小赐。

渐渐地,这小子胃口越来越大,开始向同学们索要钱财,甚至逼迫同学吃屎喝尿。小赐还有专属的“司机”和“财务管理人员”,官威十足。
出身贫寒小赐出生于安徽怀远的一个农民家庭,父母为了生计,常年在外打工,留下小赐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
当时很多农村家庭的孩子都是留守儿童,小赐刚到县城小学读书时,各种不适应,很少说话,和同学关系也一般。

但他知道父母送他去城里读书不容易,学习上非常努力,成绩也很不错,成了老师重点关注对象。
小赐的爷爷奶奶对他疼爱有加,不过受限于教育水平和精力,他们没办法给小赐足够的引导和监督。
小赐在缺乏父母管教的环境下,逐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他渴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认可,而这种渴望,也为他的瞎胡闹埋下了伏笔。

小赐的转折点出现在他上小学二年级时。因为学习成绩优异,表现积极,他被班主任顾老师任命为副班长,并兼任语文课代表。
这个职务,让小赐第一次尝到了权力的甜头。他开始负责检查作业、监督背书,甚至能直接向老师汇报同学们的表现。
刚开始他还算公平公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发现,手中的权力可以为他带来许多“好处”。
一些调皮捣蛋的同学,为了逃避老师的惩罚,开始用零食、玩具甚至金钱来贿赂他。

有一回,班上的小辉作业没完成,心里直打鼓,害怕被老师体罚。他知道小赐有“生杀大权”,于是赶紧把自己最爱的巧克力送给了小赐,求他别告诉老师。
小赐一开始还有点犹豫,可看着巧克力,心里痒痒的,就收下了。从那以后,小赐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不再满足于偶尔收到的零食,开始主动向同学们索要。
还有一次,几个同学在玩卡片游戏,小赐看到有罕见卡片,心里羡慕的不行。这时候,班里以副班长好朋友自居的小胖,就直接抢了同学的卡片来孝敬他。
渐渐地,他开始沉迷于这种特权带来的快感无法自拔。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赐的胃口越来越大。他不再满足于零食和玩具,开始直接向同学们索要钱财。
到了三年级时小赐迷上了网络游戏,他开始直接向同学们要钱,还规定有自行车的同学接送他去网吧。比如小江就经常被要求接送小赐往返网吧,这让小江疲惫不堪,但又不敢反抗。
为了筹集更多的资金,他甚至设立了保护费制度,要求每位同学每周都必须上交一定金额的保护费。

他还根据每个同学的家庭状况制定要钱数量,家庭条件好的多要,不好的少要。小刚家里条件还算可以,就成了重点压榨对象,每次要交的保护费比别人多一倍。
而对于那些交不起钱的同学,小赐就采取各种手段进行威胁和恐吓。
有一次,班上的一位同学因为家里贫困,无法按时交纳保护费。小赐忽就纠集了几个手下,把这位同学堵在厕所里,强迫他喝下装满尿液的瓶子。

在小赐的瞎胡闹的过程中,班主任顾老师难辞其咎。顾老师对小赐的偏袒和纵容,让小赐更加肆无忌惮。
每当有同学向顾老师举报小赐的恶行时,顾老师总是以“小孩子不懂事”为由敷衍了事。她甚至认为小赐是在帮助她管理班级,对她的工作大有裨益。
顾老师的这种态度,无疑给小赐传递了一个错误的信号:只要成绩好、表现积极,就可以为所欲为。
在这种扭曲的价值观引导下,小赐的贪婪和霸道愈发严重。他不仅在班级里作威作福,还开始干涉学校的一些事务,试图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五年级时,小赐更加猖狂,索要的金额也越来越高。小刚因为父母不给钱,被小赐威胁后就去偷钱包,结果被抓。
经过耐心询问,小刚家长终于得知了真相,当时就不乐意了,立即向学校反映了情况。在家长的强烈要求下,学校开始对小赐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令人震惊:在短短五年间,小赐竟从同学们手中勒索了20000多块钱。
谁也没有想到,这个看似乖巧的孩子,背地里竟然能干出来这种事,实在是让人大跌眼镜!

2015年5月4日,因为当时小赐还没成年,最终只被责令转学处理。班主任顾老师因为管理不善被免职,并取消了教师资格。
小赐的转学看似是为这件事画上了句号,可实际上这件事所带来的影响远未结束。小赐的行为给同学们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那些被他欺负的同学,有的心理出现问题退学或转学,有的养成了偷钱等不良习惯。班级里也少了一半的学生,原本的学习氛围被破坏殆尽。

一个13岁的孩子,为啥会在纯真无邪的年纪做出这么恶劣的事情?这到底是谁的错?
即使如今这个时代,校园霸凌的事情依然时有发生,我想不管是家长还是学校,真的应该找找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