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春天的脚步悄然而至,气温逐渐回暖,万物复苏。而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季节的变化并非只是衣物增减那么简单,而是关乎血糖波动、健康管理的一场“持久战”。

天气转暖,饮食、运动、生活习惯稍有疏忽,血糖就可能悄悄“作妖”。
很多人以为糖尿病只和“吃糖”有关,殊不知,喝错了东西、做错了事,血糖也可能“翻江倒海”。
医生特别提醒:牢记“3不喝5不做”,别不放在心上!
喝的是水,喝错了可要命!——牢记3不喝1. 不喝含糖饮料:甜蜜陷阱,血糖的“催化剂”天气一热,许多人喜欢来一杯冰镇奶茶、果汁、碳酸饮料,解暑又提神。

但这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无疑是“饮鸩止渴”。
市面上的果汁、奶茶、可乐等饮品,往往含有大量的“隐形糖”,即使标榜“无糖”,也可能含有果糖、麦芽糖、玉米糖浆等甜味剂,这些成分同样会让血糖飙升。
有研究表明,一瓶500毫升的普通碳酸饮料,含糖量可以高达50克,相当于10块方糖!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这一瓶饮料,可能比吃一碗白米饭还危险。
如果真的嘴馋,建议选择不含糖的绿茶、乌龙茶,或者自己用柠檬片泡水,既解渴又健康。
2. 不喝过量酒精:肝脏承受不起,低血糖悄悄来很多人以为,糖尿病患者只是不能吃甜的,但酒精也是糖尿病管理的一大“隐形杀手”。

酒精会影响肝脏的糖代谢,导致低血糖风险增加,尤其是空腹饮酒时,低血糖可能悄无声息地发生,甚至严重时会引发昏迷。
2017年《糖尿病护理》期刊的一项研究显示,长期大量饮酒的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比不饮酒者高出2倍以上。
糖尿病人最好控制酒精摄入,如果实在要喝,建议选择度数低的红酒,且不超过100毫升,并且一定要和食物一起食用,以减少低血糖的风险。
3. 不喝过量咖啡:兴奋之余,血糖也跟着“兴奋”不少人早晨起床或者下午犯困时,喜欢来一杯咖啡提神。
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咖啡因可能会影响胰岛素的敏感性,使得血糖波动更大。

一项发表于《糖尿病学》期刊的研究发现,每天摄入超过200毫克咖啡因(约两杯美式咖啡)的人,血糖水平比不喝咖啡的人高出8-12%。
如果真的喜欢咖啡,建议选择低咖啡因咖啡或者用大麦茶、菊花茶代替,既能提神,又不会影响血糖稳定。
除了“嘴上管住”,这5件事也千万别做!1. 不熬夜:血糖飙升的“幕后黑手”很多人以为血糖高就是“吃”出来的,但熬夜也是血糖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长期熬夜会导致体内应激激素(如皮质醇)分泌增加,而这些激素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敏感性,使得血糖更难控制。

有一项研究发现,每天睡眠不足6小时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比正常睡眠者高出28%。
糖尿病患者一定要保持规律作息,每天尽量在11点前入睡,确保7-8小时的优质睡眠。
2. 不久坐不动:血糖的“隐形杀手”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越来越“懒”,久坐办公、刷手机、打游戏,运动量严重不足。
而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久坐不动就等于给血糖“开绿灯”。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坐着不动1小时,胰岛素敏感性就会下降5%,长期下来,血糖控制难度大大增加。

建议每坐1小时,就起来活动5-10分钟,可以做一些简单的拉伸,或者快步走几分钟,让血糖保持稳定。
3. 不暴饮暴食:一次“大餐”,可能让血糖失控很多糖尿病患者平时控制饮食很好,但一遇到聚餐、节假日,就容易放开吃,觉得“偶尔一次没关系”。
但一次暴饮暴食,足以让血糖失控。
一项针对糖尿病患者的研究发现,一次高热量饮食后,血糖水平可能在4-6小时内持续升高,并且影响胰岛素功能长达24小时。

糖尿病患者在吃饭时要注意少食多餐,每顿饭七分饱即可,避免血糖大起大落。
4. 不乱吃保健品:别被“降糖神药”忽悠了近年来,各种“降糖神药”层出不穷,什么“纯天然降糖胶囊”“某某草本降糖茶”,让人眼花缭乱。
但多数所谓的“降糖保健品”并没有科学依据,甚至可能含有非法添加的降糖药成分,长期服用可能会引发严重副作用。
《中国药学杂志》曾报道过一起案例,某患者长期服用一种号称“纯天然降糖”的保健品,导致低血糖昏迷,送医后发现其体内含有非法添加的格列本脲(一种降糖药),最终导致血糖失衡。

降糖一定要遵医嘱,正规药物+健康生活方式,才是最有效的控糖方法。
5. 不忽视心理健康:情绪波动,也会影响血糖很多人不知道,焦虑、抑郁、压力大,也会影响血糖。
在高压环境下,体内会释放大量应激激素,这些激素会让血糖升高,并影响胰岛素的正常工作。
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的一项研究指出,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的人,血糖控制难度比普通人高出30%以上。
糖尿病患者要学会调整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可以通过冥想、瑜伽、听音乐等方式来缓解压力,让身心更健康。

糖尿病的管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任务,而是需要长期坚持的生活方式。
牢记“3不喝5不做”,能帮助血糖稳定,更能让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希望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能科学控糖,健康生活,不让血糖成为人生的“绊脚石”!
信息来源
《糖尿病护理》期刊,2017年
《糖尿病学》期刊,2020年
《中国药学杂志》,2021年
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研究报告
本文所述内容,均基于现有科学知识和中医理论整理而成,旨在为读者提供健康科普信息。
如有任何健康问题请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