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有多绝望?8天打光6万中国兵,是什么让我们撑住没有亡国?

海瑶评过去 2025-02-02 02:51:06

抗战究竟有多绝望?中国差一点就亡国了。

一个民族危亡到什么程度,才会让还不到10岁的娃娃兵上战场?一阶段是现役兵,第五阶段才使用妇女和儿童,然而1944年的松山战役,一个师中年纪最大的才15岁,打到这个份上,娃娃们再不上,可能这个国家就没有未来了。

当年抗战到底有多绝望?又是什么让我们撑住了没有亡国?

点个关注,一起揭开抗战前期的内幕。

一、信心满满

抗战前期,其实国军大部分官员都还是信心满满,日本扬言:

“三个月灭掉中国”。

殊不知,国民政府高层完全没在怕,原因很简单,咱们中国别的不多,就是人多,四万万国民,数百万雄兵,即便武器装备逊色于对手,人海战术在绝大多数时候还是管用的。

一方面,全国各地军阀齐心协力支援战场,另一方面是多年谋划,蒋介石还养出了五万多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德械师,如此豪华的阵容,在国人眼中,就算不能打得日本鬼子丢盔卸甲,怎么着也能战一个势均力敌,再不济守土保国还是能做到的。

这是民众的声音,同时也是国民党高层的想法,因此,没有任何犹豫,为了保住经济重镇上海、为了找回场子,也为了在世界面前彰显自身的实力,1937年8月,眼看着日寇向沪上逼近,七十万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国军队亦是雄赳赳气昂昂,相继来到了黄浦江边。

淞沪会战一触即发,8月13日,双方正式交火,国军这边由黄埔蒋校长亲自指挥,而日军这边则是松井石根挂帅,不可否认的是,这位敌将当真有两把刷子,他十分擅长突破作战,与此同时,他灵活多变的思路也比中方将领强上许多,在他的指挥下,明明兵力劣势,日军却愣是打得有来有回,在宝山之战中,更是发起了连续六天的猛攻,最终使用燃烧弹将宝山城夷为平地。

反观国军呢?虽说打出了精气神,却仍是伤亡惨重,正面对抗根本打不过,只能靠着巷战不断周旋、拖延时间,从这里就能看出,中日双方的军队简直不是一个世纪的产物,面对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日本军队,中国军人就只能靠着强大的意志力硬挺着。

这一点国军高层也深有感触,但他们却不能放弃,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城市之一,上海的安危正被全国百姓关注着,大家都在等待前线来信,等待着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因此,即便明知不敌,上到蒋介石、下到普通战士心中却都清楚的知道,为了国家与民族,他们只能死战到底。

在博主个人看来,此举虽然雄壮,却着实有些不明智,要知道,淞沪会战日军之所以能够取胜,除了装备差距之外,战场位置也至关重要,上海不但无险可守,同时也方便日军海运补给、舰炮打击、空军出动,换而言之,这根本就是三打一!人家的海陆空军,打咱们的陆军。

见到势头不对,如果蒋介石能够果断下令撤出战斗,那中国军队最精锐的那部分还尚且能够留存,将来战场拓展到内陆地区,他们绝对能起到更加关键的作用,但很可惜,历史没有如果,他们都倒在了黄浦江边,甚至还带来了连锁反应,从上海到南京之间的地区尽数归于敌手,局面已然不可控制。

很快,国军惨败的消息也传遍了大江南北,闻听此讯,有人欢喜有人愁,欢喜的是,七十万中国男儿用鲜血破灭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忧愁的是,中国政府倾尽全力组织的大会战竟以失败告终,一时间,绝望的阴霾笼罩了全中国。

但没人想到的是,这绝不是抗战最艰难的时刻,南京即将沦陷,到时候中国何去何从?又是什么让我们坚持住了没有走到灭国这一步?

二、南京破

抗战前期有多绝望?8天打光6万广西狼兵,蒋介石33万精锐全部折损,是什么让我们撑住了没有亡国?

抗战刚打响,沿海重镇上海就陷入了危机,国民党政府倾尽所有,全国各地七十万大军,其中甚至还包括了五万德械师,只为保住上海,可结果却依旧不容乐观,国军惨败、上海城破,江苏省内日军如入无人之境,敌人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南京!

南京既是国民政府的首都,也是国父孙中山先生陵墓的所在地,一旦失守,按照近代战争的规则,中国就算是彻底失败了。

这一点以蒋介石心知肚明,他们也明白,全国人民都在看着南京,即便明知不敌,蒋介石也还是命令唐生智率领十五万大军死守,十五万对二十万,再加上我们是防守方,单看兵力中日两军本应是势均力敌,可还是那句话,双方的部队根本就不是一个世纪的产物,靠着数不清的大炮,日军快速突破了被国人寄予厚望的紫金山防线,反观守军呢?12月12日,他们战斗到了最后一人,集体殉国...

再看另一边的光华门防线,这里的国军处境稍好,依托高大的城墙,竟生生挡住了日军凶猛的攻势,为了守住城门,所有人都不惜性命,都是以命相搏,整整两天愣是没有后退一步,不过也就到此为止了,随着伤亡过半、后援无人,守军只能返回城内。

光华门失守,雨花台阵地也迅速沦陷,接下来便轮到了中华门方向,中华门、中华门,可谓中华之大门也,虽然只是一座城门,可在敌我双方看来,这却是尊严的象征,为了争夺它,中日两军皆派出了敢死队,从下午一直到深夜,来来回回反复拉扯了十几次,守军几乎死光,这才被日军攻了进来。

至此,南京城失守,首都被破,三十万军民惨遭屠戮,当得知这一消息时,举国上下一阵悲鸣,这下子就连最坚定的爱国者都不禁质问自己:“中国还能守住吗?”

很多人都给出了否定的答案,例如汪精卫便是其中的代表。

这些汉奸、卖国贼评价起来有些难,说他们是彻头彻尾的软骨头?也不尽然,这些人中有当兵的、有将军,也有政客,曾几何时,他们也是坚定的主战派,想要靠自己的双手将侵略者赶出国门,但南京的陷落影响实在是太过恶劣,很多人都因此吓破了胆,同时一种新兴的理论也随之出现,即,敌人是不可战胜的,与其拼光全体炎黄子孙,莫不如投降日寇、“曲线救国”,以求未来东山再起,而这便是抗战初期臭名昭著的“亡国论”。

一开始,持这种论调之人还算少数,大家都是中国人,对自身的血脉都有着与生俱来的自豪感,若是不到万不得已,谁又愿意承认失败,谁又愿意成为一个蕞尔小国的二等公民呢?

站在上帝视角,南京保卫战后的中国也确实没到山穷水尽那一步,我们还有半壁江山,还有百万大军,万一赢了呢?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中国人也不愿认输,幸运的是,1938年3月至4月,国军在台儿庄还真的打出了一场漂亮仗,一举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论调不说,亦是给到了很多国人坚持下去的信心。

不仅如此,国内甚至还出现了另外一种声音,在这些思想激进的人看来,台儿庄战役的胜利预示着日军败势已现,徐州很有可能会成为两国的决战之地,届时,英美等国不可能坐视不理,在列强的帮助下,我们或许能够一战定乾坤!而这便是抗战初期除了亡国论之外的另一大论调——速胜论。

这种论调持续了月余,一度让许多悲观的人们重新燃起了信心,但很遗憾,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随着徐州等地的相继失守,他们也被直接打回了原形,亡国论被再度提起,并一跃成为了国内的主流论调。

为此,选择投靠汪精卫的懦夫越来越多,余下之人即便不愿投敌,打心底里也都做好了亡国的准备,就连钱穆先生这样的史学大家都默默撰写起了《国史大纲》,想要将其留给后人,以作复国之用。

可以见得,此时此刻,中华民族的精气神已经被打散了,整个国家也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如果不能尽快统一思想、坚定信念,那我们距离亡国也就真的不远了,但所幸,就在此时,一个扭转历史的意外发生了,正因为这次意外,让中国人稳住了军心,这也正是中国撑下去没有亡国的关键所在。

这次意外究竟是什么?它为何能让中国杀出重围?

三、持久战

抗战前期有多绝望?8天打光6万广西狼兵,蒋介石33万精锐全部折损,是什么让我们撑住了没有亡国?

上海、南京、徐州,抗战打了十个月,也输了十个月,结果一败涂地,亡国论调更是成为了主流,投降派越来越多,主战派也愈发不坚定,如此关头若是再没人站出来,五千年华夏兴许就要亡了,不过幸运的是,就在此时,一位伟人站了出来,他就是毛主席。

1938年5月,局势不容乐观,毛主席便开始了闭关,一来想要总结一下这十个月间的经验教训,二来也是想要研究出一套理论,一举扭转国人内心的绝望与悲观。

经过一夜的思考,毛主席很快就有了思路,只有三个字,那就是“持久战”!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老人家整整九天九夜没有合眼,困了就用冷水洗脸,饿了就囫囵吃一口饭菜,精力高度集中的他有一次甚至就连棉鞋伸进了火炉中都不知道,还是直到痛觉传来才后知后觉。

此举像极了明代王阳明的“龙场悟道”,事实证明,毛主席也果真悟出了一系列伟大的理论,《论持久战》书成,书中内容既给了软弱者一记响亮的耳光,同时也让坚定不移者再度充满了信心,其中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阐述了中国必胜的概念。

毛主席从当时中日双方的国情、军情出发,先是指出,中国是一个大国,有着广阔的国土面积和众多的人口,足以维持一场漫长的战争,旋即又点明,日本是一个小国,无论是人力、物力、财力、军力都经不起长期作战,最后一个结论跃于纸上,简而言之,只要中国、中国人民能够坚持下去,胜利必将属于我们!

而另一方面,毛主席又驳斥了亡国论、速胜论等理论观点,例如针对亡国论者,毛主席指出,亡国论只提强弱对比一点,却忽略了中日双方其他的优势、劣势,反观速胜论者呢?则是忘记了强弱矛盾,单单记得国际上的阵营矛盾,至于那些妥协派就更不用说了,伟人毫不客气的表示,这群人就是忘记了历史教训,忘记了战国时期“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的典故,日本人要得可不仅仅是中国的半壁江山,他们要的是整个中国,甚至是整个亚洲,妥协根本没用,只会将国家推入无尽的深渊。

毛主席的《论持久战》思想可谓是有理有据,一经推出瞬间轰动中外,共产党人对此奉若至宝,国民党人也不禁陷入反思,日本侵略者急的是焦头烂额,就连西方列强都是敬佩不已,而号称“小诸葛”的白崇禧更是对书中内容进行了归纳总结,最终概括成了两句国民党军接下来对日作战的总方针,那就是“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

可以说,毛主席的思想对抗日战争绝对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就如同混沌中的一束光,照亮了华夏大地,同时也唤醒了迷茫的中华儿女,带领我们成功杀出重围,杀出了一个新中国。

在此也祝福各位观众,新春快乐,家国共安康!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