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对于联发科而言,最近两三年的行情如过山车一般,高通罕见的连着两代产品出问题,金钟罩漏出了两个大破绽,联发科在这个时候动作稍微慢了一些,但还是推出了联发科天玑9000,天玑8100这样的产品,在之前也凭借着天玑1080,1100和1200完成一部分中端市场的占领,只可惜高通迅速抛弃三星,在高通骁龙8+上使用台积电4纳米工艺制程,立刻扭转局势,在高通骁龙8Gen2上稳稳的拿回高端市场。在今天联发科天玑7200发布之际,试问,联发科是否守得住中端市场?
如果不是高通骁龙888,高通骁龙8 Gen1的火龙,如果不是三星的5纳米4纳米代工都出现了巨大的问题,联发科根本毫无机会重新回归高端市场,顶多也就是推出一些中低端的产品,诸如联发科720,1100,1200等,用在千元机或者两千元左右的产品,这对联发科而言已经是极好的消息了,毕竟过去几年联发科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占比已经跌到历史极值,只能在一些低端产品上混日子。
在这个时候,火龙高通骁龙888以及炎龙8Gen2出来了,它似乎代表着高通对联发科轻蔑的说道:来呀,老子等你两年。这个时候,联发科最强的产品只有天玑1100和天玑1200,显然无法堪当重任。一直呼声比较高的天玑9000迟迟无法问世,天玑8000和天玑8100虽说性能不错功耗比表现更好,但用在高端旗舰产品上显然是不合适的。等到了2021年年底,天玑9000才姗姗来迟,这个时候高通已经反应过来了,在2022年的5月就已经有骁龙8+产品问世了。留给天玑9000的时间居然只有短短五个月。
更让联发科无奈的是,大多数国产厂商长期打磨高通处理器,导致和联发科之间完全不来电,其处理器的性能并未得到很好的发挥。这其中,联发科应该感谢的莫过于vivo了,vivo率先在X80系列上使用天玑9000处理器,并对其进行了深度优化和调教,让用户看到了联发科的绝对实力其实并没有那么弱,早不是过去一核有难九核围观的时代了。
但联发科的好日子也就到这里结束了,2022年五月,高通骁龙8+重新王者归来,原来高通真正的问题是选错了代工厂商,骁龙8+更换为台积电4纳米工艺后,其性能功耗表现非常均衡,确实代表了高通的实力。联发科在这一刻,再无替代高通的任何机会,各家手机厂商也用脚投票,联发科在高端产品上,出局。
今天联发科发布了天玑7200,台积电第二代4nm制程,天玑9200同款工艺。CPU由2个A715大核(2.8GHz)+6个A510小核(2.0GHz)构成,GPU为Mali G610 MC4。ISP为Imagiq 765,最高支持200MP单摄,4K/30fps的视频录制。集成了AI处理器APU 650。最高支持LPDDR5+UFS3.1,以及FHD+/144Hz刷新率,支持WiFi 6E和蓝牙5.3。其综合性能只是比此前的天玑1080强一些,并不算大的更新。
在旗舰芯片天玑9200市场表现没那么好的情况下,联发科似乎也察觉到了目前的处境很尴尬,天玑7200之外,还有天玑8200的小迭代。这些产品的主要目标是吃下高通目前无暇顾及的中端市场,毕竟高通在8系列表现不好的情况下,推出的7系列也是人嫌狗厌的。中端市场上用联发科反而是一大卖点,尤其是去年的K50,realmeGTNeo3这些产品。
而高通将会推出高通骁龙7Gen2,来重新拿回自己的中端市场。这次7Gen2来势汹汹,其基于台积电4nm工艺制程。CPU为1+3+4的三丛集架构,1颗2.95GHz的超大核+3颗2.5GHz的大核+四颗1.79GHz的小核构成,GPU为Adreno730。随着高通在7Gen2上使用台积电4纳米,功耗性能都提升不少,这款产品参数上来说,只比骁龙8+弱一些。
也就是说,高通这枚7Gen2不出幺蛾子的话,联发科需要田忌赛马的技术才能保证中端市场份额,毕竟天玑9200的性能相比于高通骁龙8+其实拉不开大的差距,现在高通不讲武德,联发科除了用自己的旗舰芯片顶上,毫无办法,而且联发科还需要降价,否则国产手机可能更倾向于用高通芯片。
命运和联发科开了个玩笑从机遇上来看,如果联发科一直在市场主流范围内,或许能够抓住这两年的机会,只可惜,联发科游离于大陆主流市场太久,反应太慢,实力也略微不济,再加上一直混迹于中低端市场,坏了口碑,并未完全抓住机会。
当然,联发科也多少得到了点东西,比如重回主流市场,被一部分消费者厂商重新认可。但想要更进一步,就需要联发科在旗舰上咬住高通,中低端则是像天玑8100这样的芯片持续加速更新,才能避免再次被踢出牌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