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青岛西海岸发布”公众号消息,2月5日,由海创智能装备(烟台)有限公司总投资10亿元的半导体设备研发生产总部项目落户青岛西海岸新区。
资料显示,海创智能装备(烟台)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注册资本8000万元, 致力于半导体高端装备研发、制造、销售,拥有相关专利60余项。
消息称,作为2025年以来第二个落地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半导体高端设备项目,项目将在新区选址建设半导体设备研发生产总部,研发制造晶圆级永久键合、临时键合、解键合设备等产品,计划结合国内产业需求和自身技术优势,发展成为国内知名半导体装备公司。
青岛向 “芯” 布局
半导体设备是半导体产业的基石,其技术水平和市场规模直接影响着整个半导体产业链的发展。目前,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主要被美国、日本、荷兰等国家的企业所垄断。美国的应用材料公司、泛林集团,日本的东京电子、尼康,荷兰的ASML阿斯麦等企业在光刻机、刻蚀机、薄膜沉积设备等关键领域拥有核心技术和领先的市场份额。
近年来,随着我国半导体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半导体设备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国内半导体设备企业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在高端设备领域,如极紫外光刻机(EUV),国内尚无法实现自主生产,严重依赖进口。不过,在一些细分领域,如刻蚀机、清洗设备等,国内企业已经实现了技术突破,加速国产化替代。
从地区发展来看,青岛拥有丰富的科研资源,如山东大学(青岛)、中国海洋大学等高校,为集成电路产业提供了人才和技术支持。同时,青岛作为沿海开放城市,具备良好的交通和物流条件,有利于产业的进出口贸易和国际合作。此外,青岛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集成电路企业和项目落户。
多年来,青岛一直高度重视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已初步构建起 “一核四极” 协同共进的产业格局。
其中,“一核” 指的是西海岸新区,作为青岛市集成电路产业园的所在地,围绕龙头制造项目,四方思锐、中微创芯等一批配套企业相继落户,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四极” 则分别为崂山、城阳、胶州、即墨。崂山区汇聚了信芯微、大唐半导体等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在电视画质及时序控制芯片、无线通信芯片等领域独具优势;城阳区(高新区)集聚了物元半导体、华芯晶电等重点封装、材料、设备企业;胶州市凭借综保区优势,吸引了一批封装测试、材料加工及跨境物流项目;即墨区成功落地惠科、泰睿思等功率器件制造、封装测试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