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瑄MS-终结者B860M开箱拆解:USB4+全新BIOS=900元越级神板?

性能功效科技评 2025-03-13 17:26:37

近期随着Intel Ultra7 265K的价格持续走低,这款CPU也成了生产力用户的热门选择。但是在装机前咱们需要先考虑一个问题:到底应该搭配昂贵的Z890主板,还是售价更亲民的B860系列?

众所周知,Intel平台Z系列主板的强项一是超频能力,二是扩展性。但Intel Ultra 200系列CPU本身的超频潜力就不大,那么在对扩展性没有刚需的情况下,B860主板能以更低成本释放CPU性能,似乎是性价比更高的装机选择。

所以今天为大家开箱拆解的,就是这张铭瑄最新推出的MS-终结者B860M主板。

作为主打性价比的板卡厂商,铭瑄将这款入门级B860主板的定价控制在不到900元的价位,却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两大越级配置:其一是在同价位罕逢敌手的40Gbps满血USB4接口;其二则是堪称目前最易用的BIOS系统,直接打破了“低价=简陋”的刻板印象。

限于篇幅,关于这张主板的评测将分为上下两篇展开。本篇先快速分享开箱拆解报告与基础测试,第二篇则会在正式装机后,结合3A游戏、视频渲染等实际使用场景,深度测试其在复杂应用中的性能表现。

一、开箱&拆解

铭瑄MS-终结者 B860M D5的包装盒依然还是熟悉的味道,白色打底,体积适中,做工挺不错:

主板为标准的M-ATX版型,黑色PCB板搭配正面覆盖的大面积浅银色散热合金装甲,撞色设计相当漂亮。

铭瑄MS-终结者 B860M主板搭载的散热片颇为巨大,尤其是VRM供电部分的散热片,大量采用层叠化设计,一方面颜值更高,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散热表面积,实测散热效果相当出色,供电性能也非常稳定。

取下散热片,可以看到底部覆盖有扎实的导热垫,辅助对DrMOS进行散热:

拆解后的主板如下图所示:

铭瑄MS-终结者 B860M主板的CPU底座为LGA 1851规格,适配英特尔最新的酷睿 Ultra 200 系列处理器。

与此同时,CPU供电接口采用了8+8pin规格,主板整体采用了10+1+1 相 60A SPS(10相核心+1相核显 +1相外围电路)供电方案,单相供电达到了60A,实测搭配我的Ultra7 265K使用也绰绰有余。

其中核心供电的PWM芯片是MPS的MP29000-A:

DrMOS则是MPS的MP87661,最高可输出60A电流:

在内存方面,这块主板拥有4根DDR5内存插槽,支持Intel的XMP一键超频技术,标称最高支持8800MHz频率(OC)和192GB容量,并且同时适配UDIMM和CUDIMM 内存。可以看到,在出厂时内存插槽上有一张贴纸,会提醒玩家优先将内存安装到A2和B2槽位组成双通道,以达到最好的性能和稳定性。

在扩展性方面,铭瑄MS-终结者 B860M主板提供了1条经过金属加固的PCIe5.0 x16全长插槽,1条PCIe4.0 x4插槽,以及1条PCIe4.0 x1插槽。

而在SSD扩展方面,这张主板提供了1个CPU直出的PCIe5.0 x4 M.2插槽,以及两个PCH芯片转接出的PCIe4.0 x4 M.2插槽(支持22110规格),与此同时,还在主板右下方布置了4个传统的SATA接口。

由于PCIe5.0 SSD的发热更加高,铭瑄也为其预置了金属散热装甲,并提前贴好了导热垫,玩家开箱即用就行。

如下图所示,作为一张800多元价位的主板,铭瑄还为其配备了分布式的Debug指示灯,可以方便我们折腾DIY时快速诊断故障位置,对症下药

在内部扩展方面,除了有标配的前置USB3.0接口,还额外增加了1个20Gbps速率的前置USB 3.2 Gen2x2接口,这一点属实要好评,非常实用。

而前置USB 3.2 Gen2x2接口通过一枚ITE8851FN128芯片提供了数据传输和PD供电的能力:

最后看一下主板的背部I/O接口区域,这里采用了一体式挡板设计,接口处全都配备了不锈钢金属外壳进行加固,并且I/O接口比较丰富。如下图所示,自左向右依次为4个USB2.0 Type-A 接口,1个HDMI 2.0接口,1个DP 1.4接口,1个USB4 Type-C接口(40Gbps),2个USB3.2 Gen2 Type-A(10G)接口,1个2.5G网口以及3个音频插孔。

在音频部分,主板在左下角设计了音频线路独立区域,主板板载了一枚Realtek ALC897 声卡,提供7.1 通道高性能音频以及S/PDIF输出。

同时,为了优化HDMI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主板配备了一枚IT66318FN重定时缓冲器芯片(Retimer):

板载有线网卡方面,这张主板采用的是Realtek RTL8125D,最高支持2.5Gbps网络连接速率:

由于价格所限,这张主板没有默认搭载WiFi无线网卡,不过倒是给预留出了自行安装的位置。对此有需求的朋友可以考虑加几十块钱入手MS-终结者 B860M WiFi主板,或者在预留槽位自行加装即可,还能丰俭由人。

二、通电测试

由于尚未正式装机,目前我是将铭瑄MS-终结者B860M暂时装在开放式测试机架上进行了简单的通电测试,目的主要是观察在未进行手动超频的情况下,CPU和内存的性能是否能在这张主板上完全释放。

本次用来测试的硬件配置如下:

CPU:intel Ultra7 265K内存:阿斯加特 女武神II DDR5-8000 16GB x2固态硬盘:西部数据SN850X 2TB风冷散热器:九州风神AG620大霜塔数显版系统:Windows11专业版 24H2

通电上机之后,进入BIOS看到的一眼就让我十分惊讶。

之前就听说铭瑄给Z890和B860系列主板重新设计BIOS,没想到这套全新的界面和过往接触过的主板截然不同。首先这套BIOS支持切换为全中文显示,而不是我们常见的半中不英混杂看不懂的术语,这就让人感觉非常友好了。

而且BIOS的UI设计很类似手机APP的卡片式风格,在BIOS首页就把我们最常使用到的功能都以模块化的方式展示出来,即便新手小白用户也能快速找到常用功能来快速完成设置。

另外就我自己感觉,这套BIOS另一大优势是明显简化了操作层次。

传统BIOS大多会采用多层级菜单,许多设置选项都隐藏得很深,无论是查找还是调整都让人觉得头大;而在铭瑄这块B860M入门主板上,操作层级基本都被压缩到了两层以内,而且看起来一目了然,大大减少了重复跳转的麻烦。

个人感觉铭瑄这一套BIOS可能会成为吸引用户的“神之一手”,毕竟全新的UI和交互逻辑使得易用性大增,同时解决了传统 BIOS 操作繁琐和学习成本高的问题,既满足了新手用户的易用性需求,又为专业玩家提供了深度调试空间,做得真的很用心了。

接下来就进入具体的测试环节了,这里由于还未正式搭配显卡上机,所以暂时先对CPU和内存进行初步的测试,来观察这款主板的性能释放是否能达到一线大厂Z890主板的水准。

用CPU-Z来测试一下,Intel 265K的单核得分为877.6,多核得分为15607.4,丝毫不弱于之前我测试Z890主板时的表现:

在BIOS将内存直接XMP至8000MHz后,使用AIDA64对内存能效进行测试,测得读取速度为116.43 GB/s,写入速度为93978 MB/s,复制速度为101.49 MB/s,延迟为82.1ns。这个内存读写速率已经非常强了,虽然延迟略高,不过这是Intel 200s处理器的锅,也怪不得主板。

在Cinebench R23中,CPU的多核得分为34904,单核得分为2313分,也和我在Z890平台测试的结果几乎无差:

在3DMARK的CPU Profile 的测试中,Intel 265K搭配这张主板,最大线程得分为16666,16 单线程得分为1348分,性能也同样强力。

总得来说,经过初步测试,在未超频的情况下,铭瑄 MS-终结者 B860M这张主板同样可以充分释放CPU和高频内存的性能,并不比大厂的Z890主板弱,还是相当让人满意的。

总结

经过开箱拆解与初步测试,可以说铭瑄MS-终结者B860M主板的表现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

作为一款定位亲民的入门级B860主板,铭瑄以不到900元的价格提供了同价位罕见的40Gbps USB4接口,扩展性足以满足大多数用户的日常需求,而且在搭配Intel Ultra7处理器的情况下也能充分释放性能,完全不输贵了几倍的Z890系列主板。

与此同时,全新设计的全中文BIOS堪称点睛之笔,卡片式UI搭配层级简化的操作逻辑,实现了简洁、高效和易用统一,极大程度上提升了玩家的操作体验。

当然真要鸡蛋里挑骨头的话,这张也不是没有缺点,比如金属散热鳍片没有采用热管方案、没法实现SSD和显卡快拆等等。但还是那句话,800多元的价位就摆在这里,要是入门级主板一点不足都没有,谁还会买旗舰主板呢?

所以最后总结一下吧,如果你追求的是“把钱花在刀刃上”,铭瑄B860M无疑是当下Intel Ultra 200系列处理器的黄金搭档。它用不到Z890主板一半的价格就实现了九成以上的体验,只要不执着于极限超频,那这张主板就是非常好的选择。

最后预告一下,后续我将通过实际装机测试,进一步验证这张主板在复杂应用场景下的表现。但就目前来看,这块主板已经证明了性价比≠妥协,入门级≠低端,铭瑄这次确实把“终结者”的称号给坐实了。

0 阅读:2

性能功效科技评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