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锡悦被罢免对于韩国的意义及其后续影响

雨秋闲聊 2025-04-05 13:16:38

尹锡悦被罢免对于韩国的意义及其后续影响

文/叶雨秋

当地时间2025年4月4日上午,韩国宪法法院通过对总统尹锡悦的弹劾案,宣布罢免其总统职务。这一事件对韩国产生了多方面的意义:

宪法法院的一审终审制虽阻断了法律救济渠道,但尹锡悦的支持者可能会通过街头示威、暴力冲突等非制度性手段宣泄不满,这会加剧社会的动荡。此前首尔西部地方法院遭冲击、共同民主党的政治人物受暗杀威胁等事件已初现端倪。

按照韩国宪法规定,总统缺位时需在60天内举行大选。在未来两个月,韩国政治对立将进一步加剧。此次大选会围绕“弹劾正当性”展开激烈攻防。共同民主党凭借弹劾案占据道义高地,其党首李在明是热门人选;而国民力量党因未能及时与尹锡悦切割而陷入被动。选战的白热化可能会使韩国朝野政治对立达到顶点。

若共同民主党执政,可能会打着清除“内乱”残余的旗号,利用国会多数席位优势,大力推动司法清算与政治改革,这必然会触及保守势力的利益。双方矛盾可能从选举延伸至政策领域,进一步固化阵营对立。

新政府上台后可能会对尹锡悦执政时期的一些政策进行调整和清算。例如在经济政策方面,可能会更加注重国内民生问题,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以缓解社会矛盾;在社会政策方面,可能会对一些引发争议的社会议题重新进行审视和决策。

尹锡悦政府推行“价值观外交”,使韩国过度倾向美日同盟,导致与中、俄、朝关系紧张。新政府可能会基于多方面考虑采取务实外交路线,缓和与周边国家的摩擦,调整在诸多热点问题上的态度,改善与邻国的外交关系。

尹锡悦执政时过于重视美日韩“准同盟化”,压缩了中日韩合作空间。鉴于美国特朗普政府频繁通过关税、安全保护费等对韩施压,韩国新政权可能会平衡三方关系,借机加强中日韩合作,谨慎应对美国的压力。

韩国曾以“北方政策”成功缓解冷战遗留对抗,但近年来密切追随美国的新冷战政策,致使东北亚呈现对抗态势。若韩国新政府回归务实外交,或可弱化阵营对立,为地区局势注入缓和因素。

尹锡悦被罢免后权力真空由谁填补?2024年12月14日,韩国国会通过总统尹锡悦弹劾案,总统权限终止。根据宪法,总统缺位或不能履行职务时,将按照国务总理、法律规定的国务委员顺序代行总统权限。

2024年12月27日,韩国国会以协助尹锡悦实施紧急戒严、拒绝任命宪法法官等为由,通过了对当时代行总统职权的国务总理韩德洙的弹劾动议案,韩德洙随即被停职。

2025年3月24日,韩国宪法法院对被停职国务总理韩德洙弹劾案作出宣判,驳回对其的弹劾。韩德洙随即恢复国务总理职务,并代行总统职权。

而更引人注目的是韩国的下一任总统谁最有可能问鼎?韩国宪法规定总统被罢免后须在60天内举行总统选举,目前各党派预计将迅速进入大选备战状态。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胜选的概率比较高。

民调机构Real Meter上月底就下届总统热门候选人支持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李在明以49.5%的支持率领跑;此前在3月初,根据其他民调数据,他的支持率也已经飙升到43.3%。

他能够直面民生问题,尤其是在处理经济政策和社会保障方面积极发声。与现政府松散的市场政策相比,他提出了更具前瞻性的宏观调控策略,还针对就业和收入问题提出一系列具体方案,特别是在年轻人中间引起了积极反响。

现任总统尹锡悦因个人案件被调查,形象受损,其所在的保守派国民力量党想要整合内部力量并不容易,保守派大概率会丢失政权。

此外,保守阵营的雇佣劳动部长官金文洙、大邱市长洪准杓、国民力量党前党首韩东勋、首尔市长吴世勋等也在候选人之列,金文洙在上月底民调中以16.3%的支持率位列第二,但总体来看他们目前的支持率与李在明有较大差距。

韩国总统更迭可能会在多个领域带来不确定性和变化,但具体的影响程度还需视新总统的政策和决策而定。

0 阅读:0

雨秋闲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